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水射流喷嘴内部流动及冲击压强特性研究

旋转水射流喷嘴内部流动及冲击压强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旋转水射流在冲击破碎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论文针对当前喷嘴存在的问题,根据旋转水射流的加旋特点,提出了一种组合式旋转水射流喷嘴的新型设计方案。该喷嘴以切向入流产生出射水股的旋转作用,以轴向入流加强出射水股的冲击作用,可以解决传统导向元件加旋式喷嘴产生的旋转水射流存在中心低速低压区的问题。利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手段,系统研究了喷嘴在不同入流流量条件下的水动力学特性。在喷嘴实验系统上,利用二维数字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了喷嘴内部典型截面的流场,利用测压排信息图像处理方法测量了喷嘴射流在淹没条件下的冲击压强。不同紊流模型对喷嘴流动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大涡模型兼具精度与效率,是最适合旋转流动模拟的紊流模型;选用大涡模型对喷嘴流动进行了整体模拟,揭示了喷嘴旋转流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组合式旋转水射流喷嘴能够产生稳定的旋转射流,切向入流与轴向入流的流量比i较大时喷嘴出口旋流比较稳定。旋流动量由喷嘴切向入流提供,并在向下游流动过程中逐渐向轴向入流传递,流量比i越大传递速度也越快,在i = 1.00时喷嘴出口截面流体能够达到完全旋转。喷嘴流动的切向速度沿径向先增后减,并随着流量比i和总流量Q的增加而增大;轴向速度在喷嘴轴线附近最大并沿径向逐渐减小,不出现射流中心低速区。射流旋转程度随流量比i的增加而增大,喷嘴出口旋流数S近似正比于(i/i+1)2。入流流量条件既决定了喷嘴的内部流动特性,也决定了喷嘴射流的冲击压强特性。随着总流量Q的增加,冲击压强逐渐增大;随着流量比i的增加,冲击面积逐渐增大,冲击压强径向分布逐渐坦化。不同入流流量条件下冲击压强均具有射流轴线处最大并沿径向逐渐减小的分布特性,避免了中心低压区的出现。论文初步探索了壁面材料对射流冲击压强的响应,表层弹性材料将对冲击压强在空间分布上起到坦化作用,在时间脉动上起到削峰填谷作用。论文研究表明,组合式旋转水射流喷嘴结构具有良好的水动力学特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2 旋转射流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 1.2.1 旋流数
  • 1.2.2 旋转射流的流动结构
  • 1.2.3 旋流设备内的旋转流动
  • 1.3 旋转射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1 紊流模型及其数值求解
  • 1.3.2 旋转流动的数值模拟现状
  • 1.4 旋转水射流喷嘴的设计
  • 1.4.1 旋流设备常用的加旋方法
  • 1.4.2 旋转水射流喷嘴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组合式旋转水射流喷嘴的设计
  • 2.1 组合式旋转水射流喷嘴的设计方案
  • 2.1.1 新型喷嘴的设计思路
  • 2.1.2 喷嘴简化及模型加工
  • 2.2 喷嘴水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内容
  • 2.2.1 工程上关心的主要问题
  • 2.2.2 喷嘴加旋效果的理论分析
  • 2.3 喷嘴实验供水系统的搭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嘴内部流动特性的PIV测量分析
  • 3.1 喷嘴内部流场的测量方法与测量方案
  • 3.1.1 PIV 技术
  • 3.1.2 PIV 系统的光学成像过程
  • 3.1.3 PIV 系统的图像处理算法
  • 3.1.4 喷嘴内部流场测量方案
  • 3.2 喷嘴内部流动的时均特性分析
  • 3.2.1 时均流场测量结果
  • 3.2.2 不同轴向位置处的切向速度分布
  • 3.2.3 喷嘴出口截面的旋流流态
  • 3.3 喷嘴流动的旋流稳定性分析
  • 3.3.1 喷嘴瞬时流动的旋流流态
  • 3.3.2 喷嘴瞬时流动的旋流脉动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嘴射流冲击压强特性的测量分析
  • 4.1 喷嘴射流冲击压强的测量方法与测量方案
  • 4.1.1 测压排信息图像处理方法
  • 4.1.2 淹没条件的实现
  • 4.1.3 冲击压强测量方案
  • 4.2 喷嘴射流冲击压强的时均特性分析
  • 4.2.1 时均冲击压强测量结果
  • 4.2.2 入流流量条件对冲击压强径向分布的影响
  • 4.3 喷嘴射流冲击压强的脉动特性分析
  • 4.3.1 冲击底板测管压强的瞬时采样结果
  • 4.3.2 冲击压强的脉动特性
  • 4.4 入流流量条件对喷嘴压降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喷嘴整体流动的数值模拟分析
  • 5.1 流动控制方程与数值计算方法
  • 5.1.1 控制方程
  • 5.1.2 计算区域离散与网格划分
  • 5.1.3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 5.1.4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5.2 数值模型的验证
