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及其治理研究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及其治理研究

论文摘要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基本步入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轨道,市场机制逐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交易方式。然而,由于经济转型中多种因素长期积聚作用的结果,中国目前正在进入企业信用问题的高发期。本文在对经济转型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转型期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和影响,对现阶段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梳理。从交易成本、市场融资风险和资源配置等多等角度对企业信用缺失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逐一分析。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产权结构多元化、决策主体分权化和多重制度规则并存等方面,分析了转型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环境。探讨了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性成因,认为经济转型期信用秩序缺失、信用约束机制减弱、制度承诺不足等因素综合作用,是经济转型期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正式制度成因;同时,我国非正式信用制度变迁中,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道德理念、思维模式变革,规则的冲突与不确定,是转型期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非正式制度成因;此外,转型期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协调性减弱和约束软化也对信用体系的有效运行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运用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经济主体的信用行为可以发现,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惩罚,提高企业失信成本,使企业的短期博弈失信成本远高于因此获得的收益,能促使企业倾向于长期博弈,减少企业失信行为。因此,构建企业信用缺失治理机制的设计需要从增加失信成本、加大守信收益,而使守信成为博弈方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出发,同时通过加大监管体系的建设,使得守信成为经济主体的自主选择。本文还对企业信用建设进行了国际借鉴比较。分析了对以欧洲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信用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信用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行业协会信用模式的不同特点,从信用立法、信用监管、信用管理与服务、不良信用行为惩罚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信用模式设计与建设必须考虑现阶段经济和其它方面的制约因素,采用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兼取发达国家的优点,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信用体系。最后,本文提出了对我国企业信用治理问题的总体设想。提出了构建企业信用治理的制度规范机制、健全企业信用治理的信息传递机制、强化企业信用治理的环境约束机制和完善企业信用治理的技术辅助机制的具体设计四方面治理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的意义
  • 0.3 研究的方法
  • 0.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0.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1 国外文献综述
  • 1.1.1 国外关于信用缺失成因的研究
  • 1.1.2 国外关于信用缺失治理的研究
  • 1.2 国内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关于信用缺失成因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信用缺失治理的研究
  • 2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及其影响
  • 2.1 经济转型及转型期企业信用关系的变化
  • 2.1.1 经济转型及其界定
  • 2.1.2 经济转型期企业信用关系的变化
  • 2.2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表现
  • 2.2.1 企业商业信用缺失
  • 2.2.2 企业资金信用缺失
  • 2.2.3 企业商品信用缺失
  • 2.3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影响
  • 2.3.1 对企业成本和赢利的影响
  • 2.3.2 对市场融资和风险的影响
  • 2.3.3 对资源配置和市场秩序的影响
  • 3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性成因分析
  • 3.1 传统经济条件下信用制度的特征
  • 3.1.1 传统经济体系与企业产权特征
  • 3.1.2 传统产权体系与企业信用特征
  • 3.2 转型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环境
  • 3.2.1 产权结构多元化
  • 3.2.2 决策主体分权化
  • 3.2.3 信用规则复杂化
  • 3.3 转型期企业信用缺失的正式制度成因
  • 3.3.1 制度规则变迁下的信用秩序机制缺失
  • 3.3.2 政策监管转换下的信用约束机制减弱
  • 3.3.3 制度承诺不足下的信用权威机制失效
  • 3.4 转型期企业信用缺失的非正式制度成因
  • 3.4.1 转型期企业非正式信用关系的环境演变
  • 3.4.2 转型期企业非正式信用关系的演变特点
  • 3.4.3 转型期企业非正式信用关系的分化与整合
  • 3.5 转型期企业信用缺失的制度问协调性成因
  • 3.5.1 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性降低
  • 3.5.2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双重软约束
