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题目: 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数量经济学

作者: 马世兵

导师: 张屹山

关键词: 证券经纪,创新,风险管理

文献来源: 吉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证券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基础业务和营销前端。证券市场环境变化迫使证券公司探索经纪业务新的模式。系统研究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创新对理论研究和证券行业经营实践都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是:1)我国证券市场外部环境变化是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催化剂。居民理财意识增加、机构客户壮大、浮动佣金制、混业经营趋势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最突出。2)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路径可以从客户、渠道、产品、促销和定价角度分析。3)必须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再造,以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效果,主要包括设置统一的营销主体、实现公司业务创新从“研究推动”到“需求拉动+研究推动”、平衡地区差异化和公司统一性、设计证券经纪人制度方案。4)定价从佣金模式演变为费用模式是必然的。从目前的模式过渡到费用模式将促进证券市场的活跃;可采取“分离定价+捆绑销售”的过渡形式逐步实现定价模式的转变。5)可根据A 股开户数和保费收入对省份的投资潜力评估;在本文研究的26 个城市中,提出值得进一步拓展各类渠道的城市。6)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应纳入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风险评估措施和多级多因素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体系。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研究的历史脉络

1.2 关于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文献综述

1.2.1 着重于经纪业务地区和客户差异化

1.2.2 着重于经纪业务产品创新

1.3 关于证券经纪业务定价的文献综述

1.3.1 国外的研究情况

1.3.2 国内的研究情况

1.4 关于证券经纪业务组织结构创新的文献综述

1.4.1 着重于证券公司营销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

1.4.2 着重于证券经纪人制度

1.5 关于证券经纪业务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1.5.1 着重于我国证券公司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风险监管

1.5.2 着重于证券公司风险国际比较

1.5.3 着重于风险估计、风险预警

第二章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环境分析

2.1 证券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的基础业务

2.1.1 经纪业务收入是证券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2.1.2 经纪业务的经营风险较小

2.1.3 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现金流的重要来源

2.1.4 经纪业务体系是各项业务营销平台和客户服务的前端

2.2 美国证券经纪业务的特点分析

2.2.1 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多元化趋势明显

2.2.2 浮动佣金制催生美国证券经纪业务模式的分化

2.2.3 美国证券经纪业务的客户定位分析

2.2.4 美国证券经纪业务主要产品分析

2.2.5 营业网点、经纪人和外部资源的有序搭配

2.2.6 美国金融环境与我国的差异分析

2.3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环境变化

2.3.1 证券市场主体变化分析

2.3.2 证券市场政策变化分析

2.3.3 技术进步使经纪业务的可移动性和转型成为现实

2.3.4 混业经营的长期背景

2.4 我国证券市场环境变化对证券经纪业务的要求

2.4.1 延伸经纪业务的客户范围和业务内容

2.4.2 注重投入产出效率

2.4.3 对混业经营的长期准备

第三章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路径选择分析

3.1 以客户为核心的证券经纪业务创新

3.1.1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客户细分的趋势、需求和竞争态势

3.1.2 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目标客户的同质化

3.1.3 各细分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

3.1.4 证券经纪业务针对不同市场的策略

3.2 以渠道为核心的证券经纪业务创新

3.2.1 渠道创新的含义与目标

3.2.2 渠道创新的方向

3.2.3 技术推动了经纪业务的可移动性,实现渠道拓展

3.3 以产品为主的证券经纪业务创新

3.3.1 跟随多层次交易市场的创新提供更广泛的服务通道

3.3.2 建立金融产品销售平台

3.3.3 开拓针对新型客户的产品体系

3.3.4 面向全面金融产品的理财增值服务是券商的最大优势

3.4 以促销模式为主体的证券经纪业务创新

3.4.1 证券经纪业务促销的目标和对象分析

3.4.2 公司主导型、经纪人主导型促销方式利弊分析

3.5 证券经纪业务定价策略分析

3.5.1 美国证券经纪业务佣金定价机制发展的启示

3.5.2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定价由佣金模式向费用模式转变

3.5.3 证券经纪业务费用模式的价值链分析

3.5.4 定价策略的核心问题

3.5.5 与营销要素相关的综合定价策略

第四章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组织结构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

