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

基于GIS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

一、基于GIS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郑权一[1](2021)在《基于休闲体力活动供需的深圳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静态的生活方式易引发慢性疾病,这已成为当今公众健康的首要问题。休闲体力活动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也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城市公园作为休闲体力活动的首选空间,是满足全民健康需求的重要空间载体。本研究首先引入了行为转变理论的三要素,即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来试图建立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供需的相互关系模型;通过需求层级理论,明晰了休闲体力活动限制需求和驱动需求;通过环境容量理论,建立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容量供需平衡路径;通过环境认知理论,建立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驱动力供需平衡路径。其次,研究分别解析和解构了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最后,研究从容量层面和驱动力层面分别阐释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供需平衡机制,从而建构了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供需平衡机制的理论框架。城市公园的空间特征和休闲体力活动特征的数据,是建构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供需模型的基础。本研究以深圳市16个城市公园(4个郊野公园、6个综合公园、6个社区公园)及其周边200m缓冲区内的公共环境作为调研对象。通过网络采集和自主研发的PPGIS移动端获取等技术,获取并处理了POI数据、VGI数据、出租车数据、共享单车数据等城市公园的空间数据;通过PPGIS移动端和实地调研结合的方式,获取了休闲体力活动特征数据(个体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活动特征)和环境感知数据。在容量层面,研究以理论框架为基础,从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两个维度,建构了容量的供需关系模型。研究分别量化分析了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容量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容量(空间服务供给容量与空间承载供给容量)。随后,研究以深圳市城市公园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在驱动力层面,研究以理论框架为基础,从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和公园空间配置供给两个维度,建构了驱动力的供需关系模型。研究基于获取的多源数据提取了驱动力因子,并计算各自的权重,建立了需求驱动力评价模型;研究基于提取的驱动力因子对公园空间配置供给进行评价。随后,研究以深圳市城市公园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检验了模型的实用性。研究针对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的容量供需模型和驱动力供需模型进行供需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容量层面上,两者有服务范围存在盲区、公园空间的超负荷等供需矛盾;在驱动力层面上,两者存在环境感知满意度差、可达性配置不均衡、连通性多维阻隔、土地功能遏制活动等供需矛盾。研究针对供需矛盾,在容量层面上,提出了基于服务盲区类型划分优化对策和基于活动空间承载调适优化对策;在驱动力层面上,提出了基于多维度环境感知提升优化对策、基于规模匹配的可达性优化对策、基于交通组织的连通性优化对策和基于土地功能组合适配优化对策。依此研究实现了休闲体力活动和公园空间配置在容量和驱动力层面的供需平衡,从而促进了居民参与休闲体力活动的目标。

黄天明[2](2021)在《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研究 ——以北京东花市街道为例》文中指出为了应对老龄化高速发展态势,我国将健康老龄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城市居住社区中的室外健身场地作为老年人日常开展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体力活动的主要场所,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老年人相比其他年龄段人群而言可供分配的闲暇时间更多,是社区室外健身场地最主要的使用人群。当前,我国居住社区中的室外健身场地存在场地供给不足、场地可达性较差以及场地规划设计缺乏对老年群体的关注等问题,与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健身休闲活动需求还有着较大差距,这些问题在我国的老旧小区中尤为突出。根据住建部2020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待改造的老旧小区总量达到30亿平方米,涉及居民上亿人。在此背景下,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活动特征来完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的规划配置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视角,以北京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为例,对其下辖社区中的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研究区的慢行交通系统、室外健身场地、住区分布等物质空间数据,并通过问卷访谈、活动观测对老年人群体的活动特征进行分析。随后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GIS和UNA工具对研究区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开展可达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场地数量低于生活圈配置标准、场地空间分布不均、场地供给与居民需求不匹配、地物阻隔使老人出行距离增加以及不同类型场地的可达性分异等问题。本研究根据基础研究和案例研究得到的经验,从场地选址布局、出行路径和场地环境三个层面提出契合老年人活动特征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优化策略,最后将策略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东花市街道,结合其现状问题和场地可达性评价结果提出具体的更新改造方案。

颜建雄[3](2021)在《邯郸峰峰矿区滏阳河沿线遗产周边环境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背景下,城市遗产逐渐受到重视。然而,由于近代以来的城市建设,遗产周边环境缺失,遗产呈现片段化、原子化分布特征。部分地区借助有形或无形的线性空间,仅凭主观经验,重塑周边环境,以期加强遗产联系,完善遗产品质,但却收效甚微。因此,客观评价遗产周边环境现状,分析形成遗产周边环境品质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梳理研究进展-构建评价模型-获取遗产信息-主观定性认知-客观定量评价-综合优化评价”的研究路线,以滏阳河邯郸峰峰矿区段为线索,整合流域内散落分布的遗产,对其进行遗产周边环境的评价。首先,依托Cite Space知识图谱工具,对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了可视化图谱分析;其次,在明确遗产周边环境定义后,构建评价模型;再次,借助无人机等图像采集工具,进行田野调查,以确定遗产坐标,记录周边环境现状,形成主观定性认知;从次,基于GIS平台,爬取OSM和POI等网络数据,通过空间活力测度、空间网络和生态环境网络三个维度,作定量打分评价,将遗产周边环境分为A、B、C、D四个层级;最后,综合两类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空间评价模型中提取出通行能力、功能混合度、城市形态多样性、市政设施便利度和市容景观这五个准则层,同时根据评价模型得分,给予准则层对应的权重,结合专家打分方式,最终得出不同层级的遗产周围环境相应优化指标的权重,由此提出不同遗产周边环境特征的空间品质优化建议。通过对滏阳河沿线遗产周边环境的评价,证明针对不同层级的遗产周边环境,其空间品质的优化存在差异性,仅凭经验难以激活遗产。进一步说明,定量研究遗产周边环境的不足之处对优化遗产空间品质的重要性。在邯郸峰峰矿区产业转型背景下,这一研究结果还能为今后邯郸滏阳河生态修复和滏阳河文化带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郭媛媛[4](2021)在《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坏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规划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公园作为居民可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空间环境之一,其布局和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西安市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未专门提出针对社区公园布局及周边环境规划的措施,社区公园往往依附于城市公园绿地之中进行布局,缺乏对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等的考虑,也常常忽略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在社区公园布局中的重要意义,故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优化空间。与此同时,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耦合角度出发揭示区位的多维空间规律和价值的“微区位”研究逐步兴起,并逐渐应用于探求城市各类生活场所的区位布局规律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措施等方面。