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论文摘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处于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中,主流与非主流同处,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复杂形势,胡锦涛同志提出“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对高校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党经过几十年的成功实践,已经赢得了广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选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可。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思想中还存-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有分歧;②部分大学生对人民民主专政国体认识不足;③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任;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不统一。这些情况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值得深思。唯物辩证法提示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外因,又要看到内因,坚持外因和内因相结合。文章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过程中环境系统薄弱是外因,“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改变而改变。”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意识薄弱是内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终端接受和处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转化为自身“意识形态能量”的态度和能力。根据原因分析,笔者提出优化和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环境系统和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对策思考。结语部分通过对如何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和谨防“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化”倾向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认识,在深化中心的基础上,总结全文。全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思路。第二章第一节聚焦于阐释相关核心概念,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第二节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关系和辨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强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解。第三章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评价标准,对照评价标准和相关文献材料,总结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第四章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环境系统薄弱和大学生主体意识薄弱是影响功能发挥的外因和内因。第五章提出了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对策。第一节论述了优化和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环境系统的路径,第二节论述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的途径。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提出要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和谨防“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化”倾向,深化中心,总结全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寻求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途径
  • 1.1.2 学理阵地的失误和偏斜
  • 1.1.3 部分大学生存在淡化社会意识形态倾向
  • 1.2 已有研究成果
  • 1.2.1 从实践层面上看,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和政策已经形成
  • 1.2.2 从理论层面上看,该领域一般原理已经建立并得到初步应用
  • 1.3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概述
  • 2.1 相关概念的阐释
  • 2.1.1 思想政治教育
  • 2.1.2 意识形态
  • 2.1.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涵义
  • 2.2.1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区别
  • 2.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
  •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3.1 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标准
  • 3.1.1 根本标准
  • 3.1.2 具体标准
  •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 3.2.1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有分歧
  • 3.2.2 部分大学生对人民民主专政国体认识不足
  • 3.2.3 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任
  • 3.2.4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不统
  • 第4章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原因
  •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环境系统薄弱
  • 4.1.1 社会环境错综复杂
  • 4.1.2 高校环境存在薄弱环节
  • 4.1.3 家庭环境“缺位”
  • 4.2 大学生主体意识薄弱
  • 4.2.1 与教育者平等互动不够
  • 4.2.2 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价值认同度低
  • 4.2.3 自教自律不足
  • 第5章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对策
  • 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环境系统的优化与整合
  • 5.1.1 环境系统的优化
  • 5.1.2 环境系统的整合
  • 5.2 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
  • 5.2.1 建立“教育者主体-大学生主体”对话模式
  • 5.2.2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5.2.3 加强自教自律
  • 第六章 结语
  • 6.1 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 6.2 谨防“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化”倾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之“效”的研究述评[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3(12)
    • [2].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7(04)
    • [3].谈如何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 才智 2017(15)
    • [4].优化接受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6].中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启示[J]. 现代交际 2016(21)
    •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学生“宅”现象的对策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1)
    •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2)
    • [9].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及对策[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2)
    • [10].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核心范畴——评《思想政治教育转型论》[J]. 杭州(我们) 2016(09)
    • [11].对充分发挥党委统揽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思考[J]. 中国消防 2011(12)
    • [12].“唱读讲传”: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典范[J]. 决策导刊 2010(05)
    • [13].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 [14].刍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利益机制问题[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 [15].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三性”原则[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0(04)
    • [16].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3(01)
    • [1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08(02)
    • [18].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话艺术[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19].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7(04)
    • [20].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引领[J].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 [21].工匠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设研究[J]. 中国建设教育 2017(04)
    • [22].邓小平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启示[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7(01)
    • [23].以日企员工教育看湖南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制约因素[J].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11(03)
    • [24].抗震救灾中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功能探析[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25].学校德育网络跟进研究[J]. 教育革新 2017(02)
    • [26].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J]. 河北交通科技 2008(03)
    • [2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性研究[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6(03)
    • [28].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09(02)
    • [29].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9)
    • [30].对做好我院实训基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2(02)

    标签:;  ;  ;  ;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