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摘要

以代表性籼、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穗部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从籽粒灌浆、酶和激素等方面分析了不同粒位间籽粒品质差异的成因及机理,研究了温、光、水、肥等生态和栽培条件对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稻米品质在穗上不同粒位间分布(1)一般早开花的籽粒粒重高,迟开花的籽粒粒重低。但粒重的高低并非严格按照开花顺序。(2)碾米品质各性状指标值:总体上穗上、中部>穗下部,一次枝梗籽粒>二次枝梗籽粒,一次枝梗不同粒位籽粒的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与开花顺序无关。就全穗而言,穗上各部位籽粒碾米品质的优劣状况与籽粒胚乳细胞的发育和籽粒充实程度相一致。(3)粒型:一般一次枝梗籽粒粒长大于二次枝梗籽粒,同一枝梗上较早开花的籽粒大于迟开花的籽粒;长宽比穗下部>穗上、中部。(4)外观品质:垩白粒率一般穗下部籽粒>穗中部>穗上部;垩白度为穗中、下部>穗上部。稻穗的同一部位二次枝梗籽粒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高于一次枝梗籽粒;在同一枝梗上,一次枝梗上第1粒位籽粒的垩白度较低;二次枝梗上第1粒位籽粒的垩白度较低,第2、4粒位籽粒的垩白度较高。(5)蒸煮营养品质:胶稠度表现为穗上、中部>穗下部,直链淀粉含量与之相反,二次枝梗的第1粒胶稠度较高,穗子上、中部一次枝梗第2粒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粗蛋白含量为穗下部籽粒>穗上、中部。(6)淀粉粘滞特性:穗上不同部位籽粒崩解值为穗上部籽粒>穗中部>穗下部;一次枝梗籽粒>二次枝梗籽粒,一、二次枝梗上一般第1粒的崩解值较高,二次枝梗上第2粒的较低;消碱值则因品种和部位的不同而异。淀粉粘滞特性与籽粒开花迟早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
  • 1.1 引言
  • 1.2 稻米品质在穗上不同粒位间分布
  • 1.3 稻米品质的形成过程
  • 1.4 稻米品质差异形成的生理机制
  • 1.5 生态因子和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
  •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稻米品质及其在不同粒位间的分布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取样
  • 2.2.4 品质测定的内容与方法
  • 2.2.5 淀粉粘滞特性测定的内容与方法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千粒重
  • 2.3.2 碾米品质
  • 2.3.2.1 出糙率
  • 2.3.2.2 精米率
  • 2.3.2.3 整精米率
  • 2.3.3 外观品质
  • 2.3.3.1 粒型
  • 2.3.3.2 垩白性状
  • 2.3.4 蒸煮营养品质
  • 2.3.4.1 直链淀粉含量
  • 2.3.4.2 胶稠度
  • 2.3.4.3 粗蛋白含量
  • 2.3.5 RVA 谱特征参数
  • 2.4 小结与讨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结实期穗上不同粒位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取样
  • 3.2.4 测定的内容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籽粒增重动态
  • 3.3.2 粒重增长速率
  • 3.3.3 籽粒含水量变化动态
  • 3.3.4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动态
  • 3.3.5 直链淀粉累积动态
  • 3.3.6 蛋白质累积动态
  • 3.4 小结与讨论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开花日序籽粒中脱落酸和乙烯对籽粒灌浆的调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取样
  • 4.2.3 游离核胚乳和胚乳细胞的计数
  • 4.2.4 ABA 的提取和测定
  • 4.2.5 乙烯和ACC 的测定
  • 4.2.6 喷施化学物质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灌浆
  • 4.3.2 籽粒中ABA、乙烯和ACC 含量
  • 4.3.3 化学物质的调控
  • 4.4 小结与讨论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粒位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1 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差异及其与米质的关
  • 5.2.1.1 试验材料
  • 5.2.1.2 试验设计
  • 5.2.1.3 取样
  • 5.2.2 试验2 外源激素处理对米质的影响
  • 5.2.2.1 外源ABA和GA处理
  • 5.2.2.2 外源ACC和AVG处理
  • 5.2.3 测定的内容与方法
  • 5.2.3.1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
  • 5.2.3.2 酶活性的测定
  • 5.2.3.3 籽粒淀粉粒扫描电镜的观察
  • 5.2.3.4 品质测定的内容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
  • 5.3.1.1 ABA
  • 5.3.1.2 Z+ZR
  • 5.3.1.3 IAA
  • 5.3.2 籽粒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动态
  • 5.3.2.1 淀粉合成酶(SSase)
  • 5.3.2.2 淀粉分支酶(Q-酶)
  • 5.3.3 籽粒中淀粉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与粒重及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5.3.4 外源ABA 和GA对粒重及主要米质性状的影响
  • 5.3.4.1 粒重
  • 5.3.4.2 整精米率
  • 5.3.4.3 垩白度
  • 5.3.4.4 蒸煮食味品质
  • 5.3.4.5 粗蛋白含量
  • 5.3.4.6 RVA 谱特征参数
  • 5.3.5 ACC 与淀粉粒结构及外观品质的关系
  • 5.3.5.1 籽粒中ACC 浓度与淀粉粒结构的关系
  • 5.3.5.2 外源ACC 对胚乳淀粉结构和垩白的调控作用
  • 5.4 小结与讨论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温度对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材料
  • 6.2.2 试验设计
  • 6.2.3 取样
  • 6.2.4 品质测定的内容与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碾米品质
  • 6.3.2 垩白性状
  • 6.3.3 蒸煮食味品质
  • 6.3.4 粗蛋白含量
  • 6.3.5 RVA 谱特征参数
  • 6.4 小结与讨论
  • 6.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光照对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设计
  • 7.2.3 取样
  • 7.2.4 品质测定的内容与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碾米品质
  • 7.3.2 垩白性状
  • 7.3.3 蒸煮食味品质
  • 7.3.4 粗蛋白含量
  • 7.3.5 RVA 谱特征参数
  • 7.4 小结与讨论
