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文学研究

宋玉文学研究

论文摘要

宋玉是继屈原之后杰出的楚辞作家,他勇于创新,开辟赋体文学,成为一代赋圣。古人对宋玉的评价很高,但一直未深入阐述宋玉作品。近现代学者又受到疑古思潮的影响,怀疑署名为宋玉的作品的真实性,限制了研究的空间。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学界才逐渐恢复宋玉作品的属权,宋玉研究也引起当代学者的重视,本文拟对当前所认定为宋玉作品的文学性进行相关的探索。本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介绍了宋玉的生平、宋玉作品真伪考订成果以及学界对当前所认定为宋玉作品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一章,通过屈宋的对照,指出宋玉作为屈辞的追随者,不是毫无个性的模拟,他在继承中多有出新,如他的《九辩》比之《离骚》取得了“凄怨之情,实为独绝”的艺术成就;更难得的是,他的《招魂》中孕育了“辞”“赋”两体的“基因”,是“好辞而以赋见称”艺术融通的结晶。可以说在“屈宋逸步”的光辉中,宋玉的“创造力”的光芒更为耀眼,这一点将在他开创的赋体文学中看的更清楚。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二章,重点介绍了宋玉对赋体文学的开创之功。宋玉在艳情、游戏、山水和抒愤等主题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成了我国古代卓越的文学创新大师。本章尝试运用美学、心理学等理论对上述主题进行分析阐释。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第三章,总结宋玉辞赋的艺术特征,认为他的作品:题材多元;铺陈繁丽;审美追求上以“艳耀哀壮”为取向;行文上多采取问对的形式;辩说诙谐;语言巧丽;抒情上发展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结构上有明显的“崇高”与“美”的建构模式。由于宋玉辞赋的艺术特色中美学建构一部分,章节较多,故单独列为第四章,作为本论文的第五部分。第六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介绍了宋玉赋对汉大赋体制的影响。特别是宋玉赋中述客主以首引的问对结构、及声貌而穷文的铺陈描写以及卒章见义的写作模式,为汉代“铺张扬厉”的散体大赋奠定了形式基础。第七部分为论文的第六章,借助“诗圣”杜甫对宋玉的追思、悲秋主题的继承与文学讽谏的自觉体认等方面的阐述,揭示了杜甫对宋玉的师范与共鸣的关系及成因。通过这一关系剖析,将加深对宋玉作品的内涵及其人格的认识。第八部分为论文的结语:宋玉才华横溢,品格高洁,贴近民众,既是杰出的楚辞作家,又是一代赋圣。宋玉的作品多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样式,不仅花样繁多,且有深邃的内涵。它宛如一座蕴含奇珍异宝的文学宝库,有待我们深入探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屈宋逸步:追随者之独特个性
  • 第一节 屈宋印象合观
  • 第二节 骚人杰作之比较
  • 第三节 辞赋的融通与创作的转型
  • 第二章 命赋之厥初:赋体的开创者和赋圣
  • 第一节 赋体的开创者和赋圣
  • 第二节 艳情:“色”的渲染与“美”的净化
  • 第三节 游戏:“大”与“小”的思辨
  • 第四节 山水:“画家”的视角和点染
  • 第五节 抒愤:不平之鸣与表志模式
  • 第三章 别是一家:宋玉辞赋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写物图貌的多元化题材
  • 第二节 艳耀哀壮的唯美追求
  • 第三节 及声貌而穷文的铺陈方式
  • 第四节 述客主以首引的问对结构
  • 第五节 巧丽多变的语言形式
  • 第六节 寓庄于谐的辩说艺术
  • 第七节 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
  • 第四章 美学建构:宋玉辞赋中的崇高与美
  • 第一节 崇高的定义
  • 第二节 美的因素
  • 第三节 崇高与美的二元建构
  • 第四节 崇高与美的美学效果
  • 第五节 二元建构的继承与延伸
  • 第五章 蔚为大国:论宋玉赋对汉大赋的影响
  • 第一节 赋的发展与兴盛
  • 第二节 汉大赋的艺术特点
  • 第三节 宋玉赋实乃汉大赋之祖模
  • 第六章 师范和共鸣:杜甫与宋玉的承传关系
  • 第一节 杜诗中的宋玉情结
  • 第二节 悲秋乐章的回响
  • 第三节 讽谏的自觉体认与学习
  • 第四节 杜甫与宋玉承传关系的成因透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招魂》作者应是宋玉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此“宋玉”非彼宋玉——宋玉赋中“宋玉”形象的特质与意义担当[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2].宋玉(上、下集)[J]. 电影文学 2016(03)
    • [3].宋玉增作品[J]. 国画家 2015(06)
    • [4].宋玉作品欣赏[J].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9(06)
    • [5].宋玉萍作品[J]. 诗潮 2017(11)
    • [6].宋玉磊作品[J]. 大观(东京文学) 2015(09)
    • [7].“宋玉居犹在、宜城酒正清”——程本兴先生主编《宋玉与宜城》读后[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07)
    • [8].汉代载录宋玉其人其文的文献考察[J]. 铜仁学院学报 2017(11)
    • [9].临澧宋玉传说的文化意蕴管窥[J]. 云梦学刊 2017(03)
    • [10].宋玉的名誉危机公关法[J]. 公关世界 2015(02)
    • [11].高唐神女传说和宋玉作品辨伪[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7)
    • [12].宋玉的反击:雄辩还是诡辩[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上半月) 2016(01)
    • [13].宋玉的审美理想与艺术创造[J]. 中国诗歌研究 2012(00)
    • [14].21世纪以来宋玉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文艺评论 2013(04)
    • [15].乾隆御制涉宋玉诗及其对清代宋玉批评的影响[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 [16].文与道争鸣中宋代之文学宋玉批评与理学宋玉批评[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7].当下宋玉研究之我见[J]. 职大学报 2011(01)
    • [18].明末宋玉资料的辑佚、整理、编辑与其对文学宋玉的传播[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03)
    • [19].清代涉宋玉考据与宋玉传播[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0].清代宋玉作品的摘引、著录、结集与传播[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04)
    • [21].宋玉鸣:俯仰之际 心向高远[J]. 经济 2009(10)
    • [22].关于宋玉的文学史地位与宋玉研究的现实意义[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 [23].论宋玉赋中的诗与文[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24].《宋玉研究资料类编》[J]. 博览群书 2015(06)
    • [25].人微事隐 巧辩雌雄——试析宋玉《风赋》的深层内涵[J]. 对联 2020(01)
    • [26].虚构与误读——元代戏曲中对宋玉形象的塑造[J]. 作家天地 2019(04)
    • [27].我的男神叫宋玉[J]. 意林 2016(05)
    • [28].误读与虚构:元代戏曲对宋玉形象的塑造[J]. 小说评论 2012(S2)
    • [29].2010年襄樊宋玉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J].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1)
    • [30].宋玉寿作品欣赏[J]. 青海社会科学 2009(05)

    标签:;  ;  ;  ;  

    宋玉文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