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南珠养殖区马氏珠母贝养殖容量及环境状况的研究分析

两个南珠养殖区马氏珠母贝养殖容量及环境状况的研究分析

论文摘要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是世界上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珠贝之一,以马氏珠母贝培育的珍珠称为“南珠”,闻名于世。长期以来,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开展了大面积养殖马氏珠母贝,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是近年来,由于某些地方不顾海域的承受能力,盲目追求产量,导致了南珠产量和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研究于2008年11月~2009年9月和2010年3月~12月,分两个年度调查了广东流沙湾和广西营盘南珠养殖区的水质现状,研究养殖水体的初级生产力等环境特征,并利用室内流水系统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马氏珠母贝的滤水率等生理参数,应用Parsons和Takahashi营养动态模型、Tait沿岸能流模型计算两个南珠养殖海区的马氏珠母贝养殖容量,并通过Dame和Prins食物限制指标法对营盘南珠养殖区的养殖容量进行检验。主要结果如下:1、用多因素指标对流沙湾和营盘南珠养殖区内水体的pH、溶解氧、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等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养殖区水体质量均达到了《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qb规定的渔业水质二类标准。流沙湾的叶绿素α的平均含量为2.43 mg/m3,生态效率年平均值为13.0%,初级生产力水平为209.8 mgC/m2-d;营盘南珠养殖区的叶绿素α的平均含量为2.80 mg/m3,生态效率年平均值为13.8%,初级生产力水平为232.8 mgC/m2·d。两个养殖区的叶绿素α含量均偏低,属于贫营养水平,初级生产力为中低水平,可能是马氏珠母贝生长及养殖容量的营养因子限制所致。2、通过室内流水实验测定,马氏珠母贝的滤水率随干组织重量增加而降低,两者呈负幂函数关系,FR’=aWb(0.4143<a<0.4935,-0.527<b<-0.4275,0.8438<R2<0.9792);在标准温度以下时,滤水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于24~25℃达到最大。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也同样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干组织重量增加而降低,变化范围分别为0.646-1.129mmg/(g·h)和0.018~0.034mg/(g·h)。马氏珠母贝鲜组织有机碳含量为6.79%。3、应用营养动态模型和沿岸能流模型计算两个养殖区小贝、中贝、大贝和育珠贝的单位面积养殖容量分别为:流沙湾养殖区为28ind/m2、19ind/m2、12ind/m2、10ind/m2;营盘养殖区为32ind/m2、22ind/m2、14ind/m2,11ind/m2。根据实际生产确定每百亩养殖海域的小贝、中贝、大贝和育珠贝优化养殖容量分别为:流沙湾养殖区200~215×104ind,130~145×104ind,80~100×104ind,70~80×104ind;营盘养殖区220-235×104ind,160~180×104ind,93~110×104ind,80~90×104ind。4、建议未来南珠产业的发展应根据政府的政策法规,实施二元化发展战略;统一合理规划养殖区、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采用新的管理和养殖方式,例如与经济鱼类、藻类协调搭配养殖,实现优势互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马氏珠母贝在流沙湾和营盘南珠养殖区的养殖容量,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重改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马氏珠母贝的生物学特性
  • 1.2 马氏珠母贝和南珠的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
  • 1.2.1 南珠的研究进展
  • 1.2.2 马氏珠母贝的食用、药用价值研究开发
  • 1.2.3 南珠产业的发展现状
  • 1.3 滤食性贝类养殖容量的研究进展
  • 1.3.1 养殖容量的概念
  • 1.3.2 贝类养殖容量的研究方法
  • 1.3.3 我国贝类养殖容量的研究现状
  • 1.4 养殖容量研究对南珠产业发展的意义
  • 1.5 本文中研究养殖容量的主要方法
  • 第二章 两个南珠养殖区的现场调查
  • 2.1 两个南珠养殖区的水文环境特征
  • 2.1.1 流沙湾南珠养殖区的水文特征及发展概况
  • 2.1.2 营盘南珠养殖区的水文特征及发展概况
  • 2.2 本文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2.3 对两个南珠养殖区的现场调查
  • 2.3.1 现场调查内容
  • 2.3.2 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的调查
  • 2.3.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 2.3.4 养殖现状调查
  • 2.3.5 分析与讨论
  • 第三章 马氏珠母贝养殖容量有关参数的测定
  • 3.1 马氏珠母贝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测定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滤水率的测定
  • 3.1.3 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测定
  • 3.1.4 讨论
  • 3.2 马氏珠母贝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和鲜组织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 3.2.1 马氏珠母贝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
  • 3.2.2 马氏珠母贝鲜组织有机碳含量
  • 3.3 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
  • 3.3.1 分析测试方法
  • 3.3.2 测定结果
  • 3.4 生态效率
  • 3.4.1 分析测定方法
  • 3.4.2 测定结果
  • 3.5 育珠贝鲜组织含量测定
  • 第四章 马氏珠母贝养殖容量计算及模型分析
  • 4.1 养殖容量的计算方法
  • 4.1.1 营养动态模型
  • 4.1.2 沿岸海域能流分析模型
  • 4.1.3 贝类食物限制指标法评价开放式海域容量模型
  • 4.2 流沙湾南珠养殖区的马氏珠母贝养殖容量
  • 4.2.1 第一调查年度流沙湾的马氏珠母贝养殖容量
  • 4.2.2 第二调查年度流沙湾马氏珠母贝的养殖容量
  • 4.3 营盘南珠养殖区马氏珠母贝的养殖容量及评价
  • 4.3.1 营养动态模型估算
  • 4.3.2 沿岸能流分析模型估算
  • 4.3.3 不同时期放养密度的估算
  • 4.3.4 贝类食物限制指标评价
  • 4.4 综合其他因素确定的马氏珠母贝优化养殖容量
  • 4.5 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海水贝类养殖业展望
  • 参考文献
  • 说明与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个珍珠养殖海区浮游植物种群特征及其比较[J]. 广西水产科技 2010(02)
    • [2].徐闻大井码头工程对流沙湾潟湖口门冲淤的影响[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3(06)
    • [3].广东流沙湾游泳动物种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J]. 海洋与湖沼 2016(01)
    • [4].流沙湾冬、春季大型海藻的微量元素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0(01)
    • [5].流沙湾表层沉积物中碳、氮、磷的分布特征和污染评价[J]. 南方水产科学 2014(03)
    • [6].广东流沙湾近岸和离岸育珠海区养殖环境的调查[J]. 海洋科学 2014(02)
    • [7].水产养殖对流沙湾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 南方水产科学 2015(02)
    • [8].流沙湾海域潮汐潮流的三维数值模拟和海域环境容量研究[J]. 海洋通报 2013(01)
    • [9].流沙湾海域皮氏叫姑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02)
    • [10].流沙湾水产养殖区浮游动物群落特征[J].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5)
    • [11].流沙湾7种海藻栽培比较及其对栽培海区水质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11(03)
    • [12].广东流沙湾4个测站2个周日潮流观测的准调和分析[J]. 台湾海峡 2010(03)
    • [13].广东流沙湾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状况的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13(05)
    • [14].流沙湾多环芳烃(PAHs)污染特征和来源分析[J]. 环境保护科学 2011(01)

    标签:;  ;  ;  ;  ;  ;  

    两个南珠养殖区马氏珠母贝养殖容量及环境状况的研究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