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评价 ——以毛乌素沙地乌审召为例

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评价 ——以毛乌素沙地乌审召为例

论文摘要

沙地生态系统具备高的生产力、可观的生物量、复杂的生物多样性及重要的社会与经济作用,沙漠化引起的生态系统崩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是生态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沙地生态恢复已经成为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恢复评价是生态恢复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检验和总结恢复方法与效果的必须手段。合理、科学地评价某一生态恢复区的恢复效果对于掌握恢复成果,监测与评估恢复进展,阐明自然及人为影响因子的作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毛乌素沙地是我国水热条件良好、人口较多且经济活动较为活跃的区域之一。鉴于毛乌素沙地对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毛乌素沙地成为我国最早、最全面、最系统的生态恢复区域之一。本文以位于毛乌素沙地腹地乌审旗乌审召镇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3S”技术应用等多种手段,从植物群落(种类组成、覆盖度、密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呼吸)两个方面评价了该区域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恢复措施的恢复效应,同时,从景观尺度对生态恢复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探讨。进而,建立了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1)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群落的乔木层或灌木层生物量、覆盖度增加,飞播群落与油蒿类型个体密度也增加;草本层多以一二年生草本占优势,且随着恢复年限增加,大部分群落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增加,部分群落均匀度则有所降低。群落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微生物呼吸值均有所增加,且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微生物呼吸变化复杂。2)综合评价表明:同一群落类型,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综合生态效应增加。不同恢复措施间有差异,总的来说,乔木群落、柠条群落与油蒿群落的综合评价值均高于沙地飞播与沙柳群落类型。3)1986年以来,各种人工恢复植被类型斑块数、斑块面积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各植被类型斑块的复杂度增加,除柠条斑块外,最大斑块指数均增大;农田、低湿地、水体、盐碱斑与流动沙地类型斑块面积均减少,工矿地面积则增加。乌审召镇植被覆盖度大面积增加,流动沙地面积减少,但景观异质性增大,破碎化化程度加剧。该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毛乌素沙地多种生态恢复措施的效应,深入认识同一群落在不同恢复年限的植被与土壤特征,结合区域景观组分与格局变化分析,为科学评价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效应提供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毛乌素沙地研究历史
  • 1.1.2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实践
  • 1.1.3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评价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1.2 恢复生态学及生态恢复
  • 1.2.1 恢复生态学及其研究范畴
  • 1.2.2 恢复生态学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地位及现状
  • 1.2.3 生态恢复相关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生态恢复实践
  • 1.3.2 国内生态恢复实践
  • 1.3.3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 1.3.4 生态恢复景观评价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毛乌素沙地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乌审召镇社会、经济与气象资料
  • 2.2 数据获取与分析
  • 2.2.1 野外样方调查与实验室处理
  • 2.2.2 土壤调查与实验室处理
  • 2.2.3 野外调查信息综合
  • 2.3 空间数据获取与分析
  • 2.3.1 空间数据来源
  • 2.3.2 遥感数据处理
  • 2.3.3 植被类型图解译
  • 2.4 植被数据统计
  • 2.4.1 草本层植被特征值计算
  • 2.4.2 乔木、灌木植被特征计算
  • 第三章 乌审召植被恢复效应研究
  • 3.1 群落的物种构成
  • 3.1.1 建群种生物量、盖度变化
  • 3.1.2 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化
  • 3.2 群落草本层多样性变化
  • 第四章 乌审召土壤恢复效应研究
  • 4.1 同一恢复措施土壤环境变化分析
  • 4.1.1 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变化
  • 4.1.2 土壤微生物
  • 4.1.3 土壤微生物呼吸
  • 4.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环境比较
  • 4.2.1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养分比较
  • 4.2.2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微生物分析
  • 4.2.3 不同恢复措施土壤微生物呼吸变化
  • 4.3 土壤恢复效应相关性
  • 第五章 生态恢复景观生态效应评价
  • 5.1 景观指数及其意义
  • 5.2 景观生态效应分析
  • 5.2.1 景观结构变化
  • 5.2.2 景观异质性变化
  • 第六章 生态恢复效应综合评价
  • 6.1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效应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的选取
  • 6.1.2 评价方法
  •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1.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 毛乌素沙地生态恢复综合效应评价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生态恢复植被效应
  • 7.2 生态恢复土壤效应
  • 7.3 生态恢复景观效应
  • 7.4 生态恢复综合效应评价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边坡的生态恢复[J]. 河南农业 2020(02)
    • [2].喀斯特山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土壤盐基离子的交换及分布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20(04)
    • [3].边坡生态恢复技术及综合评价研究[J]. 能源与环保 2020(08)
    • [4].西北地区林业生态恢复策略分析——以陕西区域为例[J]. 防护林科技 2019(09)
    • [5].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模式现状与发展方向[J]. 生态学报 2019(20)
    • [6].生态恢复的理论及应用[J]. 华东森林经理 2018(01)
    • [7].生态恢复监测研究进展——基于最近三届世界生态恢复大会报告的统计分析[J]. 生态学杂志 2018(06)
    • [8].林业生态恢复技术与效益分析[J]. 现代园艺 2018(18)
    • [9].生态恢复区改造[J]. 美术观察 2017(01)
    • [10].天龙十七年科学实验证明乡 土树种是绿化大青山的首选——大青山抗旱乡土树种选育及生态恢复技术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J]. 内蒙古林业 2017(03)
    • [11].生态恢复整治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 邢台学院学报 2016(01)
    • [12].区域生态恢复规划及其关键问题[J]. 生态学报 2016(17)
    • [13].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第5届国际生态恢复学会大会会议述评[J].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9)
    • [14].基于生态恢复角度的工业废弃地景观优化设计研究[J]. 中国园艺文摘 2015(02)
    • [15].生态恢复设计在城市河道治理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花卉 2016(18)
    • [16].生态恢复技术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 花卉 2017(10)
    • [17].对黔东南铁路沿线森林生态恢复滞后的反思[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04)
    • [18].以新思维治理荒漠化[J]. 共产党员 2008(01)
    • [19].生态恢复中不同植物对土壤酸性改良效果研究[J].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20(03)
    • [20].美国水生态恢复禁令及其启示[J]. 世界环境 2020(03)
    • [21].江苏省沉海圩乡村湿地水稻田种植模式转变后的生态恢复效果[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2].工程项目临时占用林地生态恢复治理措施探讨[J]. 绿色科技 2020(10)
    • [23].基于生态恢复角度探析九顶山植物配置[J]. 建材与装饰 2019(13)
    • [24].公路生态恢复效果评估研究——以荣乌高速烟威段为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S1)
    • [25].造林更新对生态恢复的影响[J]. 现代园艺 2018(06)
    • [26].破损山体生态恢复治理的几种方法——以济南奥体中心周边破损山体恢复治理工程为例[J]. 山东林业科技 2018(04)
    • [27].高寒草原地区露天矿生态恢复植被筛选及生态价值测算[J]. 能源环境保护 2016(06)
    • [28].北方平原区大型机场生态恢复及雨水利用研究——以北京新机场为例[J]. 环境工程 2017(03)
    • [29].公路岩石边坡的快速生态恢复技术研究[J]. 福建交通科技 2011(03)
    • [30].山区路堑边坡生态恢复技术[J]. 四川水泥 2015(10)

    标签:;  ;  ;  ;  ;  ;  

    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评价 ——以毛乌素沙地乌审召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