因此,研究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微区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旨在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社区公园的分布及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进行分析和问题总结,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一定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如下:首先,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内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居住小区和城市道路的分布,对中心城区内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扎根理论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筛选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包括区位可达性、地点实体特征、区位可视性和地点周边环境共4个要素层因子及11个类型因子,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模型。再次,依据所构建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范围内的9座社区公园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区位分析和评价。最后,基于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层面和微区位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和基于微区位因子体系的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其中布局优化策略包括:(1)补充建设空白,构建布局体系;(2)丰富参考因素,优化服务供给;(3)改善交通可达,提升使用效率。微区位优化策略包括:(1)优化外围人行条件,增加可达性;(2)营造复合功能空间,强化实体特征;(3)提升开放空间活力,凸显可视性;(4)注重周边环境互动,提升协调性。

赵旭[5](2021)在《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步由社会经济发展、物质空间建设转向对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规划的工作重点由城市土地的开发管控转向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入存量规划时期,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与居民生活获得感受到更多的关注,这是城市规划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新时代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的重要转型,推动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新城市主义诞生之初是为了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新城市主义的社区理念对我国进入存量规划时代的的社区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新城市主义的视角,社区应该具有多用途、紧凑性、步行化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有赖于便民设施的空间配置。当下我国城市社区进入更新阶段,便民设施空间配置是社区更新的重要一环。本文探讨将新城市主义的社区理念转化为指导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的空间配置策略。社区规划以居民为核心,以居民的社区生活作为规划对象,引导居民生活便捷舒适为规划目标。便民设施作为最贴切居民社区生活的服务设施,深刻影响着居民生活体验,也影响着城市社区的构建。现有研究主要对政府主导配置的服务设施展开,鲜有研究基于市场主导的便民设施。基于城市尺度的服务设施评析指标多样,基于社区尺度的便民设施评析指标有待补充。对建成社区的便民设施评析成为城市社区更新面临的问题。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要素包括种类与数量、空间布局、步行路径,本文提出丰富度、紧凑度、可达性三项评析指标,运用丰富度评析便民设施种类与数量,运用紧凑度评析便民设施的空间布局,运用可达性评析便民设施的步行路径。借助地理信息方法与技术实现丰富度、紧凑度、可达性的定量评析。以百万庄社区、甘家口社区进行调研,发现便民设施空间配置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城市主义视角提出便民设施的空间配置策略,以玉海园社区进行便民设施评析指标与空间配置策略的应用实践。本文以新城市主义视角展开便民设施空间配置策略研究,对社区尺度的便民设施评析指标进行补充,运用定量评析与实地调研发现便民设施空间配置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城市主义视角提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策略。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评析指标提供理论基础和可行有效的技术方法,帮助指导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通过丰富、紧凑、可达的便民设施空间配置实现复合功能、结构紧凑、适于步行的新城市主义社区,有助于居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升居民生活获得感。

张锐[6](2021)在《基于GIS的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绿地面积短缺、城市用地紧张等问题逐渐暴露,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于中共十八大应运而生,我国踏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征程。然而,在城市绿地建设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数量与面积却忽视了公园绿地的质量与城市居民游憩赏景的可达性,这也导致了城市居民幸福感下降。本文结合国内外对于城市绿地布局与可达性的研究,以马鞍山市和县中心城区为例,探索符合我国小城市实际的绿地规划布局方案,为和县未来绿地布局调整提供依据。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网络分析,通过建立网络数据集,对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评价。通过对土地建设可行性、城市公园可达性等公园选址影响因子进行加权分析,评价公园绿地选址的适宜性,确定适宜公园建设的区域,结合实地调研划出拟建公园的区域,从而得到符合和县实际的城市绿地布局方案,提出北部景观核心的建设思路;结合公园布局优化方案进一步凝练出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的优化方案,在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的基础上,为和县近期城市绿地建设提供指引。

苏浩然[7](2021)在《基于GIS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应急避难场所作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对受灾人员进行救助、安置和疏散的重要场所。就应急避难场所而言,其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抵御灾害的能力。因此,对既有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关于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研究十分广泛,然而,数据难以获取、评价模型普适性低、研究尺度较大等诸多因素导致评价结果可信性低、精度差,意味着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因此,探索可靠、有效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评价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应急避难场所和其它公共设施布局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为解决上述关于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评价的局限性,本研究在传统布局评价模型基础上,从不同年龄群体疏散能力集成、高空间分辨率人口分布、顾及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和人口分布差异等方面构建和完善不同研究尺度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评价方法体系。以典型谷地城市兰州市主城区为例,验证和证明改进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势,并利用改进的方法评价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在社区尺度上,提出一种顾及不同年龄群体疏散差异的城市大型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方法。基于传统可达性模型,对不同年龄群体的疏散能力进行集成,分析多疏散时间阈值情景的避难场所可达性和拥挤度。此外,分别利用热点分析和基尼系数测定可达性的冷热点变化和公平性。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可达性模型,改进的可达性评估模型能更合理地获得弱势群体聚集区避难场所可达性;疏散时间阈值较短时,整体可达性较差,绝大多数社区属于最低和低可达性;随着疏散时间阈值的增加,低可达性社区逐渐集中于城关区西南部,并呈现高显着的冷点;基尼系数进一步证实,在社区尺度上居民享有避难场所可达性存在严重不公平现象;避难场所拥挤度与可达性存在明显的依赖关系,高可达性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拥挤度往往较小。(2)将建筑物作为居民点,以城关区部分区域的小型应急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引入人口规模影响因子和出行极限距离对传统引力模型进行改进。