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 ——以长沙火宫殿火神信仰为例

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 ——以长沙火宫殿火神信仰为例

论文摘要

火神信仰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信仰之一。它源于古老的火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火崇拜也不断演化,崇拜对象由自然物逐渐演变为人格化的火神。有的地方火神信仰的内涵进一步拓展,成为与火有关的行业神信仰。长沙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原因,火神信仰香火十分旺盛。长沙火宫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火宫殿供奉的火神为祝融。清代火神祭祀被纳入国家正祀,民众普遍信奉,加上地方豪绅推动,火神信仰盛极一时。每年举行两次官祭,分别在春季和秋季举行,民祭的举行则不定期。从祭器到礼仪都十分讲究。随着香火的旺盛,火宫殿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庙会。其庙会成为民间文化的集结地,形成了极具湖湘特色的庙会文化:八大名吃美名远播,湘剧、花鼓戏、皮影戏、木偶戏等地方性的民间说唱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剪纸、棕编、面塑、糖画等手工艺品在这里聚集,这些共同构成了其庙会特色。火宫殿的家业也不断壮大,先后由叶德辉、老八董、新八董掌管庙政。作为一个民间信仰实体,火宫殿不仅在精神上起到了民间信仰的慰藉、凝聚功能,而且在物质层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如投资兴建了利泽学堂、创办了乾元宫救火队等,这些举措对社区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火宫殿火神信仰香火旺盛,社会影响广泛而深刻,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得益于明清以来民间信仰国家化和地方化的政治环境、地方豪绅的积极推动和民间信仰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与火神信仰满足了民众的精神需要、具有道德教化功能、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为民间文化提供了舞台等有关。民间信仰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关注大多数民众的精神生活,关注民间信仰,对于社会史研究很有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经济学、美学考察
  • 1.2.2 历史学考察
  • 1.2.3 民俗学考察
  • 1.3 理论和方法
  • 1.3.1 社会史
  • 1.3.2 民俗学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庙会民俗
  • 2.1 祭祀民俗
  • 2.1.1 火崇拜简述
  • 2.1.2 火宫殿祭祀民俗
  • 2.2 饮食民俗
  • 2.2.1 饮食地域性
  • 2.2.2 八大名吃
  • 2.3 民间艺术
  • 2.3.1 民间说唱艺术
  • 2.3.2 民间手工艺术
  • 第3章 火宫殿庙政
  • 3.1 早期庙政
  • 3.2 叶德辉专擅时期庙政
  • 3.3 叶德辉之后的庙政
  • 3.4 救火救灾事宜
  • 第4章 火宫殿火神信仰与明清以来的湖南社会
  • 4.1 火宫殿火神信仰发展的社会条件
  • 4.2 火宫殿火神信仰发展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信仰·信念·信心[J]. 淮海文汇 2019(02)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民间信仰的功能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33)
    • [3].神灵后裔的身世传说与信仰发生期的动力机制[J]. 民族艺术 2020(01)
    • [4].信仰的味道[J]. 曲艺 2020(01)
    • [5].论共产党员树立崇高信仰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实现途径[J]. 区域治理 2019(40)
    • [6].爱是信仰[J]. 音乐创作 2019(11)
    • [7].儒教对关公信仰及日本神道影响之研究[J]. 戏剧之家 2020(05)
    • [8].积极稳妥做好新形势下民间信仰工作 全国民间信仰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摘编[J]. 中国宗教 2020(01)
    • [9].邯郸地方城隍信仰及其民俗文化探究[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 [10].羌族民间信仰的乡村治理价值研究[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1].2020年9月 价值企业4.0 信仰的力量[J]. 商学院 2020(01)
    • [12].价值企业4.0 信仰的力量[J]. 商学院 2020(Z1)
    • [13].邵维聪作品[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4)
    • [14].淄博地区民间医神信仰考察[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5].客家农业信仰的嬗变——探究江西瑞金的“样禾苗神”仪式[J]. 寻根 2020(02)
    • [16].昆仑神话视域下泾河流域民间信仰的“边界-空间”模式研究[J]. 文化遗产 2020(02)
    • [17].近现代温州的疫灾与民间信仰[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8].《信仰》[J]. 中国民族博览 2020(12)
    • [19].客家农业信仰的嬗变机制——以畲族安治村和客家希平村的“样禾苗神”仪式为例[J]. 嘉应学院学报 2020(02)
    • [20].信仰是可以怀疑的吗?[J]. 天风 2020(07)
    • [21].生命历程视野下的乡村民间信仰行为改变研究[J]. 武夷学院学报 2020(05)
    • [22].乡土社会治理视域下的青海民间信仰[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23].法治信仰培育的两种模式及其关系[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4].《信仰》背后的信仰[J]. 人民司法 2020(06)
    • [25].闽台民间信仰的形成、演进、特征研究[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2)
    • [26].如磐的信仰 永恒的初心[J]. 青海党的生活 2020(08)
    • [27].信仰——神学人类学的理解[J]. 中国天主教 2020(04)
    • [28].理性、道德与情感:民间信仰实践的礼物逻辑[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05)
    • [29].从青年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基于政治信仰及其熔铸的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 2020(10)
    • [30].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J]. 新西藏(汉文版) 2020(09)

    标签:;  ;  ;  ;  ;  

    明清以来的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 ——以长沙火宫殿火神信仰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