  • 7.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土壤水分对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试验材料
  • 8.2.2 试验设计
  • 8.2.3 取样
  • 8.2.4 品质测定的内容与方法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碾米品质
  • 8.3.2 垩白性状
  • 8.3.3 蒸煮食味品质
  • 8.3.4 粗蛋白含量
  • 8.3.5 RVA 谱特征参数
  • 8.4 小结与讨论
  • 8.5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氮肥对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 9.1 引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试验材料
  • 9.2.2 试验设计
  • 9.2.3 取样
  • 9.2.4 品质测定内容与方法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碾米品质
  • 9.3.2 垩白性状
  • 9.3.3 蒸煮食味品质
  • 9.3.4 粗蛋白含量
  • 9.4 小结与讨论
  • 9.5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语
  •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 10.1.1 水稻不同粒位籽粒米质差异及其在穗上的分布特点
  • 10.1.2 结实期不同粒位籽粒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动态
  • 10.1.3 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米质差异形成的生理机制
  • 10.1.4 温、光、水、肥对不同粒位籽粒米质的影响
  •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0.2.1阐明了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米质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
  • 10.2.2初步揭示了不同粒位籽粒米质差异的生理机制
  • 10.2.3 从温、光、水、肥等方面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米质的因素
  • 10.3存在的问题和深入研究的设想
  • 10.3.1存在问题
  • 10.3.2深入研究的设想
  • 10.4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因素对油用牡丹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分析[J]. 花卉 2019(18)
    • [2].薏苡植株不同粒位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J]. 江苏农业学报 2017(04)
    • [3].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 2010(07)
    • [4].氮肥处理下油莎豆叶片生理特性和籽粒品质与产量相关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5].不同玉米群体间主要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07)
    • [6].加拿大硬麦在晋麦区产量与籽粒品质的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7].土壤矿质元素对玉米籽粒品质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 2015(06)
    • [8].氮磷配施对甘啤7号籽粒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18(10)
    • [9].爆裂玉米籽粒品质及淀粉粒形态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9(S1)
    • [10].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运筹对水稻籽粒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 2020(12)
    • [11].结实期土壤水势对水稻籽粒品质及其粒间差异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02)
    • [12].硅对小麦产量与籽粒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3)
    • [13].高产玉米籽粒品质与产量的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05)
    • [14].稻穗不同部位籽粒品质特性的差异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1)
    • [15].不同时期施硫对夏玉米硫积累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30)
    • [16].粳稻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粒位效应分析[J]. 种子 2014(05)
    • [17].盐胁迫下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籽粒品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2)
    • [18].小麦叠氮化钠诱变群体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06)
    • [19].小麦白粉病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防控途径[J]. 山东农业科学 2015(10)
    • [20].种植密度对粒用芸豆品质的影响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1].播量、行距对裸燕麦籽粒品质的影响[J]. 种子 2013(09)
    • [22].水稻穗不同部位籽粒品质性状差异的比较[J]. 华北农学报 2008(01)
    • [23].南京农大马正强团队找到抵抗小麦“癌症”的关键基因[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13)
    • [24].玉米新生病害和主要虫害的诊断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 2010(06)
    • [25].黄土高原潜在缺锌区施用纳米氧化锌(ZnO NPs)对冬小麦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09)
    • [26].油菜籽粒品质与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关系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09)
    • [27].氮肥运筹对啤酒大麦籽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1)
    • [28].不同大麦籽粒品质及发芽后蛋白质含量和主要水解酶活力变化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1(12)
    • [29].酸雨胁迫对双低油菜籽粒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6)

    标签:;  ;  ;  ;  ;  ;  ;  ;  ;  

    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