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莲栓剂的研制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

香莲栓剂的研制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优选香莲栓剂的制备工艺和建立其质量标准,并对香莲栓剂的初步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1.以热熔法制备香莲栓剂,采用单因素筛选法考察了不同种类的基质、制备温度、吐温-80的用量等对香莲栓剂的影响,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香莲栓剂的最佳处方组成,确定了香莲栓剂的制备工艺。香莲栓剂的溶出度实验采用桨法;香莲栓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香莲栓的质量标准研究,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对处方中的丁香、黄连、藿香、龙胆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主要有效成分丁香酚和盐酸小檗碱进行含量测定。3.初步稳定性研究,分别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按《中国药典》二部(2005版)附录XIX C项下《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影响因素试验考察了光照和湿度对制剂的影响,加速试验在温度(30±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考察3个月。结果1.香莲栓剂的最佳处方组成为:浸膏与基质间比例为1:3,混合脂肪酸甘油酯(36型,36#)与蜂蜡和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S-40)之和间的比例为16:1,蜂蜡与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的比例为2:3。建立了考察香莲栓剂溶出度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分析方法,回归方程为A=93.234C-0.0035,r=0.9998,表明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薄层色谱法分别检出丁香、黄连、藿香、龙胆草四味药材;含量测定中丁香酚和盐酸小檗碱的标准曲线分别为Y=1262482.39X-11937.34和Y=1719899.01X-18794.53,分别在0.03~1.09μg和0.024~0.960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3.在高湿(90%±5%)下,香莲栓剂的重量在第5天超出了规定,而在(75%±5%)下,丁香酚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减少了17%和10%左右;在强光照射(4500±500)Lx下,香莲栓剂中的丁香酚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减少了18%和10%左右;在加速试验中,丁香酚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在第一个月分别减少了10%和5%左右,第二个月分别减少了15%和8%左右,第三个月减少分别了30%和12%左右。结论1.香莲栓剂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优选出的最佳制剂处方经验证,其结果稳定、可靠,所制备的香莲栓剂色泽均匀,硬度适中,外观平整光滑。2.薄层色谱法鉴别的四味药材,其斑点清晰,重现性高,可收载入标准;高效液相法测定香莲栓剂中的丁香酚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其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栓剂的质量控制,根据多批样品的测定结果,香莲栓剂中丁香酚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暂定为每粒(以1.6g计)不少于7.6mg和3.5mg。3.在强光(4500±500)Lx和高湿(90%±5%)条件下,香莲栓剂不稳定,应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保存;加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加速条件下丁香酚和盐酸小檗碱不稳定,应进行长期稳定性实验考察其稳定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栓剂的研究进展
  • 1.1 栓剂的概述
  • 1.2 栓剂的作用特点及优点
  • 1.3 栓剂的基质
  • 1.4 栓剂的附加剂
  • 1.5 新型栓剂的研究
  • 1.6 中药栓剂的应用概况
  • 1.7 栓剂的应用展望
  • 2 香莲复方的研究概况
  • 2.1 治疗癣病的研究
  • 2.2 抗真菌的研究
  • 2.3 治疗阴道炎的研究
  • 2.4 抗病毒的研究
  • 第二章 制备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香莲浸膏的制备
  • 2.2 栓剂的制备方法
  •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条件的选择
  •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供试品溶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
  • 2.6 溶出度测定方法
  • 2.7 工艺条件的考察
  • 2.8 考察冰片和薄荷对香莲栓溶出度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基质的筛选
  • 3.2 关于制备温度
  • 3.3 关于吐温-80
  • 3.4 关于防腐剂
  • 3.5 关于测定波长
  • 3.6 关于溶出介质
  • 3.7 关于溶出方法
  • 第三章 质量标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定性鉴别
  • 2.2 常规检查
  • 2.3 含量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关于薄层色谱鉴别
  • 3.2 关于香莲栓剂的常规检查
  • 3.3 关于含量测定
  • 第四章 香莲栓剂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影响因素试验
  • 2.2 加速试验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香莲栓剂的质量标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实验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氯菧唑栓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74)
    • [2].使用栓剂有讲究[J]. 家庭科技 2014(08)
    • [3].夏用栓剂有技巧[J]. 人人健康 2013(13)
    • [4].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 2008(16)
    • [5].灵敏的泵[J]. 流程工业 2020(06)
    • [6].硝基咪唑类栓剂的研究[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9(07)
    • [7].《中国药典》附录栓剂的修订设想[J]. 黑龙江医药 2015(03)
    • [8].儿用栓剂好处多[J]. 食品与药品 2011(02)
    • [9].儿科2例栓剂应用不当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8)
    • [10].痔特佳栓剂的最佳处方筛选与鉴别[J]. 中国医药导刊 2009(06)
    • [11].使用栓剂小技巧[J].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2009(11)
    • [12].醋酸氯己定栓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1(02)
    • [13].阴道炎症严重时才可用栓剂[J]. 人生与伴侣(月末版) 2008(08)
    • [14].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3)
    • [15].RP-HPLC测定间苯三酚栓剂含量[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6(05)
    • [16].宫糜康栓剂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0(S1)
    • [17].“栓剂的制备”教学设计[J]. 卫生职业教育 2014(13)
    • [18].香莲栓剂制剂处方的正交设计优选[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04)
    • [19].金莲花栓剂的制备及溶出度考察[J]. 中国新药杂志 2017(23)
    • [20].“栓剂的制备”教学设计[J]. 科技信息 2012(12)
    • [21].大黄栓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01)
    • [2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克霉唑及其栓剂的含量[J]. 中国医疗前沿 2013(04)
    • [23].以“栓剂”教学为例分析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作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14(21)
    • [24].苦连栓剂的研制及蛲虫感染驱治效果观察[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9(11)
    • [25].肛肠爽栓剂初步药效学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24)
    • [26].栓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广州化工 2016(13)
    • [27].一种止血栓剂及其制备方法[J]. 腐植酸 2014(06)
    • [28].栓剂,不能随便塞[J]. 家庭医药 2014(04)
    • [29].兽医栓剂的研制与开发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15)
    • [30].痛经宁栓剂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8(01)

    标签:;  ;  ;  ;  

    香莲栓剂的研制及其质量标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