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规”的法理分析

“两规”的法理分析

论文摘要

“两规”作为一项反腐败的有效手段,在深入开展反腐败的斗争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本文试图从“两规”的渊源、性质、发展及其前景的多视角,客观地分析“两规”措施的双效性。全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两规”进行了概述。内容包括“两规”的由来、概念的界定及其性质的分析。第二部分集中介绍了“两规”的使用情况。指出“两规”的使用要遵循坚持慎用少用原则和坚持合法化原则。从“两规”的适用对象、实施主体、客观要件、审批程序四个方面阐明了“两规”使用的条件。第三部分着重从法理角度对“两规”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论证。认为“两规”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合宪性,基本符合特别权利关系理论,作为特别权力关系,“两规”具有实质的合宪性。“两规”也符合法理上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客观地分析了“两规”的现实必要性,认为“两规”的存在是反腐败斗争的特殊需要,是弥补司法措施不足的需要。同时,“两规”也具有现实合理性。它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根基,实践证明有其积极作用,是最有效的党内监督手段之一。另外也指出了“两规”合法的有限性。认为“两规”的局限性在于容易造成对人身权利的侵害,并提出了在“两规”实施过程中避免对人身权利侵害的具体措施。第四部分针对“两规”实施实践中遇到的几个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两规”对法制建设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影响。关于“两规”期间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能否认定为自首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应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应一概而论。第五部分展望了“两规”的法治化改革前景。指出“两规”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要让“两规”走向法治轨道;要善于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完善“两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两规”概述
  • 一、“两规”的由来
  • (一) “两规”的产生源于实践的需要
  • (二) 关于“两规”的规范性文件
  • 二、“两规”的概念界定
  • (一) “两规”、“两指”的概念
  • (二) “两规”、“两指”的联系和区别
  • (三) 本文所指“两规”的概念界定
  • 三、“两规”的性质
  • (一) “两规”是一种党内审查方式
  • (二) “两规”是一种纪律行为
  • (三) “两规”是一种调查措施
  • 第二章 “两规”使用的基本原则和条件
  • 一、“两规”使用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慎用少用原则
  • (二) 坚持合法化原则
  • 二、“两规”使用的条件
  • (一) “两规”的适用对象
  • (二) “两规”的实施主体
  • (三) “两规”的客观要件
  • (四) “两规”的审批程序
  • 第三章 “两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分析
  • 一、“两规”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合宪性
  • (一) “两规”基本符合特别权力关系理论
  • (二) “两规”作为特别权力关系具有实质的合宪性
  • (三) “两规”符合法理上的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 二、“两规”的存在有其现实的必要性
  • (一) 反腐败斗争的特殊需要
  • (二) 弥补司法措施不足之需要
  • 三、“两规”的现实合理性
  • (一) “两规”立足于中国的现实根基
  • (二) 实践证明“两规”有其积极作用
  • (三) “两规”是最有效的党内监督手段之一
  • 四、“两规”适法的有限性
  • (一) “两规”的局限性在于容易侵犯人身权利
  • (二) 避免“两规”侵犯人身权利的具体措施
  • 第四章 “两规”涉及的几个其它法律问题分析
  • 一、“两规”对法制建设的作用
  • (一) 关于“两规”对于法制建设作用问题的争论
  • (二) 辨证看待“两规”对于法制建设的作用
  • 二、“两规”期间的自首问题
  • (一) 关于“两规”期间自首问题的提出
  • (二) 对于“两规”期间自首问题的具体分析
  • 第五章 “两规”的法治化改革进程前景
  • 一、“两规”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 二、让“两规”走进法治化轨道
  • 三、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完善“两规”
  • (一) 应赋予纪检监察机关侦查权限
  • (二) 不赋予被“两规”人员沉默权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两规”的法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