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松教育思想研究

何炳松教育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何炳松(1890—1946),20世纪我国著名史学家、教育学家、编辑学家。他毕生从事教育几十载,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到华侨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与国民教育诸方面。本文拟以其执掌暨南大学时期的华侨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为重点,探讨何炳松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何炳松的教育思想源自其深厚的儒学底蕴、留美的求学生涯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以及他对教育的历史考察和对教育现状的思索。早年就曾针对浙江的实际情况,提出过诸如“拆墙主义”、改造学风等建议,初步形成了自身教育主张的一个系统。尤其是在1935——1946年执掌暨南大学的11年时间里,何炳松积极贯彻其华侨高等教育理念与办学方针,学行并重,兼收并蓄,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主持暨南的改革、南迁、复校等工作,历经“孤岛”时期、建阳时期和复员回沪时期,使暨大成为当时与清华、武大、中大相提并论的高校,素有“东南民主堡垒”之称,其是暨大发展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校长之一。何炳松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著名学者,理应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尤其是华侨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教育思想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言
  • 一、研究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
  • 第二章 何炳松教育思想的渊源和形成
  • 第一节 家世和教育思想渊源
  • 第二节 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 第三章 何炳松教育思想的构成
  • 第一节 华侨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二节 中小学教育思想
  • 第三节 国民教育思想
  • 第四节 其它教育思想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何炳麟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探析[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6)
    • [2].何炳钦作品[J]. 陶瓷研究 2018(04)
    • [3].何炳武作品欣赏[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5(07)
    • [4].中華書局书讯[J]. 文史知识 2017(10)
    • [5].何炳彦作品[J]. 石油政工研究 2013(05)
    • [6].对话:从民族到国家[J]. 知识分子论丛 2014(01)
    • [7].错位的“新史学”:何炳松学术路向辨析[J]. 文史哲 2020(04)
    • [8].“史学泰斗”何炳棣的多面人生[J]. 文史天地 2017(05)
    • [9].何炳松的史学思想[J]. 劳动保障世界 2017(29)
    • [10].浅议何炳松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1].何炳棣:爱非议同行的史学泰斗[J]. 文史参考 2012(14)
    • [12].何炳:执意争回一个“厂”字[J].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2008(12)
    • [13].近几十年来何炳松史学研究概述[J]. 黑龙江史志 2013(23)
    • [14].溢美之词何炳棣[J]. 杂文月刊(原创版) 2013(03)
    • [15].论现象学视野下何炳松出版观及启示[J]. 中国出版 2014(02)
    • [16].学者的个性与时代的特性——读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J]. 社会科学论坛 2010(08)
    • [17].何炳松史学思想的再认识[J]. 历史教学问题 2014(04)
    • [18].“浙东学派”与民国新史学:何炳松“浙东学派”论之旨趣[J]. 学术研究 2017(04)
    • [19].聆听何炳棣[J]. 江南 2012(06)
    • [20].庆贺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J]. 农业考古 2008(01)
    • [21].清华校史钩沉(之六) 何炳棣:读史阅世,天真烂漫[J]. 社会科学论坛 2018(04)
    • [22].何炳棣:读史阅世九十年[J]. 北方人(悦读) 2013(01)
    • [23].论何炳松的史学研究及其史学思想特色[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S1)
    • [24].何炳松的考试观及其现实启示[J]. 教书育人 2008(09)
    • [25].何炳棣捍卫汉化[J]. 东方养生 2012(09)
    • [26].何炳光:环资司司长参加2014中国节能环保高峰论坛并作主旨发言[J]. 广西节能 2014(03)
    • [27].何炳松历史教学思想探析[J]. 教育评论 2010(05)
    • [28].何炳松的史学方法[J]. 社科纵横 2017(06)
    • [29].“新清史”论争:从何炳棣、罗友枝论战说起[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30].感念何炳棣先生[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3(00)

    标签:;  ;  ;  ;  

    何炳松教育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