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逐瘀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活血逐瘀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重要的并发症,由深静脉血栓引发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是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2009年1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针对本病提出了《中国骨科大手术血栓栓塞预防指南》,主要从围手术期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及预防方案方面做了详细论述,但指南中并未涉及本病的中医药预防与治疗,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目的通过观察活血逐瘀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初步探其讨其作用机制,为中医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0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骨三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5人,对照组27人,分别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联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及利伐沙班口服,手术方法及术后其他处理相同。观察围手术期血细胞分析、促凝血功能、D-Ⅱ聚体、术口引流量、下肢肿胀程度等指标变化,比较两组病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Ⅱ聚体与术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2、血小板计数、D-Ⅱ聚体在术后第7天、纤维蛋白原在术后第3天均表现为治疗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统计学无差异(P>0.05);4、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周经均较术前增大,治疗组第3天髌下周经即恢复到术前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经下肢静脉彩超证实均无深静脉血栓发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逐瘀法,即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联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能够显著改善血液高粘、高凝状态,延长促凝血时间,减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不增加出血负担,具有疗效明确,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传统医学的研究现状
  • 1.1 病名源流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药治疗
  • 1.3.1 辨证论治疗
  • 1.3.2 专方专药
  • 1.3.3 熏洗法
  • 1.3.4 中药内服兼外用
  • 1.3.5 熏洗于外敷相结合
  • 1.3.6 中药针剂应用
  • 2 现代医学的研究现状
  • 2.1 流行病学研究
  • 2.2 骨科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 2.2.1 骨折与创伤
  • 2.2.2 手术
  • 2.2.3 长期卧床
  • 2.2.4 肢体固定
  • 2.2.5 其他
  • 2.3 诊断
  • 2.3.1 临床诊断
  • 2.3.2 辅助诊断
  • 2.3.4 其他诊断方法
  • 2.4 预防
  • 2.4.1 基本预防措施
  • 2.4.2 物理预防措施
  • 2.4.3 药物预防措施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观察病例纳入标准
  • 1.1.3 观察病例排除标准
  • 1.2 诊断标准
  • 1.2.1 股骨头坏死
  • 1.2.2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 1.3 一般资料
  • 1.4 施加因素
  •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 1.5.1 血液学指标
  • 1.5.2 下肢周经测量
  • 1.5.3 术后引流量
  • 1.5.4 下肢静脉彩超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血液学检测指标
  • 2.2 引流量及下肢肿胀程度
  • 2.3 静脉彩超及DVT发生率
  •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活血逐瘀法的相关研究
  • 1.2.1 活血逐瘀法的相关研究
  • 1.2.2 丹参注射液的相关研究
  • 1.3 活血逐瘀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 1.3.1 改善血液高粘、高凝状态
  • 1.3.2 改善纤溶,降低D-Ⅱ聚体
  • 1.3.3 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1.3.4 活血逐瘀法的安全性分析
  • 2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活血逐瘀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