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

压力管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

论文摘要

背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作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的统一体,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护理工作从单纯对患者生活和疾病的护理逐渐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因为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且持久地缺血而导致心肌坏死的疾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发病急、并发症多等特点,是冠心病中的严重类型。AMI患者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且心理反应复杂多变,如存在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而心理压力的产生和负性情绪的出现与疾病的复发、预后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国外研究发现不同的压力管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包括AMI在内的各类疾病的情绪和生理障碍。国内未见对AMI患者压力管理干预的研究,此次课题对AMI患者实施压力管理干预,探讨其对AMI患者不同病程阶段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目的探索首次AMI患者急性期内的压力感受。探讨压力管理干预对AMI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进行,即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在质性研究部分,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在上海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CCU选取18例首次发生AMI的患者,在其得病后3-4天急性期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资料。在量性研究部分,采用便利抽样,在该医院CCU选取首次发生AMI患者326例,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56例和实验组17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情况等一般资料及患病情况和干预前焦虑抑郁得分,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住院期AMI护理常规和出院后讲座活动,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压力管理干预。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表分别在出院时恢复初期和出院3个月后居家恢复期进行测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符号等级检验和Cmh检验等对各测量指标各期变化及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质性研究:归纳出以下5个主题,包括难以接受患病的事实,对疾病治疗过程焦虑,担心疾病对今后家庭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改变生活习惯的困难,难以排解负性情绪。量性研究:156例首次AMI患者在住院急性期焦虑阳性检出率为31.4%,其中明确存在症状为19.2%,抑郁阳性检出率为41.6%,其中明确存在症状为22.4%。患者病程各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是住院急性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心梗范围和既往史是出院时恢复初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既往规律锻炼情况、居家照顾、婚姻、共同居住者是居家恢复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还显示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的压力管理能缓解AMI患者住院急性期、出院时恢复初期和居家恢复期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他们出院时和恢复期的生活质量。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各期焦虑抑郁得分情况为:100例患者在住院急性期焦虑阳性检出率为29%,出院时恢复初期为38%,而居家恢复期为44%;在住院急性期抑郁阳性检出率为40%,出院时恢复初期为50%,居家恢复期为53%。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在住院急性期、出院时恢复初期、居家恢复期有差异,都逐渐增高(p<0.0001)。实验组100例患者在住院急性期干预前焦虑阳性检出率为37%,经过干预后出院时恢复初期为20%,而居家恢复期为4%;在住院急性期干预前抑郁阳性检出率为41%,出院时恢复初期为35%,居家恢复期为11%。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在住院急性期、出院时恢复初期、居家恢复期有差异,且逐渐降低(p<0.0001)。实验组焦虑和抑郁得分在出院时恢复初期和居家恢复期都低于对照组(p<0.01;p<0.0001)。对照组只有心绞痛发作情况(AS)在居家恢复期有改善(p<0.0001),而其余各维度都没有变化(p>0.05),甚至治疗满意度(TS)和疾病认知程度(DP)两个维度下降(p<0.0001),而实验组生活质量的各项维度都有改善(p<0.0001)。结论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急性期会面临多方面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检出率较高,压力管理能降低患者各期的焦虑抑郁得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压力管理应有针对性、整体性和延续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前言
  • 1、背景和意义
  • 2、相关概念
  • 3、研究目的
  • 第二部分:研究方法
  • 1、科研设计
  • 2、研究对象
  • 3、研究工具
  • 4、研究场所
  • 5、保护人权的措施
  • 6、干预方法
  • 7、资料收集过程及方法
  • 8、资料分析的方法
  • 9、研究步骤及技术路线
  • 10、质量控制
  • 第三部分:研究结果
  • 1、首次AMI患者焦虑和抑郁调查结果
  • 2、对照组和实验组基线调查结果的比较
  • 3、流失率
  • 4、干预效果评价
  • 第四部分:讨论
  • 1、对AMI患者基线调查的讨论
  • 2、对压力管理干预效果的讨论
  • 第五部分:结论及建议
  • 1、结论
  • 2、本研究的创新点
  • 3、本研究的局限性
  • 4、对护理实践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压力管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