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鞭样损伤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

挥鞭样损伤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

论文题目: 挥鞭样损伤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

作者: 陈强

导师: 侯铁胜,杨国标

关键词: 挥鞭伤,模型,生物力学,尸体,有限元,颈椎

文献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对挥鞭伤的生物力学特征和手术治疗颈髓挥鞭伤的疗效进行研究。 材料和方法:利用新鲜人尸体颈椎标本制成挥鞭伤尸体模型和依据正常志愿者颈椎CT扫描图像建立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并探讨手术治疗伴有颈椎间盘突出的挥鞭样损伤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发生挥鞭伤时最早的损伤发生在C5-C6节段,当加速度是5g时,此时模型C5-C6和C4-C5节段水平的中立区后伸均超过了30%,而此时ROM也有相应的增加;本研究建立的全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实验结果与以往实验模型结果基本相符。颈髓挥鞭伤病人以交通伤为主,颈椎间盘突出发生在C5-C6节段和C4-C5节段者最多,突出的椎间盘类型以中央型突出者居多,手术有效率为94.5%。 结论:成功的建立了新的挥鞭伤尸体生物力学模型和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前路手术治疗颈髓挥鞭样损伤效果较好。

论文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挥鞭样损伤的尸体生物力学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全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髓挥鞭样损伤的前路手术治疗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综述二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脊柱动态固定的剪切特性与载荷分享的生物力学研究[D]. 周若舟.南方医科大学2017
  • [2].足三维有限元建模第一跖列与(?)外翻关系的临床与生物力学研究[D]. 王旭.复旦大学2005
  • [3].基于MRI膝关节半月板的临床及其生物力学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 黄加张.复旦大学2005
  • [4].椎间隙与腰椎负荷分布的关系及椎间盘置换对椎间隙高度的影响[D]. 林飞跃.中南大学2003
  • [5].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D]. 张美珍.北京体育大学2012
  • [6].前交叉韧带分束及其断裂对股骨内髁影响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研究[D]. 黄跃平.中南大学2009
  • [7].肩锁关节脱位的基础与临床相关研究[D]. 皇甫小桥.苏州大学2016
  • [8].后部不同结构切除及固定对胸椎稳定性的影响[D]. 何斌.重庆医科大学2013
  • [9].前路枕颈内固定术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D]. 季伟.南方医科大学2016
  • [10].腰椎骨折椎弓根固定的有限元分析与临床研究[D]. 李鹏飞.武汉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挥鞭样损伤相关疾患经筋辨证探索与中医症、证分布特点研究[D]. YEMENG CHEN(陈业孟).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 [2].颈椎前路椎体撑开椎管扩大的实验与三维有限元研究[D]. 程黎明.第二军医大学2000
  • [3].有限单元法在骨科生物力学中的应用[D]. 张美超.第一军医大学2002
  • [4].枕寰枢后路不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D]. 蔡斌.第二军医大学2004
  • [5].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D]. 陈语.第二军医大学2004
  • [6].脊柱颈胸段的解剖学、影像学、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 滕红林.第二军医大学2004
  • [7].颈椎后凸畸形的有限元模拟[D]. 桂斌捷.第二军医大学2004
  • [8].颈椎生理弧度重建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 徐建伟.第二军医大学2004
  • [9].一个退变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应用[D]. 林冬.四川大学2007
  • [10].椎板切除及小关节切除对颈椎节间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D]. 卢畅.中南大学2008

标签:;  ;  ;  ;  ;  ;  

挥鞭样损伤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