根据出行摩擦系数敏感性评价结果确定适用于应急避难场所领域的值,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从多疏散距离角度分析避难场所的可达性和拥挤度。结果表明:较高的值往往导致可达性在数值上差异较大,但空间异质性较小;建筑物尺度的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能细化人口稠密地区的潜在避难需求;疏散距离阈值较短时,高可达性居民点主要集中在应急避难场所周围;随着疏散距离阈值的增加,可达性呈现由东北向西南衰减的趋势,仅有少量区域属于低可达性,拥挤度呈现相反的趋势。(3)基于100×100 m人口格网,提出一种可变搜索半径的两步移动搜寻(2SFCA)法。运用该方法测定了兰州市主城区大型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和可达性基尼系数,并与传统固定搜搜半径的2SFCA法计算的可达性结果进行比较。此外,利用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识别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与人口密度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可变搜索半径的2SFCA法解决了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差异和不同人口分布对应急避难场所服务半径和人口格网疏散半径的影响,能获取较为真实的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空间变化;与可变搜索半径的2SFCA法相比,固定搜索半径的2SFCA法低估了人口稠密地区应急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的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使得格网尺度可达性结果较为平滑。在格网尺度上,兰州市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与人口密度之间存在严重空间错配现象,人口稠密的城区往往可达性较低,但需要疏散的人口很多,这些“低–高”(低可达性,高人口密度)区域应值得关注。

李舸[8](2021)在《基于GIS分析的老城区养老院项目选址规划策略研究 ——以沧州市清真北大寺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城市养老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在城市老城区养老院项目的设计前期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址可以降低后期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难度,促进养老资源的合理配置。然而,老城区养老需求条件的复杂性、选址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选址规划方法的主观性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养老院选址规划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较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老资源的浪费。因此,笔者以提升老城区养老院项目选址规划的科学性为切入点,以Arcgis空间分析系统作为技术平台支撑来探讨老城区养老院项目选址规划的方法与策略。本次研究选择沧州市清真北大寺片区作为空间研究范围,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Arcgis空间分析法等。文章首先建立了包含四个准则、十二项指标以及各准则、指标重要性权重分布的选址规划分析与评价模型,再以建立的选址规划分析与评价模型为基础,对清真北大寺片区进行了养老院项目选址规划适宜性评价,结合评价结果提出了清真北大寺片区养老院项目的选址建议,最后对本次研究中沧州市清真北大寺片区养老院项目选址规划的过程进行了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从现状数据的获取、空间数据的处理、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方法的匹配等方面提出了老城区养老院项目选址规划的一般性原则与策略,为提高我国城市老城区养老院项目选址规划的科学性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李纳[9](2021)在《成都市青羊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加强调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中“不平衡”是公平问题,而“不充分”是效率问题。合理布局城市公园绿地,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品质,保证居民公平充分地享有公园绿地服务,还能促进公平性目标的实现,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长期以来,我国更多的是采用传统公园绿地指标,如绿地率等来指导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对于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如今,随着“公园城市”发展理念的提出,如何促进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成为当下研究热点。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研究经历了从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等传统指标评价公园绿地建设水平的“数量均等”阶段(维度);到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引入可达性的概念定量分析公园绿地的“地域公平”阶段(维度);再到引入其它学科相关理论来分析不同人群的公园绿地资源享有情况的“社会公平”阶段(维度);最后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园绿地资源享有情况的“社会正义”维度。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建立基于地域公平——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内涵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公平性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在地域公平维度上,采用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在社会公平维度上,采用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社会经济地位(SES)进行分析;在社会正义维度上,运用份额指数、区位熵进行分析。在该评价模型的基础上,笔者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从居住小区尺度对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展开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从公园绿地可达性来看,青羊区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低,整体上呈现高/高集聚的空间格局,如草堂街道。(2)青羊区公园绿地资源配置的基尼系数为0.58,整体布局差距悬殊,公园绿地资源更多的被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群拥有。(3)高中以下学历群体、儿童群体、外来人口群体以及住房内无厕所群体的公园绿地资源享有情况,未达到社会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在今后的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中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公园绿地资源享有情况。(4)弱势群体区位熵值极低的空间与城市历史建设相关,较多的集中在原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早期发展地区。基于以上评价模型,笔者以青羊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研究结果,分别从地域公平、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的对策建议。

张晶宇[10](2021)在《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医疗资源分布均衡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也逐步由分散走向集中,由此而产生了区域性的需求与供给错配,使得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居民获取医疗资源的便捷程度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对城市医疗资源的可达性与分布均衡性进行研究,对于实现医疗资源分布的相对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字化建设的背景下,当前的研究有了新的数据来源,可以较为精准的对居民的就医需求以及出行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大连市中心四区为例,结合互联网数据,以可达性作为量化指标,探索医疗资源在大连市四区分布的均衡性情况,为大连市内四区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化配置提供规划建议。本研究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对医疗资源的各类供给数据、居住区人口数据、以及区域内交通网络数据进行采集并建立数据库。(2)利用互联网地图服务分别对高峰与平峰出行时段内步行、驾车、公交三种出行方式的就医时间成本数据进行收集。(3)利用区位熵、平均最近邻、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区域性分异特征、聚集性特征以及与人口分布的耦合程度进行研究,进而对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均衡性进行评价。