牡丹远缘杂交及部分杂交后代的AFLP分子标记鉴定

牡丹远缘杂交及部分杂交后代的AFLP分子标记鉴定

论文摘要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世界著名花卉之一。长期以来,牡丹的品种改良和育种工作一直是牡丹科研和生产的主要内容,远缘杂交育种是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牡丹育种的主要方式,而亲和性较强的杂交亲本是牡丹远缘杂交成功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丰富的种质资源中,选择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并对部分疑似杂种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杂种鉴定,选择出亲和性较高的杂交组合,为探索克服牡丹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的有效途径提供依据,同时获得一批牡丹远缘杂种材料为实现延长花期、一年多次开花以及丰富花色等品种改良目标奠定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对14个牡丹种和品种、4个芍药种和品种及7个Itoh品种进行了远缘杂交的初步研究,共尝试了48个杂交组合,进行杂交1084朵花,得到1715粒种子,其中发芽534粒。发现杂交组合对远缘杂交结实率有很大影响,紫斑牡丹ב正午’与杨山牡丹‘凤丹白’ב正午’这两种杂交组合结实率高,能够较好打破牡丹组亚组间的远缘杂交不亲和;以芍药1#、2#和川赤芍作为母本,‘Golden Era’、‘金阁’、‘Renown’和‘Viking Full Moon’作为父本结实率较高,能够较好打破芍药组与牡丹组间的远缘杂交不亲和。2、对以紫斑牡丹不同无性系为母本,‘正午’为父本杂交所得子代中,选取22个杂交子代使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杂种鉴定,根据条带统计结果及聚类分析发现多数子代确实是紫斑牡丹与‘正午’的杂交后代,而且属于偏母本类型的杂种。子代AFLP扩增结果出现了父母本都不具有的谱带,说明子代不仅遗传了亲本的特征还产生了变异。3、紫斑牡丹ב正午’这一杂交组合亲和性较高,经杂种鉴定证明多数子代为真杂种,说明这一杂交组合具有较大的潜力,应该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利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牡丹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 1.1.1 牡丹远缘杂交的类型
  • 1.1.2 牡丹组内远缘杂交研究
  • 1.1.3 牡丹组与芍药组间远缘杂交研究
  • 1.1.4 牡丹远缘杂交的特点以及育种策略
  • 1.2 AFLP 技术的研究概况
  • 1.2.1 AFLP 的原理及特点
  • 1.2.2 AFLP 技术的在芍药属植物研究及杂种鉴定方面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2 牡丹远缘杂交育种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亲本材料的田间观察
  • 2.1.2.2 自交亲和性试验
  • 2.1.2.3 杂交试验
  • 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杂交试验'>2.1.2.4 花粉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杂交试验
  • 2.1.2.5 杂交种子的处理及播种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亲本的形态学特征
  • 2.2.2 自交亲和性
  • 2.2.3 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及结实率
  • 2.2.3.1 牡丹组内远缘杂交不同组合的结实率
  • 2.2.3.2 牡丹组、芍药组间远缘杂交不同组合的结实率
  • 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杂交结果'>2.2.3.3 花粉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杂交结果
  • 2.2.4 杂交种子的发芽率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自交亲和性
  • 2.3.2 牡丹远缘杂交亲本选择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2.3.3 不同处理方式对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 3 部分疑似杂种的AFLP 分子标记技术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植物材料
  • 3.1.1.2 主要生化试剂
  • 3.1.2 叶片基因组总DNA 提取与检测
  • 3.1.2.1 叶片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1.2.2 叶片基因组总DNA 提取与检测
  • 3.1.3 AFLP 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建立与引物筛选
  • 3.1.3.1 AFLP 标记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 3.1.4 AFLP 标记结果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AFLP 标记扩增结果分析
  • 3.2.2 杂交亲本及后代的相似系数与聚类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介绍
  • 导师介绍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植物远缘杂交中生殖隔离研究进展[J]. 湖北农业科学 2016(24)
    • [2].知难而上不停步——记“中国远缘杂交小麦之父”李振声[J]. 中国科技奖励 2020(06)
    • [3].海涂大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Ⅲ)[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1)
    • [4].十字花科植物远缘杂交障碍的研究[J]. 北京农业 2011(18)
    • [5].植物远缘杂交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6)
    • [6].远缘杂交在牡丹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现状及策略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05)
    • [7].果树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 2012(03)
    • [8].浅谈植物远缘杂交及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J]. 农家参谋 2019(04)
    • [9].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11(S2)
    • [10].桑树远缘杂交选育材料的叶质饲蚕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26)
    • [11].百合远缘杂交种子快繁方法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09(03)
    • [12].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陕麦159的特性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09(02)
    • [13].小麦远缘杂交现状、抗病基因转移及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20(07)
    • [14].杂交授粉方式对玉米与大刍草远缘杂交结实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30)
    • [15].百合远缘杂交种组培诱导及增大鳞茎的研究[J]. 北方园艺 2010(22)
    • [16].7个远缘杂交牡丹新品种即将获得“身份证”[J]. 中国花卉园艺 2009(15)
    • [17].水稻与异科植物月见草远缘杂交[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8(02)
    • [18].水稻与玉米远缘杂交的胚胎学观察(简报)[J].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8(05)
    • [19].远缘杂交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稻米 2020(01)
    • [20].克服胡杨与小叶杨远缘杂交障碍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 2013(01)
    • [21].执著铸就金色梦 当代后稷写春秋——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奠基人李振声院士[J]. 世界农业 2010(05)
    • [22].应用小麦×玉米远缘杂交技术进行单倍体育种的探讨[J]. 河北农业科学 2011(04)
    • [23].利用远缘杂交创制抗虫长豇豆新种质[J]. 园艺学报 2020(03)
    • [24].通过对大刍草的远缘杂交试验探讨玉米穗轴的进化过程[J]. 种子世界 2017(06)
    • [25].3个牡丹组内亚组间远缘杂交品种在北京引种适应性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 2012(04)
    • [26].李振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J]. 共产党员 2014(23)
    • [27].不同小麦品种与我国野生二粒性小麦亲和性研究[J]. 种子世界 2012(02)
    • [28].棉花海岛型和陆地型远缘杂交后代性状比较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 2010(07)
    • [29].海涂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Ⅱ)[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5)
    • [30].小麦×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及育种应用进展(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12)

    标签:;  ;  

    牡丹远缘杂交及部分杂交后代的AFLP分子标记鉴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