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子诗歌中的西方资源及其意义

论海子诗歌中的西方资源及其意义

论文摘要

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诗人。本文主要探究海子诗歌中的西方资源,以及这些西方资源对海子诗歌主题、意象内涵与艺术风格的决定意义。本文以海子诗歌深味荒凉、体验虚无、史诗超越的思想历程为线索,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海子受到梭罗、叶赛宁等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形成了发现自我、拷问苦难的存在意识。第二部分论述在存在主义诗与言观点的影响下,海子把握了体验虚无的诗歌本质,并学习荷尔德林道说本质的语言与西方后印象画派注重体积的画风,形成“从景色进入元素”的诗歌语言观,创作出具神性意味的独特语言。第三部分论述海子在史诗中尝试超越及超越失败的原因。海子选择西方的超越方式,以史诗为载体实现超越理想。海子吸收黑格尔、但丁、歌德的史诗经验,确立史诗是一次个体与原始力量相融合的诗歌行动,并在形式上模仿《浮士德》的诗歌节奏,借鉴了《圣经》的文体构成,形成统一和谐的史诗结构。海子超越失败的原因,一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史诗精神的先天性缺失所导致,二是由于海子诗歌中东西方精神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决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在大地中深味荒凉
  • (一) 不一样的乡愁
  • (二) 西方浪漫主义诗人对海子存在意识的启发
  • 1. 梭罗的引导:在自然中重铸自我
  • 2. 叶赛宁的经验:在大地上拷问存在
  • (三) 存在意识对海子诗歌的意义:优美的抒情转向
  • 二、体验虚无
  • (一) "在这贫困的时代,诗人何为"
  • (二) 体验式语言:从景色进入元素
  • 1. 荷尔德林的启示:倾听万物道说的神性语言
  • 2. 后印象派画家的启示
  • 3. 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当代诗坛的贡献
  • 三、史诗的超越之路
  • (一) 东西方不同的超越方式及海子的选择
  • 1. 东西方不同的超越方式
  • 2. 海子的选择:从"水"到"火"的转变
  • (二) 在史诗中试图超越
  • 1. 史诗尝试:成为诗歌"王"的努力
  • 2. 在形式上对西方史诗的借鉴
  • (三) 超越失败的原因分析
  • 1. 史诗精神的先天性缺乏
  • 2. 东方精神与西方精神不可调和的失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论海子诗歌中的西方资源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