(4)以居住区为研究尺度,利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可达性进行研究,探究不同出行方式、不同时段的可达性分布情况,并就不同搜索阈值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5)以可达性为指标,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从供需角度对研究区内医疗资源分布的均衡性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大连市四区内的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均衡性总体水平较低,区域间差异较为明显,医疗资源配置总体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聚集性分布特征,但在一定程度上与人口数据分布呈现出较高的耦合性。(2)大连市四区内的居民区的就医可达性总体上呈现出以多个中心向外递减的圈层型分布,不同区域内、不同时间段内、不同出行方式间的差距明显。其中步行就医可达性的分布受路面交通状态影响较小,但总体可达性水平不高;驾车就医可达性分布一定程度上受到交通路况的影响,整体可达性水平较高;公交出行就医可达性受到交通路况的影响较大,可达性水平较低。(3)研究区内步行就医可达性的空间分布均衡性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区域内差异较大,不公平程度较高;驾车就医可达性在区域内的分布受到路面交通状态影响较大,高峰时段较为不均衡,平峰时段较为均衡;公交就医可达性分布的均衡性水平在高峰与平峰时段均较低,且对交通拥堵状态较为敏感,抗波动能力较弱。(4)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山区南部地区、甘井子区西北部地区及其部分南部地区的就医可达性在不同时段、不同出行方式下,均在整体上处于低值聚集区,医疗资源较为缺乏,需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力度。

二、基于GIS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GIS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休闲体力活动供需的深圳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休闲体力活动对公共健康重要影响
        1.1.2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存在供需关系
        1.1.3 利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公园空间配置
    1.2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1.2.1 休闲体力活动
        1.2.2 城市公园
        1.2.3 公园空间配置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环境促进休闲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
        1.3.2 公园与休闲体力活动测度相关研究
        1.3.3 公园与休闲体力活动相互关系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与理论框架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行为转变理论
        2.1.2 需求层级理论
        2.1.3 环境容量理论
        2.1.4 环境认知理论
    2.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解析
        2.2.1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层级
        2.2.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差异
    2.3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解构
        2.3.1 公园空间配置分类
        2.3.2 公园空间配置特征
    2.4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供需平衡机制
        2.4.1 容量的供需平衡机制
        2.4.2 驱动力供需平衡机制
    2.5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供需平衡机制理论框架
        2.5.1 理论框架内涵
        2.5.2 理论框架建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园多源数据获取与实地调研
    3.1 多源数据获取技术与处理
        3.1.1 多源数据获取技术
        3.1.2 多源数据的预处理
    3.2 公园的实地调研
        3.2.1 公园调研准备
        3.2.2 公园调研实施
        3.2.3 调研样本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容量供需模型建构与验证
    4.1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容量供需模型构建
        4.1.1 模型适应性分析
        4.1.2 供需模型的建构
    4.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容量
        4.2.1 居住建筑的面积
        4.2.2 公园的服务范围
        4.2.3 服务范围内居民
    4.3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容量
        4.3.1 空间服务供给容量
        4.3.2 空间承载供给容量
    4.4 以深圳市为例的模型验证
        4.4.1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容量
        4.4.2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容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驱动力供需模型建构与验证
    5.1 休闲体力活动与公园空间配置驱动力供需模型构建
        5.1.1 模型适应性分析
        5.1.2 供需模型的建构
    5.2 休闲体力活动需求驱动力
        5.2.1 需求驱动力因子提取与检验
        5.2.2 需求驱动力评价模型的建立
    5.3 公园空间配置供给驱动力
        5.3.1 公园空间配置环境品质驱动
        5.3.2 公园空间配置的可达性驱动
        5.3.3 公园空间配置的连通性驱动
        5.3.4 公园空间配置的临近性驱动
    5.4 以深圳市为例的模型验证
        5.4.1 公园空间配置环境品质评价
        5.4.2 公园空间配置的可达性评价
        5.4.3 公园空间配置的连通性评价
        5.4.4 公园空间配置的临近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供需矛盾与公园空间配置的优化对策
    6.1 容量层面的供需矛盾
        6.1.1 服务范围存在盲区
        6.1.2 公园空间的超负荷
    6.2 驱动力层面供需矛盾
        6.2.1 环境感知满意度差
        6.2.2 可达性配置不均衡
        6.2.3 连通性多维度阻隔
        6.2.4 土地功能遏制活动
    6.3 容量层面的公园空间配置优化对策
        6.3.1 基于服务盲区类型划分优化对策
        6.3.2 基于活动空间承载调适优化对策
    6.4 驱动力层面公园空间配置优化对策
        6.4.1 基于多维环境感知提升优化对策
        6.4.2 基于规模匹配的可达性优化对策
        6.4.3 基于交通组织的连通性优化对策
        6.4.4 基于土地功能组合适配优化对策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研究 ——以北京东花市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体力活动需求上升
        1.1.2 城市发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被纳入健康城市评价指标
        1.1.3 政策导向:政策大力推进健身场地的布局优化
        1.1.4 居民需求:老旧小区的健身场地供需矛盾突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社区
        1.4.2 社区生活圈
        1.4.3 老年人
        1.4.4 室外健身场地
        1.4.5 可达性
    1.5 研究综述
        1.5.1 生活圈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5.2 可达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5.3 室外健身场地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1.5.4 综述总结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老年人日常活动特征
        2.1.1 老年人出行活动特征
        2.1.2 老年人健身休闲活动特征
    2.2 老人体力活动相关的建成环境影响因素
        2.2.1 土地混合利用
        2.2.2 街道连通性
        2.2.3 可达性因素
        2.2.4 安全性因素
    2.3 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影响因素
        2.3.1 慢行交通系统
        2.3.2 场地选址布局
        2.3.3 住区分布
        2.3.4 场地环境
    2.4 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评价方法
        2.4.1 缓冲区分析法
        2.4.2 最小距离法
        2.4.3 城市空间网络分析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花市街道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及老年人活动特征现状调查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社区构成
        3.1.2 老年人口
    3.2 慢行交通系统现状
        3.2.1 整体概况