  • 5.2.1 不同紊流模型对旋转流动的模拟能力
  • 5.2.2 大涡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5.3 喷嘴流动的旋流特性分析
  • 5.3.1 喷嘴流动典型截面流场特性
  • 5.3.2 喷嘴流动的流速特征
  • 5.3.3 喷嘴旋转流动的发展变化规律
  • 5.3.4 喷嘴出口旋流数
  • 5.4 原型喷嘴流动特性的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表层弹性材料对射流冲击压强的响应
  • 6.1 问题的提出与模型计算方法
  • 6.1.1 问题的提出
  • 6.1.2 计算方法
  • 6.2 底面压强响应的空间分布特性
  • 6.3 底面压强响应的时间脉动特性
  • 6.3.1 单一频率表面压强荷载的情况
  • 6.3.2 混合频率表面压强荷载的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前洗涤喷嘴通用化选型方法[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15)
    • [2].激光熔覆同轴送粉喷嘴的研究状况[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5(03)
    • [3].激光熔覆同轴送粉喷嘴研究[J]. 光电技术应用 2014(02)
    • [4].养殖网箱网衣清洗设备喷嘴的设计及力学特性分析[J]. 渔业现代化 2020(02)
    • [5].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关键件配合精度研究[J]. 现代制造工程 2020(06)
    • [6].激光熔覆同轴送粉喷嘴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6(09)
    • [7].3D打印与机械加工喷嘴的雾化特性对比研究[J]. 火箭推进 2020(01)
    • [8].连铸喷嘴气路加速环对喷嘴出口处液相运动与分布的影响[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20(03)
    • [9].燃气轮机燃油喷嘴性能试验研究[J]. 内燃机 2014(01)
    • [10].喷气织机辅助喷嘴专利技术综述[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6(12)
    • [11].射流泵喷嘴收缩角的取值[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12].一种用于激光熔覆的旁轴送粉喷嘴的设计与应用[J]. 机电工程技术 2013(09)
    • [13].V形喷嘴的超声速引射器的数值模拟[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3(04)
    • [14].多喷嘴液体射流泵的设计及试验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9(04)
    • [15].旋转式调和喷嘴在汽油调和中的应用[J]. 石化技术 2019(06)
    • [16].旋转式调和喷嘴在汽油调和中的应用[J]. 石油化工设备 2018(01)
    • [17].涂装前处理过程中喷嘴的选择、排布及保养[J].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8(08)
    • [18].直接氯化反应器喷嘴冲蚀原因浅析[J]. 中国氯碱 2008(10)
    • [19].高压低耗散新型喷嘴的设计及数值仿真研究[J]. 机床与液压 2019(20)
    • [20].增强高炉煤气蒸发冷却器喷嘴杆强度[J]. 科技创业月刊 2016(24)
    • [21].三喷嘴蒸汽喷射泵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及分析[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5(01)
    • [22].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天然气喷嘴驱动系统的研究[J]. 微型电脑应用 2013(07)
    • [23].实验研究喷嘴磨损规律的新方法[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2(01)
    • [24].多孔喷嘴破岩钻孔特性的实验研究[J]. 煤炭学报 2011(11)
    • [25].切向注入式旋转射流喷嘴携岩能力研究[J]. 钻采工艺 2008(06)
    • [26].施药喷嘴分级可行性及方法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09)
    • [27].直喷喷嘴系统深入开发的评价方法[J]. 汽车与新动力 2018(03)
    • [28].旋芯高压细水雾喷嘴研制及性能测试[J].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7(03)
    • [29].低压空化喷嘴内部流场的仿真研究[J]. 机电一体化 2015(10)
    • [30].水力喷射压裂新型喷嘴设计优化及性能评价[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标签:;  ;  ;  ;  ;  

    旋转水射流喷嘴内部流动及冲击压强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