4.1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中的两个问题

4.1.1 创新效率和风险的平衡

4.1.2 各分支机构创新统一性和差异化的平衡

4.2 券商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再造的历史和现状

4.2.1 美国证券经营机构业务流程再造的发展趋势

4.2.2 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流程再造的驱动因素和现状

4.2.3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流程再造的理念和原则

4.3 营销部门在经纪业务中的定位分析

4.3.1 我国证券公司营销现状分析

4.3.2 证券公司营销部门设置和职能分析

4.4 经纪业务体系在证券公司中的定位和业务流程分析

4.4.1 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理论

4.4.2 证券公司业务创新从“研究推动”到“需求拉动+研究推动”的转变

4.5 经纪业务体系内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

4.5.1 经纪业务总部的组织结构和定位分析

4.5.2 分支机构的定位和业务流程分析

4.5.3 营销中心和分支机构间集中与授权的平衡

4.5.4 风险管理体系的独立性

4.5.5 集中交易从技术上提供了可行性

4.6 我国证券经纪人制度的环境与现状分析

4.6.1 美国证券经纪人制度及其成功原因分析

4.6.2 我国证券经纪人制度发展的环境分析

4.6.3 我国证券经纪人制度现状分析

4.7 我国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制度设计

4.7.1 经纪人制度的目标客户定位分析

4.7.2 内置经纪人和外挂经纪人的选择分析

4.7.3 经纪人制度的分配机制

4.7.4 培养和保留优秀经纪人的机制

4.7.5 风险管理能力

第五章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定价的实证研究

5.1 我国证券佣金政策和券商经纪业务价格策略演变

5.1.1 我国证券交易佣金政策和市场价格竞争格局演变

5.1.2 我国证券公司目前佣金定价策略分析

5.2 我国现有价格策略与费用模式的比较分析

5.2.1 定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5.2.2 对证券市场交易影响的比较分析

5.2.3 对市场参与者影响的比较分析

5.3 西北证券佣金定价效果的实证研究

5.3.1 模型的构建

5.3.2 实证分析

5.3.3 主要结论和启示

第六章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地域布局分析

6.1 我国经纪业务的需求和渠道分析

6.1.1 证券经纪业务的需求分析

6.1.2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渠道分析

6.2 我国各省市的股票交易开发潜力实证分析

6.2.1 数据收集和模型的确定与估计

6.2.2 根据模型对各省市的股票交易潜力进行评估

6.3 我国中等城市的股票交易及综合理财开发潜力实证分析

6.3.1 我国中等城市的股票交易开发潜力实证分析

6.3.2 关于我国中等城市综合理财需求的实证分析

6.4 本章的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风险及管理

7.1 国外券商的主要风险领域和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创新风险的主要内容

7.1.1 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划分的风险类型

7.1.2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创新所面临风险的主要内容

7.2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的战略风险

7.2.1 经纪业务创新战略选择的风险

7.2.2 经纪业务创新战略执行的风险

7.3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法律和政策风险

7.3.1 现有的法律和政策风险

7.3.2 潜在的法律和政策风险

7.3.3 目前证券经纪业务创新可能遭受的政策监管

7.4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经营风险

7.4.1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内部经营风险

7.4.2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外部经营风险

7.4.3 宏观经济造成的经营风险

7.5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中的操作风险

7.6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原则和组织体系

7.6.1 美国证券经营机构风险管理的理念、原则以及组织体系.

7.6.2 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原则

7.6.3 我国经纪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流程

7.7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措施和评估

7.7.1 战略选择风险的管理措施和评估方法

7.7.2 法律和政策风险的管理措施和评估方法

7.7.3 经营风险的管理措施和评估方法

7.7.4 操作风险的管理措施和评估方法

7.8 证券经纪业务创新风险的多级多因素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体系

7.8.1 第一级风险评价

7.8.2 第二级风险评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项目

论文摘要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6-01-17

参考文献

  • [1].我国商业银行稽核监管与电子化稽核研究[D]. 董才林.华中科技大学2005

标签:;  ;  ;  

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