        3.2.2 步行网络
        3.2.3 骑行网络
    3.3 室外健身场地建设现状
        3.3.1 整体概况
        3.3.2 各类场地建设情况
        3.3.3 场地建设现状总结
    3.4 老年人活动特征调查
        3.4.1 调查策划
        3.4.2 调查实施
        3.4.3 老年人活动特征总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花市街道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评价
    4.1 构建场地可达性评价体系
        4.1.1 建立GIS数据库
        4.1.2 设定出行极限距离临界值
        4.1.3 计算可达性
        4.1.4 确定评价指标
    4.2 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评价
        4.2.1 居住区公园可达性评价
        4.2.2 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可达性评价
        4.2.3 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可达性评价
        4.2.4 老年户外活动场地可达性评价
    4.3 基于可达性评价的现状问题总结
        4.3.1 场地数量低于生活圈配置标准
        4.3.2 场地空间分布不均
        4.3.3 场地供给与居民需求不匹配
        4.3.4 地物阻隔使老人出行距离增加
        4.3.5 不同类型场地的可达性分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优化策略研究
    5.1 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场地可达性优化原则及思路
        5.1.1 优化原则
        5.1.2 优化思路
    5.2 形成步行可达、高效复合的布局模式
        5.2.1 建设与老人出行速度契合的健身圈
        5.2.2 引导场地与其他公共设施协同共建
        5.2.3 促进场地与住区分布的供需匹配
    5.3 构建便捷通达、舒适安全的出行路径
        5.3.1 增加慢行网络密度
        5.3.2 提升街道安全指数
    5.4 营造高品质、适老化的场地环境
        5.4.1 完善场地的配套设施
        5.4.2 加强场地适老化水平
        5.4.3 设计“老少同乐”空间
    5.5 东花市街道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优化策略
        5.5.1 挖潜闲置空间优化场地空间布局
        5.5.2 增强出行路径的连通性和安全性
        5.5.3 提升场地环境品质和适老化水平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邯郸峰峰矿区滏阳河沿线遗产周边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下对城市遗产的关注
        1.1.2 研究遗产与其周边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1.1.3 新技术对遗产周边环境研究的变革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研究综述总结与启示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与各章写作安排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各章写作安排
第2章 遗产周边环境概念与评价模型
    2.1 相关概念阐述与界定
        2.1.1 相关概念阐述
        2.1.2 遗产周边环境的界定
    2.2 遗产周边环境的要素
        2.2.1 物质要素
        2.2.2 非物质要素
    2.3 遗产周边环境评价方法
        2.3.1 定性认知评价
        2.3.2 定量分析评价
    2.4 遗产周边环境定量评价模型的建立
        2.4.1 遗产空间活力度评价
        2.4.2 遗产空间网络评价
        2.4.3 遗产生态网络评价
    2.5 遗产周边环境优化评价方法与步骤
        2.5.1 层次分析法定义
        2.5.2 层次分析法工作步骤
    2.6 借助层次分析法优化周边环境品质的意义
        2.6.1 提供优化依据
        2.6.2 厘清影响因素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滏阳河邯郸峰峰矿区段遗产周边环境调查分析
    3.1 遗产所在区域概况
        3.1.1 峰峰矿区及遗产资源利用概况
        3.1.2 滏阳河邯郸峰峰矿区段概况
    3.2 遗产点及周边环境信息获取方法
        3.2.1 现实问题
        3.2.2 文献查阅
        3.2.3 技术支撑
    3.3 遗产周边环境田野调查
        3.3.1 遗产本体现状
        3.3.2 遗产周边环境
        3.3.3 田野调查启示
    3.4 遗产周边环境定性评价
        3.4.1 传统聚落区
        3.4.2 生态修复区
        3.4.3 历史风貌区
        3.4.4 现代滨水区
        3.4.5 综合定性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滏阳河峰峰矿区段遗产周边环境定量评价
    4.1 数据来源与数据边界
        4.1.1 数据获取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遗产周边环境空间网络评价
        4.2.1 公共交通分析评价
        4.2.2 设施数分析评价
        4.2.3 设施可达性分析评价
        4.2.4 设施多样性分析评价
        4.2.5 不利环境暴露度分析评价
    4.3 遗产周边环境遗产空间活力评价
        4.3.1 遗产可达性分析评价
        4.3.2 遗产FSI分析评价
        4.3.3 功能混合度分析评价
    4.4 遗产周边环境生态环境网络评价
        4.4.1 遗产周边绿地空间度分析评价
        4.4.2 绿地接触度分析评价
    4.5 评价结果与启示
        4.5.1 评价结果
        4.5.2 评价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AHP法的遗产周边环境品质综合优化评价
    5.1 构建遗产周边环境品质优化评价体系
        5.1.1 构建目标
        5.1.2 评价指标
    5.2 遗产周边环境品质优化指标权重计算
        5.2.1 数据计算
        5.2.2 判断矩阵
        5.2.3 指标权重
        5.2.4 权重排序
    5.3 遗产周边环境品质优化建议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背景
        1.1.2 社会发展背景
        1.1.3 城市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城市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1.3.2 社区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1.3.3 区位和微区位的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1.4.1 研究区域
        1.4.2 研究对象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社区公园
        1.5.2 微区位
    1.6 研究内容
        1.6.1 基于Arc GIS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研究
        1.6.2 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1.6.3 西安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特征及认知评价研究
        1.6.4 基于微区位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公平正义理论
        2.1.2 微区位理论
        2.1.3 扎根理论
        2.1.4 有机更新理论
        2.1.5 环境行为理论
    2.2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实践案例分析
        2.2.1 俄罗斯圣彼得堡Jaanila社区公园
        2.2.2 广东省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
    2.3 本章小结
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分析
    3.1 新旧版本城市公园绿地分类标准对比
    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现状概况
        3.2.1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识别
        3.2.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数量
    3.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3.3.1 研究方法
        3.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
        3.3.3 社区公园的空间集聚特征
        3.3.4 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
        3.3.5 社区公园的最大服务覆盖范围
        3.3.6 社区公园的交通可达性
    3.4 存在问题剖析
        3.4.1 部分区域内存在建设空白
        3.4.2 二环外服务供给普遍较低
        3.4.3 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体系
        3.4.4 外围社区公园交通可达性不高
    3.5 本章小结
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及评价模型构建
    4.1 微区位因子筛选及评价流程
