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黄酮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蜂胶黄酮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论文摘要

引言既往研究表明蜂胶黄酮具有确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其作用机制也有较为详细的研究,但仍不明确。已知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抑制作用,蜂胶黄酮是否通过影响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和/或功能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实验动物模型探讨蜂胶黄酮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目的1.探讨验证蜂胶黄酮与血脂、NO、NOS、ET、VEGF等指标的关系;2.进一步验证蜂胶黄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3.明确蜂胶黄酮是否通过影响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和/或功能,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提取蜂胶黄酮,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蜂胶总黄酮,分光光度计法鉴定蜂胶黄酮纯度。利用7-8周龄雄性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1.高脂组(HL组):高脂饲料饲养;2.正常对照组(NC组):普通饲料饲养;3.高脂+蜂胶黄酮组(HP):高脂饲料饲养并且给予蜂胶黄酮300mg.kg-1.d-1;4.蜂胶黄酮组(PF组):普通饲料饲养并给予蜂胶黄酮300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14周,内眦静脉取血,离心获得血清,然后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中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血清内皮素(E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取小鼠整条动脉,进行油红O染色分析整条主动脉AS斑块面积占整条主动脉面积的比例;取小鼠脾脏研磨、过滤获得脾细胞后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培养24小时后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从小鼠脾脏细胞提取mRNA以RT-PCR法检测Foxp3mRNA表达。结果(1)血液TG浓度HL组、HP组、NC组和PF组依次降低,分别是:HL组16.04±1.41mmol/L,HP组13.97±1.34mmol/L、NC组10.00±1.51mmol/L,PF组6.92±1.04mmol/L。方差分析表明HL组、HP组、NC组TG浓度显著高于P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样,血液LDL浓度HL组、HP组、NC组和PF组亦逐渐降低,,分别是:HL组11.05±1.81mmol/L,HP组8.82±0.91mmol/L,NC组7.38±1.04mmol/L,PF组6.16±0.96mmol/L。方差分析表明HL组、HP组、NC组LDL浓度显著高于P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F组、NC组、HP组、HL组血清NO浓度依次降低,分别为87.40±6.56umol/L、80.38±6.75umol/L、80.18±7.13umol/L、71.6±6.13umol/L。方差分析表明HL组、HP组、NC组TG浓度显著低于P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PF组血清TNOS浓度(20.14±5.99U/mL)显著低于HL组(45.48±7.38U/mL)、HP组(40.32±5.91U/mL)、NC组(36.70±5.70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F组血清iNOS浓度(15.06±3.34U/mL)显著低于HL组(39.11±5.25)、HP组(34.49±2.80U/mL)和NC组(31.66±2.73U/mL),方差分析表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L组血清TNOS、iNOS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与NC组间血清TNOS、iN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方差分析表明,PF组血清ET浓度显著低于HL组(57.04±6.20ng/Lvs82.19±6.85ng/L),NC组(73.42±6.21ng/L)和HP组(78.42±5.8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和NC组血清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C组低于H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PF组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整条动脉面积显著低于HL组(0.20±0.06ratiovs0.44±0.05ratio),也显著低于PF组(0.38±0.06ratio)和NC组(0.35±0.07rati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和N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和NC组动脉粥样硬化面积/整条动脉面积显著低于H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PF组血清VEGF浓度显著低于HL组(78.90±13.13ng/Lvs155.62±23.96ng/L),也显著低于NC组(123.28±16.83ng/L)和HP组(135.85±15.65ng/L),方差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组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和NC组血清E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方差分析表明,PF组的CD4+CD25+Foxp3+Treg比例(5.55±0.77%)显著高于HL组(2.79±0.67%)也高于HP组(4.31±0.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组和NC组(5.49±0.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方差分析表明PF组Foxp3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L组(1.50±0.66copies/ulvs0.77±0.37copies/ul)也高于HP组(1.38±0.23copies/ul)和NC组(1.43±0.13copies/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与N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HL组Foxp3mRNA表达水平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蜂胶黄酮可以降低ApoE-/-小鼠血清TG、TC、LDL、VLDL浓度;升高小鼠血清NO浓度,降低血清iNOS和ET浓度;②蜂胶黄酮可以抑制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展,降低血清中VEGF的水平;③蜂胶黄酮能够提高ApoE-/-小鼠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和Foxp3mRNA表达水平,提示蜂胶黄酮通过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CD25、白细胞介素2与登革热相关性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09)
    • [2].CD2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17)
    • [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CD25表达的相关性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14)
    • [4].抗人CD25嵌合抗体的稳定表达及鉴定[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2(12)
    • [5].抗人CD25嵌合抗体基因的构建及其瞬时表达研究[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07)
    • [6].CD25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8(06)
    • [7].抗CD25单抗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疗效分析[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07)
    • [8].抗CD25单克隆抗体治疗耐激素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疗效分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09(01)
    • [9].肝癌患者外周血CD25及其mRNA表达[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15)
    • [10].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激素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06)
    • [11].国产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肾移植免疫诱导中的应用研究[J]. 器官移植 2013(05)
    • [12].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半胱氨酰白三烯、白细胞介素-6、外周血CD25水平及意义[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25)
    • [13].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研究[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1(02)
    • [14].重组抗人CD25嵌合单克隆抗体的表达及纯化[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11)
    • [15].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与CD25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05)
    • [16].CD25表达与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关系[J]. 实用癌症杂志 2018(04)
    • [17].单剂CD25单克隆抗体联合小剂量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在肾移植中的应用[J].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2(01)
    • [18].反复流产妇女外周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T细胞CD4~+CD25~+表达特点[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9(12)
    • [19].苯所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动态变化[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04)
    • [20].淋巴细胞亚群及CD4~+ CD25~+ T细胞与反复流产的关系[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24)
    • [21].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细胞因子在甲亢性肝损害发生中的作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19)
    • [22].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2)
    • [23].局部湿热联合微波消融对乳腺癌荷瘤小鼠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和功能的影响[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09)
    • [24].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及药物干预[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3(09)
    • [25].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20)
    • [26].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3(03)
    • [27].消化道肿瘤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02)
    • [28].CD4~+CD25~+调节T细胞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研究进展[J]. 中国医疗前沿 2011(05)
    • [29].CD4~+CD25~+T淋巴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意义[J]. 江苏医药 2011(10)
    • [30].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下降[J]. 肝脏 2010(01)

    标签:;  ;  ;  ;  

    蜂胶黄酮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