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陈尚钊

(国网建湖县供电公司224700)

摘要: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部分,能有效减少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或者是扰动的频率,保证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是能识别供电故障与处理故障的重要系统,由此务必要保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本文就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可靠性

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继电保护设备在电网的不断地发展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继电保护设备在保护电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上都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电网能够在大负荷的情况下保持运行速度,不断提升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成为现今较热的话题,而如何对其进行应用,成为电力企业应深思的问题。

1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的概述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技术手段,用于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电力系统提供一个可靠性的评价,其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故障,迅速采取措施解决,从而防止事故进一步恶化,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系统主要由几套互相单独连接的设备组成,检查电力系统中运行的每一个电力设备,让电力系统更加安全和可靠。分析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主要通过以下几点:首先是成功率,代表着继电保护装置在一定条件下检测设备成功的概率,是评价可靠性的关键指标;其次是有效度,反应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的综合指标;其三是平均寿命,对于可以修复的装置而言,是两次故障的平均值,对于彻底损坏的设备是设备失效前的工作时间。

2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可靠性意义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如果出现了短路或者过载现象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会发生动作,及时对电源进行切断,防止由于过电压或者过电流损害到电力设备。由于受到运行环境的影响,设备的工作时间较长后便会出现设备老化问题,再加上电磁干扰等外部原因的影响,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便会暴露出很多质量问题,常见的故障问题包括不动作或者误动作等。如果出现不动作就有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由于过电压或者过电流而出现不可逆损坏,为电力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如果出现误动作就有可能使得电力设备突然断电,必然会对电力用户的正常生产或者管理造成不良影响。自动化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其可以实现电能质量的自动检测,比如电压、电流以及频率等,同时还可以及时反馈线路的运行温度并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有效控制。利用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就能够进行远程监测以及控制。该装备构成复杂、功能较多,设备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很有可能导致设备出现运行故障,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负面影响。

3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基本要求

3.1继电保护选择性

一旦电力系统在运行中某部位发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是将故障部位最近的断路器切断,而不影响其他设备和线路的正常运行,这就是继电保护的选择性要求。

3.2继电保护灵敏性

继电保护的灵敏性就是要求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准确做出判断是否要启动保护动作,如果属于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则不能够出现拒动故障,如果不属于其保护范围,则不能出现误动故障,通常需要使用灵敏系统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灵敏性测试。

3.3继电保护速动性

继电保护的速动性要求就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对继电保护装置做出判断并启动保护动作的速度性要求,要求如果故障属于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则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动作,避免故障扩大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4继电保护可靠性

继电保护的可靠性要求就是对继电保护装置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的总和,要求其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将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切断,将故障对电力系统的损害降到最低,要做到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就要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设计、制造和元器件的可靠性、整定计算和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准确性等。

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影响因素

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电压和电流的互感器由于实际的工作中造成线路连接困难和触地严重以及未接地的情况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在实际的操做中,由于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限制,在使用中存在技术不足和制作偏差也会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造成重大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也是可以控制的重要因素。

5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的提高措施

5.1优化设计、维护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

在进行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硬件冗余设计过程中,应采用并联、多数表计、备用切换等方式将装置的可用性及拒动率提高,全方面的显示设备误动率,在进行冗余硬件的设计过程中应立足于全方面的继电保护系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最合适的冗余方式,节省设计成本,减少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此外,在设备运行使用过程中还应加强维护设备,提高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首先针对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实施定期检查及维修,针对设备原件标志、按钮及动作等进行检查,针对设备的配线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脱落、打结现象应及时进行故障排除,针对出现的故障进行总结分析,采用预防性的手段及措施进行解决,将故障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5.2提高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全面了解设备的设定值、初始状态等情况后,由于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结构及运行较为复杂,其初始设定情况对于后续的运行操作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原始数据的设定情况是评价装置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设备投运前应对相关初始数据进行全面了解,针对技术资料、设计图纸、数据信息、装置的运行情况等进行统计及分析,将其作为参考对运行的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定期检查及排除设备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检修工作的科学性及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注意自动化装置技术的更新与改造,不断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选择两套不同的自动化装置,在相同原理下对线路及母线进行保护,减少事故的发生。采用全数字化保护系统进行保护,使用装置检测器对装置运行的可靠性进行检查,用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及红外线成像技术等实施设备的日常监测及保护。

5.3提高维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

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责任意识对于提升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提升维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技能水平及应对能力等首先应对维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让维护人员熟悉掌握维修相关技术,清楚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实施责任制,从根本上提高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维修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电力系统容量及其相关规模的日益拓宽,继电保护及其相关自动化装置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对继电保护装饰的稳定性能带来直接的影响。在能够预知的情况下,为了将继电保护装置稳定性加以提升,并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关单位需要加大人员素养培训的力度,从而将设备的稳定性加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蒋易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3(A34):145.

[2]刘开来.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12):219.

[3]李宝鹏,窦峰川.刍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J].中国电子商务,2014(19):223.

标签:;  ;  ;  

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