    4.2 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构建
        4.2.1 基于扎根理论的微区位因子初选
        4.2.2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体系阐述
        4.2.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权重的计算
        4.2.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体系的构成
    4.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解析
        4.3.1 区位可达性
        4.3.2 地点实体特征
        4.3.3 区位可视性
        4.3.4 地点周边特征
    4.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评价模型搭建
        4.4.1 评价方法选择
        4.4.2 评价方法概述
        4.4.3 评价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样本分析与评价
    5.1 样本社区公园的选取及公园概况
        5.1.1 样本社区公园选取
        5.1.2 样本社区公园概况及典型性概述
    5.2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分析
        5.2.1 区位可达性
        5.2.2 地点实体特征
        5.2.3 区位可视性
        5.2.4 地点周边环境
    5.3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
        5.3.1 问卷调研及回收
        5.3.2 区位可达性
        5.3.3 地点实体特征
        5.3.4 区位可视性
        5.3.5 地点周边环境
        5.3.6 综合评价分值
    5.4 存在问题剖析
        5.4.1 步行可达性较弱
        5.4.2 内部功能欠丰富
        5.4.3 开放性有待提升
        5.4.4 与周边协调欠佳
    5.5 本章小结
6 微区位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布局的优化策略
    6.1 优化原则
        6.1.1 区位引导与规避原则
        6.1.2 供需差异与匹配原则
        6.1.3 要素响应与配置原则
    6.2 优化目标
    6.3 优化策略
        6.3.1 布局优化
        6.3.2 微区位优化
        6.3.3 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5)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规划建设的转向
        1.1.2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1.1.3 社区规划理念的更新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研究与案例借鉴
    2.1 新城市主义理论研究
        2.1.1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理念解读
        2.1.2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实践
        2.1.3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评析
    2.2 便民设施研究进展
        2.2.1 便民设施配置体系研究
        2.2.2 便民设施空间布局研究
        2.2.3 便民设施可达性研究
    2.3 便民设施空间配置案例借鉴
        2.3.1 新加坡邻里中心
        2.3.2 上海15 分钟社区生活圈
    2.4 研究评议
        2.4.1 新城市主义从定性设计走向定量评析
        2.4.2 社区尺度的便民设施评析指标有待完善
        2.4.3 便民设施空间配置策略有待丰富
第三章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要素及问题分析
    3.1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要素分析
        3.1.1 种类与数量
        3.1.2 空间布局
        3.1.3 步行路径
    3.2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评析指标
        3.2.1 丰富度
        3.2.2 紧凑度
        3.2.3 可达性
    3.3 便民设施空间配置问题分析
        3.3.1 受市场主导,种类与数量欠缺
        3.3.2 配置策略滞后,空间布局失衡
        3.3.3 步行设计缺乏,步行可达性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策略探索
    4.1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原则
        4.1.1 设施多样性原则
        4.1.2 布局紧凑性原则
        4.1.3 步行便捷性原则
    4.2 丰富多样的配建策略
        4.2.1 增添便民设施种类
        4.2.2 增加便民设施数量
        4.2.3 完善设施配置体系
    4.3 紧凑均衡的布局策略
        4.3.1 优化便民设施分布结构
        4.3.2 调整便民设施服务范围
        4.3.3 创新发展实现灵活运营
    4.4 步行便捷的设计策略
        4.4.1 构建高效步行路网
        4.4.2 提升出行的舒适度
        4.4.3 加强社区空间管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京市玉海园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策略应用实践
    5.1 基础概况
        5.1.1 区位概况
        5.1.2 社区概况
    5.2 数据调研与问卷
        5.2.1 便民设施数据获取
        5.2.2 使用频率问卷调研
        5.2.3 Arcgis地理数据处理
    5.3 玉海园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评析
        5.3.1 丰富度评析
        5.3.2 紧凑度评析
        5.3.3 可达性评析
    5.4 玉海园社区空间配置策略
        5.4.1 社区内完善可达性便民设施
        5.4.2 社区外补充共享性便民设施
        5.4.3 改善社区组团间步行路径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便民设施使用频率调研问卷
附录2:PYTHON代码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基于GIS的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城市公园绿地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城市公园绿地
        1.1.2 公园绿地用地分类
        1.1.3 城市绿地布局
    1.2 相关理论
        1.2.1 可达性理论
        1.2.2 均衡性理论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理论研究
        1.3.2 国内理论研究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2.1.2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2.1.3 国土空间规划的需要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国内外案例分析
        2.3.1 “绿洲之城”——莫斯科
        2.3.2 “翡翠项链”——合肥环城公园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框架
4 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4.1 基于GIS道路网络分析的数据库构建
        4.1.1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1.2 建立道路线要素数据文件
        4.1.3 建立绿地出入口点要素数据文件
        4.1.4 构建网络数据集
    4.2 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4.2.1 服务范围分析
        4.2.2 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
        4.2.3 步行服务范围盲点分析
    4.3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的评价
    4.4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公园选址适宜性评价
        4.4.1 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
        4.4.2 城市公园防灾避险服务半径评价
        4.4.3 城市人口分布评价
        4.4.4 土地建设可行性评价
        4.4.5 城市声环境评价
    4.5 公园选址适宜性评价与拟建公园区域划定
        4.5.1 公园选址单一影响因子的权重划定
        4.5.2 公园选址适宜性评价
        4.5.3 拟建公园区域划定
5 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布局优化及建设指引
    5.1 城市发展概况
        5.1.1 区位及城市基本情况
        5.1.2 自然条件
    5.2 公园绿地现状调研
        5.2.1 公园绿地现状
        5.2.2 城市公园使用情况调研
        5.2.3 城市居民对公园绿地满意度调查
    5.3 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布局
        5.3.1 确定绿地结构
        5.3.2 规划布局
