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铽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生态毒理效应

稀土铽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生态毒理效应

论文摘要

稀土农用给中国农业带来丰厚回报,但稀土的环境安全问题也引发了中外科学家的关注。本课题以大田辣根(Armoracia rusticana L.)为试材,利用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等实验手段,探讨了喷施铽(Tb)对辣根叶片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Tb对辣根的生态毒理效应,并从Tb处理的辣根体内分离得到辣根过氧化物酶与铽的结合酶(Tb-HRP),并对HRP和Tb-HRP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丰富稀土对植物保护酶的生态毒理理论,科学评价稀土对经济植物辣根的危害及稀土农用的环境风险等提供依据和参考。本论文主要结果如下:(1)证明稀土Tb对辣根各个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Tb虽在低浓度范围短期内能刺激辣根叶片合成叶绿素、蛋白质,诱导HRP活性提高,降低质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程度,但后期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高浓度毒害作用明显,Tb对植物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伤害作用。(2)发现HRP对Tb胁迫的敏感性比其他指标高,表现在处理的HRP与对照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在Tb胁迫下诱导了一种新的过氧化物酶产生。(3)从Tb处理的辣根分离纯化得到铽结合过氧化物酶(Tb-HRP),相比较于HRP,Tb-HRP配合物中每分子Tb-HRP含有一个钙原子、一个铁原子和三个铽原子,其分子量为43650Da。(4)与HRP相比,Tb-HRP对pH值和温度的变化敏感,偏离其最适值时Tb-HRP的活性变化较大,对pH值和温度的适应范围窄。Tb-HRP对底物愈创木酚和H2O2的亲合力及反应能力都较弱,同时Tb-HRP的生物电催化活性较低。(5) Tb可与HRP肽链上O或N发生配位作用,并替代一个钙原子,生成Tb-HRP配合物,改变了HRP的蛋白构象。血红素微环境的改变导致了其铁卟啉平面性的增加,引起活性中心Fe的自旋状态的改变,使得Tb-HRP活性中心电子传递更加困难,因此对Tb-HRP催化活性降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植物生态毒理学研究
  • 1.1.1 稀土植物生态毒理效应
  • 1.1.2 稀土作用机理探讨
  • 1.2 辣根过氧化物酶概述
  • 1.2.1 植物过氧化物酶生理功能与重金属胁迫的关系
  • 1.2.2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分子结构特征
  • 1.2.3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机制
  • 1.2.4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1.3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立题依据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稀土铽对辣根的生态生理效应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剂
  • 2.2.2 仪器
  • 2.2.3 实验材料培养和处理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稀土铽对辣根质膜透性的影响
  • 2.3.2 稀土铽对辣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3.3 稀土铽对辣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4 稀土铽对辣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3.5 稀土铽对辣根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 2.3.6 稀土铽对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实验材料培养和处理
  • 3.2.4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CM-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
  • 3.3.2 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
  • 3.3.3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纯度鉴定
  • 3.3.4 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子量测定
  • 3.3.5 辣根过氧化物酶中金属含量测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辣根过氧化物酶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剂
  • 4.2.2 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辣根过氧化物酶最适反应pH 值
  • 4.3.2 辣根过氧化物酶最适反应温度
  • 4.3.3 辣根过氧化物酶反应动力学性质
  • 4.3.4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电化学分析
  • 4.3.5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4.3.6 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荧光光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09)
    • [2].辣根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及应用进展[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3].卤过氧化物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安徽化工 2010(04)
    • [4].龙须菜中溴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J]. 生物工程学报 2008(04)
    • [5].小桐子过氧化物酶7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核农学报 2017(01)
    • [6].脂联素及髓样过氧化物酶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相关性[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06)
    • [7].塔里木兔和家兔不同器官中过氧化物酶的分布比较[J]. 新疆农业科学 2015(08)
    • [8].过氧化物酶1,6和GFAP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09)
    • [9].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间苯二酚的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10].无脊椎动物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2(03)
    • [11].基于遗传算法的光合细菌过氧化物酶电泳分析方法的建立[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03)
    • [12].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作用[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04)
    • [13].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降解水中苯甲醛[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14].辣根过氧化物酶生物降解五氯酚[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8(02)
    • [1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诱导孕鼠尿道下裂模型后仔鼠睾丸细胞过氧化物酶6的表达[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50)
    • [16].共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最新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0(09)
    • [17].豆壳过氧化物酶活力测定条件的优化[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18].过氧化物酶在蔗汁澄清工艺中除酚脱色的研究[J]. 甘蔗糖业 2010(05)
    • [19].辣根过氧化物酶在亲水性离子液体中的活性与稳定性研究[J]. 分子催化 2009(01)
    • [20].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电化学和电催化特性[J]. 化学世界 2008(09)
    • [21].虎奶菇多功能过氧化物酶的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J].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6)
    • [22].人工过氧化物酶研究技术手段现状分析[J]. 山东化工 2017(19)
    • [23].响应苯酚类化合物辣椒过氧化物酶电极制备[J]. 功能材料 2013(07)
    • [24].共振光散射测定辣根过氧化物酶[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5].宁夏,新疆,内蒙古地区枸杞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对比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09(02)
    • [26].影响愈创木酚法测定玉米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因素[J]. 粮油加工 2008(03)
    • [27].植物维生素C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06)
    • [28].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9(21)
    • [29].加拿大批准1种过氧化物酶用于乳清产品[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04)
    • [30].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δ对糖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10)

    标签:;  ;  ;  

    稀土铽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生态毒理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