  • 4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的信息与监管因素分析
  • 4.1 信息结构因素的影响
  • 4.1.1 信息结构对企业信用行为的影响
  • 4.1.2 信息结构对企业行为影响的博弈分析
  • 4.2 监管激励因素的影响
  • 4.2.1 监管激励对企业行为影响的静态博弈
  • 4.2.2 监管激励对企业行为影响的动态博弈
  • 5 企业信用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 5.1 政府主导型信用制度模式
  • 5.1.1 政府主导模式的执行机构
  • 5.1.2 政府主导模式的监管体系
  • 5.1.3 政府主导模式的主要特点
  • 5.2 市场主导型信用制度模式
  • 5.2.1 市场主导模式的执行机构
  • 5.2.2 市场主导模式的法律体系
  • 5.2.3 市场主导模式的监管体系
  • 5.3 协会主导型信用制度模式
  • 5.3.1 协会主导模式的产生环境
  • 5.3.2 协会主导模式的运行体系
  • 5.3.3 协会主导模式的主要特点
  • 5.4 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 5.4.1 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比较
  • 5.4.2 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借鉴
  • 5.4.3 发达国家信用制度的启示
  • 6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制度的总体构建
  • 6.1 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 6.1.1 完善产权制度激励
  • 6.1.2 强化法律体系约束
  • 6.1.3 加强政府治理效用
  • 6.2 健全信息传递机制
  • 6.2.1 建立适度的信用标准
  • 6.2.2 选择合理的征信模式
  • 6.2.3 完善评级与担保功能
  • 6.2.4 规范信用信息的管理
  • 6.3 强化环境约束机制
  • 6.3.1 推行行业保障约束
  • 6.3.2 引导舆论监督约束
  • 6.3.3 提高道德自律约束
  • 6.3.4 有效实现自身管理
  • 6.4 完善技术辅助机制
  • 6.4.1 开发智能辅助工具
  • 6.4.2 发挥市场技术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与建议[J]. 企业研究 2013(16)
    • [2].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对策[J]. 中国商贸 2012(18)
    • [3].中国企业信用缺失治理对策[J]. 理论导报 2011(01)
    • [4].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及治理对策[J]. 企业导报 2011(14)
    • [5].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10(03)
    • [6].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及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07)
    • [7].陕西部分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分析[J]. 江苏商论 2009(09)
    • [8].关于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科技信息 2009(23)
    • [9].试析企业信用缺失与重建[J]. 宿州学院学报 2010(04)
    • [10].民营企业信用缺失的根源及治理[J]. 甘肃金融 2009(04)
    • [11].企业信用缺失的博弈分析及对策探讨[J]. 武汉金融 2008(03)
    • [12].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防范——交易关系视角的思考[J]. 理论探索 2008(04)
    • [13].企业信用缺失的治理之我见[J]. 消费导刊 2009(01)
    • [14].产权制度与企业信用缺失[J]. 财经科学 2009(03)
    • [15].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J].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8(04)
    • [16].企业信用缺失的食品安全问题监管对策研究[J]. 北方经贸 2014(10)
    • [17].双汇“瘦肉精”事件引发的企业信用缺失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19)
    • [18].旅游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及其改善[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5)
    • [19].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旅游企业信用缺失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6)
    • [20].民营企业信用缺失管理探讨[J]. 河南农业 2009(10)
    • [21].企业信用缺失与整治[J]. 商场现代化 2008(15)
    • [22].民营企业信用缺失成因探析与治理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19)
    • [23].企业信用缺失浅析[J]. 中国商贸 2010(26)
    • [24].如何改善企业信用缺失?[J]. 中国包装 2010(10)
    • [25].浅析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J]. 今日科苑 2009(04)
    • [26].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及治理[J]. 商业经济 2013(21)
    • [27].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J]. 东方企业文化 2013(03)
    • [28].和谐社会视域下企业信用缺失与建构探析[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9].企业信用缺失与治理对策[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05)
    • [30].中国经济转轨时期民营企业信用缺失的诱因与治理[J]. 攀登 2008(04)

    标签:;  ;  ;  ;  ;  ;  

    转型期中国企业信用缺失及其治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