        5.3.3 规划体系
        5.3.4 规划指引
    5.4 公园分类指导
        5.4.1 综合公园
        5.4.2 社区公园
        5.4.3 专类公园
        5.4.4 游园
    5.5 城市公园绿地防灾避险体系构建
        5.5.1 防灾公园规划布局策略
        5.5.2 防灾公园选择
        5.5.3 防灾公园树种建设指引
        5.5.4 防灾公园设施配置
    5.6 优先建设的公园选取
        5.6.1 位置分配模型的应用
        5.6.2 位置分配模型的构建与运算
        5.6.3 “北园”景观核心的建设思路
6 结论与讨论
附录 A
附录 B
参考文献

(7)基于GIS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应急避难场所概述
    1.3 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研究现状
    1.4 城市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模型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主要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
        2.2.1 人口数据
        2.2.2 道路数据
        2.2.3 应急避难场所
第三章 城市社区尺度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3.1 顾及不同年龄群体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方法
        3.1.1 考虑竞争效应的G2SFCA法
        3.1.2 顾及不同年龄群体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评价方法
        3.1.3 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的社会公平性
        3.1.4 热点分析(Getis-Ord *)
        3.1.5 应急避难场所的潜在拥挤程度
    3.2 社区尺度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评价
        3.2.1 社区尺度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可达性空间差异
        3.2.2 社区尺度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的社会公平性
        3.2.3 社区尺度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冷热点探测
        3.2.4 社区尺度应急避难场所潜在拥挤度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建筑尺度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4.1 建筑物尺度的研究区域与数据
        4.1.1 兰州市城关区西南部区域概况
        4.1.2 数据来源
    4.2 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方法
        4.2.1 改进引力模型的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估计
        4.2.2 空间自相关与空间异质性
        4.2.3 改进引力模型的应急避难场所潜在拥挤度估计
    4.3 建筑尺度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评价方法实现与结果分析
        4.3.1 出行摩擦系数 β的敏感性分析
        4.3.2 建筑尺度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差异
        4.3.3 建筑尺度不同应急避难场所可达性人口比较
        4.3.4 建筑尺度应急避难场所潜在拥挤程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格网尺度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5.1 城市格网尺度的城市应急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
        5.1.1 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
        5.1.2 搜索半径优化方法
        5.1.3 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
    5.2 基于可达性的城市格网尺度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
        5.2.1 改进2SFCA 法与传统2SFCA 法的比较
        5.2.2 改进2SFCA法与最短距离法的比较
        5.2.3 格网尺度兰州市主城区应急避难所空间可达性差异
        5.2.4 格网尺度兰州市主城区应急避难所可达性与人口密度的空间关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议
    6.3 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GIS分析的老城区养老院项目选址规划策略研究 ——以沧州市清真北大寺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老城区养老需求急剧增大
        1.1.2 我国养老方式发生转变
        1.1.3 城市养老院现状选址建设存在不足
        1.1.4 城市管理者对养老院选址建设的需求
    1.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养老设施选址分析相关研究
        1.3.2 选址规划分析方法相关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综合调查法
        1.5.3 层次分析法
        1.5.4 Arcgis空间分析法
    1.6 工作框架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主要方法分析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GIS
        2.1.2 养老院
        2.1.3 选址规划
    2.2 选址规划理论和方法
        2.2.1 生活圈理论——选址规划指导
        2.2.2 层次分析法——选址规划决策
        2.2.3 Arcgis系统——空间分析载体
第三章 选址规划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选址规划评价模型构建流程
    3.2 选址影响因素选取原则
    3.3 构建选址规划影响因素体系
        3.3.1 选址规划影响因素的初选
        3.3.2 选址规划影响因素的优化
    3.4 选址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确定
        3.4.1 构建选址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3.4.2 构建选址影响因素判断比较矩阵
        3.4.3 判断矩阵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3.5 构建选址规划分析评价模型
第四章 清真北大寺片区养老院项目选址适宜性评价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空间范围
        4.1.2 发展概况
        4.1.3 历史沿革
        4.1.4 上位规划
        4.1.5 数据收集
    4.2 空间分析流程
        4.2.1 选址规划分析流程
        4.2.2 GIS空间分析思路
    4.3 空间分析基础
        4.3.1 统一坐标与栅格分析精度
        4.3.2 匹配评价指标与分析方法
        4.3.3 确定栅格数据重分类标准
    4.4 配套设施准则下的指标评价
        4.4.1 交通可达性评价
        4.4.2 医疗设施因子评价
        4.4.3 农贸市场与超市因子评价
        4.4.4 绿地与户外活动空间因子评价
        4.4.5 文化休闲设施因子评价
    4.5 供需关系准则下的指标评价
        4.5.1 养老需求空间分布因子评价
        4.5.2 土地保障因子评价
    4.6 特色空间环境准则下的指标评价
        4.6.1 京杭大运河因子评价
        4.6.2 清真北大寺因子评价
    4.7 物理环境准则下的指标评价
        4.7.1 声环境因子评价
        4.7.2 日照环境因子评价
    4.8 多要素叠加分析
第五章 项目选址规划宜建区分析及选址规划原则与策略
    5.1 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5.1.1 构建选址适宜性分区
        5.1.2 各选址分区对比分析
        5.1.3 选址点对比分析结论
    5.2 清真北大寺片区养老院项目选址规划建议
        5.2.1 从养老院用地规模角度对高评分区域进行筛选
        5.2.2 从养老院空间布局角度对高评分区域进行筛选
        5.2.3 构建清真北大寺片区养老院选址规划适建地块集合
    5.3 选址规划一般性原则及选址策略
        5.3.1 选址规划一般性原则
        5.3.2 选址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层面策略
        5.3.3 选址规划方法体系优化层面策略
        5.3.4 老城区养老院项目选址管理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各章小结
    6.2 主要研究成果
    6.3 研究的创新点
    6.4 研究的局限性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项目使用者问卷调查
附录二 规划管理者问卷调查

(9)成都市青羊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的需要
        1.1.2 响应“公园城市”建设
        1.1.3 现有公园评价体系存在不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公园绿地
