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中敌百虫对鲤鲫鱼安全浓度及检测方法研究

养殖水体中敌百虫对鲤鲫鱼安全浓度及检测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内容包括水体中敌百虫安全浓度的研究和水体中敌百虫检测方法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工作,建立了水体中敌百虫残留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并通过了实验室验证工作,形成了养殖水体中敌百虫残留的检测草案。在水体中敌百虫安全浓度的研究中,选取了耐受性较强的鲤鱼和鲫鱼进行了安全浓度的验证,同时对鲫鱼进行了敌百虫的急性毒理学实验。根据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最高限量确定的方法,采用Turabell公式:0.1×96hLC50进行确定。通过96h急性毒性实验敌百虫对鲫鱼的LC50为63.97mg/L, 95%可信限为1.81±0.048 mg/L,95%可信区间为57.8172.11 mg/L。分别以1/2、1/4、1/8及1/16LC50为染毒浓度,于实验开始后24、48、72及96h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各浓度组实验鱼血浆胆碱酯酶的活性均有一定的升高,但各实验组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实验剂量下的敌百虫对鲫鱼血浆GST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先扬后抑的结果;1/2LC50实验组血浆CAT在实验进行至96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他剂量组在实验期间CAT活性没有明显的改变。本实验中敌百虫对鲫鱼的遗传性在微核率上未表现出差异,但高浓度核异常率在实验24、48h明显高于对照组。鲤鱼及鲫鱼种分别养殖于在敌百虫浓度为0.2、0.3、0.4、0.5、1.0mg/L的水体中,并于实验开始后的5、10、15、20、30、40及60d取实验鱼肌肉进行高效气相色谱分析,检测鱼肉中敌百虫含量,结果表明:此检测方法下线性范围为0.025.00μg/mL,测定限量为0.02mg/kg,且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检测要求,从实验结果中可看出,养殖水体中敌百虫低于0.5mg/L时,鱼体中的敌百虫残留量均符合卫生标准,可安全食用。在养殖水体中敌百虫检测方法的研究中,通过采样及保存方法的选择(敌百虫易转化)、提取及净化方法的选择及优化、色谱条件的优化(进样口温度及检测器的选择为重点)、水体环境中敌百虫(亚磷酸二甲酯)背景值的测定及评价、水体及鱼体中中敌百虫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建立了水体中敌百虫残留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在下列色谱条件下,DB-225毛细管柱,规格为30m×0.25μm×0.32mm。柱温在70℃(保持1min),10℃/min的速度升至180℃(保持2min),再30℃/min的速度升至230℃(保持2min)。进样口温度为280℃,不分流进样,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高纯氮,纯度≥99.999%,1.8mL/min。氢气纯度99.9%,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μL。通过二个实验室间的验证工作,建立养殖水体中敌百虫残留的检测标准。本方法标准添加浓度为0.004 mg/L0.250 mg/L时,回收率≥75%、方法检出限为0.004 mg/L、方法精密度≤10%、方法线性范围为0.425.0μg/mL。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水污染概况
  • 1.2 农药对养殖水体的影响概况
  • 1.2.1 农药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使用现状
  • 1.2.2 农药对养殖水体的影响
  • 1.3 水环境中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研究进展
  • 1.3.1 有机磷化学研究进展
  • 1.3.2 有机磷农药毒性分析
  • 1.3.3 敌百虫
  • 1.4 养殖水体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介绍
  • 1.4.1 气相色谱分析法
  • 1.4.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3 生物传感器法
  • 1.4.4 免疫分析法
  • 1.4.5 其他方法
  • 1.5 实验预期目标及意义
  • 1.5.1 实验意义
  • 1.5.2 实验预期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1.3 溶液配制
  • 2.2 敌百虫对鲫鱼的安全浓度研究
  • 2.2.1 材料和方法
  • 2.2.2 LC50 的测定
  • 2.2.3 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的测定
  • 2.2.4 白细胞计数
  • 2.2.5 肝脏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 2.2.6 GST 的测定
  • 2.2.7 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测定
  • 2.3 敌百虫在鲤鱼及鲫鱼体内的积累实验
  • 2.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3.2 气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敌百虫残留量
  • 2.3.3 实验步骤
  • 2.4 水体中敌百虫测定方法研究
  • 2.4.1 水样采集
  • 2.4.2 净化与提取
  • 2.4.3 净化及萃取次数的选择
  • 2.4.4 色谱条件的选择
  • 2.4.5 方法验证
  • 2.4.6 确证实验
  • 2.4.7 实验室验证
  • 3 试验结果
  • 3.1 敌百虫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 50'>3.1.1 96h 敌百虫对鲫鱼 LC50
  • 3.1.2 敌百虫对鲫鱼血清中胆碱酯酶 (CHE) 活性的影响
  • 3.1.3 敌百虫对鲫鱼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 3.1.4 敌百虫对鲫鱼血浆中 GST 的影响
  • 3.1.5 敌百虫对鲫鱼血浆中 CAT 的影响
