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单克隆抗体的CHO细胞无蛋白培养基的开发与优化

表达单克隆抗体的CHO细胞无蛋白培养基的开发与优化

论文摘要

单克隆抗体应用于医学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然而由于动物细胞表达效率和规模的限制,目前其产能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动物细胞培养基的开发与优化是动物细胞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无血清培养基中通常含有潜在污染源的动物源蛋白,加之商业无蛋白培养基成本高、成分复杂且保密,不利于后续培养过程的开发和优化。因此,开发能支持细胞高密度生长和产物高浓度表达的无蛋白培养基,以满足抗体生产过程中的低成本和高产能的诉求,是抗体成功迈向产业化进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也是本文研究工作的核心所在。本文以表达单克隆抗体的CHO细胞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无血清培养基SF的基础上,开发了能够支持细胞生长和稳定传代的无蛋白培养基PF1,摇瓶批培养达到最高细胞密度与最高抗体浓度分别为35.0×105cells/mL和160 mg/L,与SF培养基相比分别提高了21%和36%。之后,进一步研究了主要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和葡萄糖对CHO细胞生长、代谢与抗体合成的影响。实验发现,对培养过程中一些消耗较多的氨基酸进行补充,虽然不能显著提高细胞密度,但却促进了培养后期细胞活性维持,使抗体产量提高了25%;而维生素能有效促进细胞生长并延长培养时间,3组维生素的添加分别使最终抗体浓度提高了22%、53%和24%;此外,葡萄糖作为重要的碳源和能源物质,其浓度过低或过高时均会抑制细胞生长,不利于抗体合成。通过维持葡萄糖在适当浓度(5-30mmol/L),能有效促进细胞生长并延长培养时间,其批培养的抗体产量相比低糖与高糖浓度时分别提高了126%与67%。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通过合理调整基础无蛋白培养基PF1中各营养物质的浓度配比,形成了优化的无蛋白培养基PF-Opt。细胞在该培养基中的最高密度与抗体产量分别达到52.6×105cells/mL和274 mg/L,其最高细胞密度是商业培养基HyQ SFM4CHO与Ex-cel1302的1.3和1.9倍,抗体产量则是二者的1.1和2.3倍。通过本文的工作,成功开发并优化了表达单克隆抗体的CHO细胞无蛋白培养基,为单克隆抗体的高效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并为其后续过程开发和优化提供了参考,同时对其它动物细胞无蛋白培养基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动物细胞培养生产抗体类药物概述
  • 1.1.1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
  • 1.1.2 抗体类药物概述
  • 1.1.3 动物细胞培养生产抗体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 1.2 无蛋白培养基
  • 1.2.1 细胞培养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 1.2.2 无蛋白培养基的开发
  • 1.2.3 无蛋白培养基的研究进展
  • 1.2.4 动物细胞无蛋白培养存在的问题
  • 1.3 CHO细胞培养生产单克隆抗体简介
  • 1.4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无蛋白培养基的开发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细胞株与培养基
  • 2.2.2 细胞培养
  • 2.2.3 分析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HO细胞在自制无血清培养基中的生长与抗体合成
  • 2.3.2 无血清低蛋白培养基的开发
  • 2.3.3 无蛋白培养基的开发
  • 2.3.4 CHO细胞在几种培养基中生长代谢及抗体合成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3章 CHO细胞在无蛋白培养基中的生长、代谢与抗体合成特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细胞株与培养基
  • 3.2.2 细胞培养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HO细胞在无蛋白培养基中的生长、代谢及产物表达
  • 3.3.2 氨基酸和维生素对CHO细胞生长、代谢以及抗体合成的影响
  • 3.3.3 葡萄糖对CHO细胞生长、代谢与抗体合成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无蛋白培养基的优化以及不同培养基特性的比较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细胞株与培养基
  • 4.2.2 细胞培养
  • 4.2.3 分析方法
  • 4.2.4 培养基的设计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HO细胞在优化的无蛋白培养基中的生长、代谢和抗体合成
  • 4.3.2 CHO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培养参数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缩短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生产时间[J]. 化工管理 2020(15)
    • [2].植物组培试验中“培养基不匀”问题分析与对策[J]. 实验室科学 2020(03)
    • [3].提高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的相关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05)
    • [4].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在两种培养基中增殖能力的比较[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7(02)
    • [5].提高微生物检验培养基质量的相关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1)
    • [6].小型培养基制备与分装装置的研制[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06)
    • [7].全封闭一次性小培养基的研制及其在丝状真菌小培养中的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 2017(10)
    • [8].培养基灭菌方式对细菌分离效率的影响[J]. 生物资源 2020(05)
    • [9].两种培养基在健康人群中沙门菌检测的比较[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31)
    • [10].接触皿培养基的制备及质量验证[J]. 现代食品 2016(07)
    • [11].两株少孢节丛孢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形态学差异及生长特性[J]. 动物医学进展 2016(08)
    • [12].植物组织培养寻求最佳培养基的方法研究[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2)
    • [13].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1(06)
    • [14].培养基对枯草芽孢杆菌产抗酵母活性物质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4(01)
    • [15].假单胞菌增殖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7)
    • [16].分离传统酸马奶中乳酸菌的最适培养基的筛选[J]. 中国乳品工业 2014(08)
    • [17].检测耐热大肠菌群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 福建分析测试 2012(04)
    • [18].乳酸菌发酵酸菜及廉价培养基的筛选[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9)
    • [19].质量控制在培养基制备方面的应用[J]. 口岸卫生控制 2011(05)
    • [20].高盐培养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NOS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6)
    • [21].浅谈微生物检测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01)
    • [22].利用餐厨垃圾配制蚯蚓培养基的初步研究[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1(01)
    • [23].3种农产品培养基对果蝇培养性能的初步比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03)
    • [24].重组大肠杆菌利用不同培养基发酵产琥珀酸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6)
    • [25].不同配方培养基对果蝇生长和繁殖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12(03)
    • [26].玉米小斑病菌复壮培养基的筛选[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12)
    • [27].靓丽乳菇一、二级种培养基碳源氮源筛选[J]. 种子 2020(10)
    • [28].保加利亚乳杆菌增殖培养基的优化研究[J]. 农产品加工 2016(09)
    • [29].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方法探讨[J]. 山东化工 2015(08)
    • [30].七种培养基对黄曲霉分离效果的比较[J]. 核农学报 2013(02)

    标签:;  ;  ;  

    表达单克隆抗体的CHO细胞无蛋白培养基的开发与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