        2.1.2 可达性
        2.1.3 公平性
        2.1.4 社会弱势群体
    2.2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2.3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研究总结
    2.3 本章小结
3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
        3.1.1 评价方法
        3.1.2 评价尺度
    3.2 评价模型构建
    3.3 维度一:地域公平评价
        3.3.1 影响因素
        3.3.2 评价方法
    3.4 维度二:社会公平评价
        3.4.1 影响因素
        3.4.2 评价方法
    3.5 维度三:社会正义评价
        3.5.1 影响因素
        3.5.2 评价方法
    3.6 评价模型的最终框架
    3.7 本章小结
4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实例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城市发展背景
        4.1.2 研究区界定
    4.2 数据采集和处理
        4.2.1 地域公平维度相关数据
        4.2.2 社会公平维度相关数据
        4.2.3 社会正义维度相关数据
    4.3 地域均等维度绩效评价
        4.3.1 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可达性计算
        4.3.2 可达性总体评价
        4.3.3 可达性空间差异
        4.3.4 地域公平性评价结果总结
    4.4 社会公平维度绩效评价
        4.4.1 社会公平总体评价
        4.4.2 社会公平空间差异
        4.4.3 社会公平性评价结果总结
    4.5 社会正义维度绩效评价
        4.5.1 社会正义总体评价
        4.5.2 社会正义空间差异
        4.5.3 社会正义性评价结果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5.1 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目标与原则
        5.1.1 优化目标
        5.1.2 优化原则
    5.2 优化策略——实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地域公平化
        5.2.1 提升片区道路连通性,实现公共交通全区覆盖
        5.2.2 公园绿地质量提档升级,数目合理增加
        5.2.3 组合河道与绿道丰富全域绿道网络,增加点状微绿地
    5.3 优化策略——实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社会公平化
        5.3.1 转变观念和职能
        5.3.2 建立制度措施
    5.4 优化策略——实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社会正义化
        5.4.1 规划师积极探究弱势群体方面的设计
        5.4.2 结合城市更新政策来布局公园绿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研究不足
    6.3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医疗资源分布均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医疗资源分布的区域性失衡显着
        1.1.2 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的数据化研究兴起
        1.1.3 互联网地图服务提供新数据来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大连市医疗资源数据的网络采集
        1.3.2 大连市居住区人口数据的网络采集
        1.3.3 大连市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均衡性分析
        1.3.4 大连市医疗资源的可达性分析
        1.3.5 基于可达性的大连市医疗资源分布均衡性评价
    1.4 研究方法
        1.4.1 互联网地图数据采集与网页数据爬取
        1.4.2 空间分析法
        1.4.3 定量分析法
        1.4.4 定性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1 医疗卫生资源
        2.1.2 可达性理论
        2.1.3 均衡性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外相关研究
        2.2.2 国内相关研究
        2.2.3 研究现状评述
3 数据获取与数据分析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区位与行政区划
        3.1.2 医疗资源概况
        3.1.3 人口概况
        3.1.4 交通网络概况
    3.2 数据获取
        3.2.1 医疗资源数据
        3.2.2 居住区人口数据
        3.2.3 交通成本数据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可达性分析方法
        3.3.2 均衡性分析方法
4 大连市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均衡性分析
    4.1 大连市医疗资源配置的总体概况研究
        4.1.1 医疗资源配置的区域分异特征研究
        4.1.2 医疗资源配置的聚集性分布研究
        4.1.3 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的耦合程度分析
    4.2 三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均衡性分析
        4.2.1 三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的区域分异特征
        4.2.2 三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的聚集性分布研究
        4.2.3 三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的耦合程度分析
    4.3 二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均衡性分析
        4.3.1 二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的区域分异特征
        4.3.2 二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的聚集性分布研究
        4.3.3 二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的耦合程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医疗资源分布均衡性分析
    5.1 基于实时导航的就医等时圈分析
        5.1.1 高峰出行时段下的就医等时圈分析
        5.1.2 平峰出行时段下的就医等时圈分析
    5.2 基于Ga2SFCA的就医可达性评估研究
        5.2.1 多搜索阈值下的步行就医可达性研究
        5.2.2 多搜索阈值下的驾车就医可达性研究
        5.2.3 多搜索阈值下的公共交通就医可达性研究
        5.2.4 多时段下的可达性搜索阈值分析与筛选
    5.3 大连市医疗资源分布均衡性研究
        5.3.1 基于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医疗资源分布均衡性评价
        5.3.2 基于全局莫兰指数的医疗资源分布均衡性评价
        5.3.3 基于局部莫兰指数的医疗资源分布均衡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规划建议
    6.3 创新与不足
        6.3.1 创新点
        6.3.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基于GIS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休闲体力活动供需的深圳城市公园空间配置研究[D]. 郑权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基于老年人活动特征的社区室外健身场地可达性研究 ——以北京东花市街道为例[D]. 黄天明.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邯郸峰峰矿区滏阳河沿线遗产周边环境评价研究[D]. 颜建雄.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郭媛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新城市主义视角下城市社区便民设施空间配置策略研究[D]. 赵旭.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6]基于GIS的和县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研究[D]. 张锐.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7]基于GIS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评价方法研究[D]. 苏浩然.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8]基于GIS分析的老城区养老院项目选址规划策略研究 ——以沧州市清真北大寺片区为例[D]. 李舸.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9]成都市青羊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公平性评价研究[D]. 李纳.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10]基于可达性的城市医疗资源分布均衡性研究[D]. 张晶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基于GIS的可达性评价方法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