  • 3.1.6 敌百虫对鲫鱼的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
  • 3.2 敌百虫在鲤鱼及鲫鱼体内的积累实验
  • 3.2.1 回收率
  • 3.2.2 精密度
  • 3.2.3 线性及检出限
  • 3.2.4 敌百虫在鲤鱼体内的积累
  • 3.2.5 敌百虫在鲫鱼体内的积累
  • 3.3 水体中敌百虫测定方法的确定
  • 3.3.1 净化及萃取次数的选择
  • 3.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3.3.3 回收率
  • 3.3.4 精密度
  • 3.3.5 确证实验
  • 3.3.6 实验室间验证实验
  • 4 讨论
  • 4.1 敌百虫对鲫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 50'>4.1.1 96h 敌百虫对鲫鱼LC50
  • 4.1.2 敌百虫对鲫鱼血浆中胆碱酯酶 (CHE) 活性的影响
  • 4.1.3 敌百虫对鲫鱼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
  • 4.1.4 敌百虫对鲫鱼血浆中 GST 的影响
  • 4.1.5 敌百虫对鲫鱼血浆中 CAT 的影响
  • 4.1.6 敌百虫对鲫鱼的红细胞微核率和核异常率的影响
  • 4.2 敌百虫在鲤鱼及鲫鱼体内的积累
  • 4.3 水体中敌百虫检测方法的研究
  • 4.3.1 净化与提取
  • 4.3.2 净化及萃取次数的选择
  • 4.3.3 色谱条件的选择
  • 4.3.4 方法验证
  • 5 结论
  • 50)'>5.1 水体中敌百虫对鲫鱼半数致死浓度(LC50)
  • 5.2 敌百虫对鲫鱼的毒性
  • 5.3 养殖水体中敌百虫检测技术的建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产养殖水体中的常见毒素及解毒方法[J]. 新农村 2020(10)
    • [2].不同污染程度养殖水体静置过程的水质变化[J]. 水产养殖 2016(12)
    • [3].乳酸菌用于养殖水体改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当代水产 2017(03)
    • [4].对虾养殖水体的研究现状分析[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03)
    • [5].基于遥感技术的九龙江口水产养殖水体时空演变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0(11)
    • [6].水产养殖水体遥感动态监测及其应用[J]. 中国水产科学 2019(05)
    • [7].养殖水体蓝藻的形成与防控方法对比[J]. 科学养鱼 2017(02)
    • [8].养殖水体变化对鱼的生长影响[J]. 河北渔业 2015(06)
    • [9].如何改善养殖水体富营养化[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31)
    • [10].如何预防养殖水体的老化[J]. 北京农业 2012(01)
    • [11].利用绿色巴夫藻去除海水养殖水体中N、P的条件优化[J]. 海洋环境科学 2011(04)
    • [12].养殖水体中臭氧浓度检测方法的改进研究[J]. 渔业现代化 2011(06)
    • [13].小球藻在养殖水体内的生长特征及其影响作用[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 [14].养殖水体肥不起来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J]. 渔业致富指南 2009(22)
    • [15].不同地区三角帆蚌养殖水体的水质[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03)
    • [16].养殖水体底泥中重金属的特征及安全评价[J]. 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2(03)
    • [17].鄱阳湖周边几种养殖水体的富营化现状及对水环境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2(04)
    • [18].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危害与防控的研究[J]. 知识经济 2010(21)
    • [19].山区养殖水体污染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 渔业致富指南 2009(21)
    • [20].台州湾围塘养殖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及来源[J]. 海洋环境科学 2008(01)
    • [21].近海养殖水体硝化作用动力学研究[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22].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受污养殖水体和水华水域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15(04)
    • [23].水产养殖水体主要理化因子的调控[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5(05)
    • [24].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养殖水体脱氮的研究进展[J]. 能源环境保护 2012(04)
    • [25].利用浮游动物评价不同类型养殖水体营养状况[J]. 淡水渔业 2011(01)
    • [26].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养殖水体脱氮的研究进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1(07)
    • [27].不良养殖水体的危害及调节[J]. 山东农机化 2009(05)
    • [28].宜都周边养殖水体及鱼肉中阿维菌素含量测定[J].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29].微生态技术对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调控研究[J]. 中国水产 2015(06)
    • [30].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殖水体中呋喃西林[J]. 食品科学 2013(02)

    标签:;  ;  ;  

    养殖水体中敌百虫对鲤鲫鱼安全浓度及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