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节能系统论文-徐新华

通风节能系统论文-徐新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风节能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节能优化控制,智能按需供应策略

通风节能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徐新华[1](2019)在《武汉某地铁站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升级节能改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武汉某地铁标准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差、室内环境偏离设计值、系统能效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按需供应策略的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升级节能改造方案。改造后的系统可以根据空调负荷对风机、水泵运行频率和水阀开度等进行自动调节与系统优化控制。同时,一体化集中管理平台能根据系统历史运行数据和实时数据对系统的运行状态点进行大数据挖掘,实现节能优化。能效测评结果表明:在室外气象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于既有运行模式,在过渡季采用节能运行模式,系统1周节能6 248 kW·h,节能率为37.1%;制冷季采用节能运行模式,1周节能6 651 kW·h,节能率为31.5%。(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11期)

汤小亮,邹松,金碧辉,邱雅凡[2](2019)在《基于节能和绿建标准的建筑通风系统节能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暖通设计人员快速掌握建筑通风系统的节能设计,解决通风系统节能设计被轻视或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要求,分析和归纳建筑通风系统节能的技术措施和设计要点,并结合平时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给出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以真正实现暖通空调系统全面节能和精细、集成化设计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期刊2019年10期)

王斌,王莹,李晓锋[3](2019)在《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系统节能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系统结合全封闭站台门和安全门2种系统形式的优势,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在地铁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STESS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开启面积下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系统的通风量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开启面积增加,通风量逐渐趋于稳定;单侧站台门开启面积达到24 m~2时,通风量可达到最大值的95%。基于通风量模拟,对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该系统的节能量进行了逐时计算分析,认为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系统在夏热冬冷地区低负荷地铁车站节能效果较好,全年可节电约1.3万kW·h/站。(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10期)

孙勇,郑建彬,杨平文[4](2019)在《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对某市地铁1号线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环控机房通风系统提出了节能改造方案。经过分析计算得到:车站小端公共区空调系统可改造为单风机系统,以减少回排风机、小新风机运行能耗;车站环控机房通风系统既有双速风机低速运行时能耗较大,将其更换为配置YDT型专用电动机的双速风机可明显降低运行能耗。(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19年10期)

杨平文[5](2019)在《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现状和节能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铁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其乘坐人员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地铁线路的增加,使得能耗问题日益显着。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所占的比例又大,由此关系到整个地铁运行能源的总体消耗问题。笔者通过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有效节能措施,以帮助地铁节能任务顺利完成。(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9年28期)

凌虎[6](2019)在《安全运营条件下公路隧道照明通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隧道照明、通风系统的耗电费用是隧道营运中最大的一笔开销,在确保隧道营运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减少照明、通风带来的高能耗问题,已经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与营运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通过分析影响隧道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照明、通风系统节能优化的主要措施,为后期隧道的安全和节能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9年07期)

刘晓亮[7](2019)在《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管理节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为了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地铁建设也在不断的改进各方面的建设,作为地铁重要的一部分通风系统的完善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通风系统作为地铁站的高能耗部分,它的功能一定要完整且做到有保证。因此,在通风系统的完善方面必须要重视起来,选择合适的设备,有效地节约能源,做到有效地降低能耗。地铁作为地下空间建筑,非常依赖于通风空调系统来调节通风,所以其节能问题一直是相关科研者重点关注的。(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20期)

李晓菲[8](2019)在《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成都地铁某车站采用的空气-水系统、复合式屏蔽门系统、冷却塔供冷系统,详细阐述了这叁种通风空调系统的原理,计算分析设备运行能耗及节能效果,为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王荣汉[9](2019)在《锅炉间通风系统设计及节能运行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燃气(油)锅炉间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平时兼事故通风系统和锅炉燃烧补风系统,提出了风机节能运行的控制方式,随着锅炉供热量的变化,采用分级调节或比例调节方式,可以优化锅炉运行环境,降低风机能耗。(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9年06期)

唐超,周菁,李新钢,于松伟,李国庆[10](2019)在《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节能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地铁通风空调能耗根源出发,提出在规划设计之初与线路、行车、供电、建筑等专业进行配合,优化方案,降低耗能因素。在运营过程中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积极优化通风空调系统能耗。(本文来源于《节能与环保》期刊2019年06期)

通风节能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使暖通设计人员快速掌握建筑通风系统的节能设计,解决通风系统节能设计被轻视或忽视的问题。本文基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要求,分析和归纳建筑通风系统节能的技术措施和设计要点,并结合平时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给出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以真正实现暖通空调系统全面节能和精细、集成化设计的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风节能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徐新华.武汉某地铁站通风空调控制系统升级节能改造分析[J].暖通空调.2019

[2].汤小亮,邹松,金碧辉,邱雅凡.基于节能和绿建标准的建筑通风系统节能设计探讨[J].制冷与空调.2019

[3].王斌,王莹,李晓锋.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系统节能效果分析[J].暖通空调.2019

[4].孙勇,郑建彬,杨平文.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研究[J].暖通空调.2019

[5].杨平文.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现状和节能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

[6].凌虎.安全运营条件下公路隧道照明通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

[7].刘晓亮.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管理节能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

[8].李晓菲.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J].甘肃科技.2019

[9].王荣汉.锅炉间通风系统设计及节能运行控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9

[10].唐超,周菁,李新钢,于松伟,李国庆.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节能影响因素分析[J].节能与环保.2019

标签:;  ;  ;  ;  

通风节能系统论文-徐新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