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技术推动与金融形态

手机银行、技术推动与金融形态

论文摘要

金融业是信息密集的行业,不仅其经营对象可实现信息化,而且金融活动对信息通信技术(ICT)也有很强的依赖性。金融业的发展与信息通信技术紧密相连,信息通信技术不仅能够引起金融创新,产生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而且能够颠覆现有的金融模式。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金融业的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与金融逐渐融为一体,可以说,没有信息通信技术,就没有现代金融业。纵观最近几十年的金融创新,无不与信息通信技术有关,信息通信技术对于金融业的作用举足轻重,手机银行的诞生就是很好的例证。移动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目前主要表现为以银行为主导和以移动运营商等非银行机构为主导的手机银行。自20世纪90年代末手机银行诞生以来,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目前手机银行的典型模式在非洲国家,主要由移动运营商主导。在未来,每一个人手中都有一部手机等移动终端,资金供求匹配直接通过手机银行进行,不需要银行券商等金融中介,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将会对现有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有鉴于此,作者通过手机银行来研究信息通信技术对金融形态的影响。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从历史视角来论述信息通信技术对于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引出手机银行。第七章主要综述了手机银行的理论和实践,使我们对手机银行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论文第二、三、四、五章主要围绕手机银行与金融形态来展开,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各章节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为了能更好地说明信息通信技术对金融形态变革的重要性,我们梳理了历史上与技术相关的金融创新,发现自金融业引入信息通信技术以来,从业务辅助到金融业再造,信息通信技术不仅能够引致新的交易工具和交易方式,促使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变革,同时也有可能颠覆现有的金融模式。直至今日,金融业已经与信息通信技术水乳交融,可以说,没有信息通信技术,就没有现代金融业,信息通信技术对于金融形态变革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第二章,信息通信技术(ICT)与金融的结合拓展了交易边界,提高了金融包容性水平。而在现实条件下,ICT与金融的结合点主要体现为手机银行以及运用电脑终端进行的P2P融资模式。本文实证分析表明,过去20年间,ICT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互联网上网人数、移动电话指标都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移动电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互联网上网人数。但固定电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有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ICT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扩大交易边界,提高金融包容性水平来实现的。第三章,手机普及率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或自助设备,加之移动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引致了无网点银行服务的出现(即虚拟银行),使得手机银行拓展了交易边界。通过引入代理商,非洲国家已经成功运用手机银行来弥补金融空白,很好地解决了金融包容的问题。而手机银行在提高金融包容性水平时关键在于定价,考虑到金融包容和手机银行网络规模效应,其定价不宜太高,考虑到风险补偿,其定价也不宜太低。此外,手机银行作为一种金融创新,蕴含一定风险,需要监管部门进行合理监管。第四章,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剖析,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是信息不充分。目前化解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是推广手机银行,利用手机银行进行信息处理,手机银行不仅交易成本低,而且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现阶段可以通过手机银行来增加农户的信用记录,在未来,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等工具来充分揭示和传播信息。进一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推广手机银行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只要“政治决策”即可实现。最后,为了尽快破解我国农村金融信息难题,我们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五章,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和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手机银行的支付功能逐渐得以体现(即移动支付),移动支付有可能取代现金和信用卡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从而引起支付形态的变革。移动支付是电子货币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电子货币是移动支付存在的基础,二者具有网络规模效应,而预期在移动支付和电子货币网络规模效应中起着关键作用,随着移动支付和电子货币网络规模效应的凸显,移动支付的低交易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减少了人们对现金货币的需求,改变了货币需求的形式。同时,中央银行和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并行发行货币,将会冲击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形式的改变和电子货币的私人供给,将会使得货币控制的有效性大大降低,这时需要中央银行发明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这一冲击。第六章,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活动,尤其是通过手机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来从事有关金融活动,时刻面临金融风险,这里主要指信息科技风险。我们在借鉴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和监管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手机银行业务所面临的信息科技风险。由于信息科技风险具有传递性、复杂性、隐蔽性和突发性等特点,导致金融系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而金融系统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利益,一旦金融系统发生崩溃,单凭市场主体的分担和救助已经无法化解,因而需要金融监管机构从外部进行监管。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淡化了实体的金融机构,因此针对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也就不太重要,更多地是行为监管和消费者保护。第七章,20世纪90年代末手机银行诞生以来,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近年来,手机银行在非洲国家更是“风生水起”,如南非的Wizzit、肯尼亚的M-PESA、赞比亚的Clepay等。鉴于此,我们重点梳理了目前比较典型的手机银行实践。并从手机银行自身因素、手机银行与经济增长、手机银行与微观金融、手机银行与金融空白、手机银行与农村金融等方面,归纳、梳理了有关手机银行的文献。通过对手机银行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我们发现手机银行由于交易成本低、方便及时,在弥补金融空白方面优势明显,尤其是广阔的农村地区。论文可能的创新如下:选题新。本论文是第一次通过手机银行来研究信息通信技术对金融形态的影响。已有文献研究信息通信技术对于金融形态的重要性,更多是从信息通信技术的辅助作用这方面来论述,很少从手机银行的视角来研究,更谈不上从手机银行的第三层含义(即金融业的颠覆性变革),来说明信息通信技术对金融形态的影响。背景新。本论文紧紧围绕着手机银行对金融形态的影响这一主旋律来展开。手机银行对金融模式的影响,如无网点金融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模式;手机银行对支付形态的影响,如移动支付;手机银行对信息处理的影响;手机银行对金融监管形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展开。上述内容,都紧紧围绕手机银行与金融形态进行,并以此为基础,展望未来金融发展。观点新。第一次系统定义手机银行,即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来提供金融服务,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传统银行主导下的手机银行,这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延伸,在发达国家比较普遍;二是移动运营商主导下的手机银行,能够更好地满足金融包容的需要,在欠发达地区比较普遍;三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资金供需双方直接完成的融资活动,如P2P融资模式等。同时指出手机银行的第三层含义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创造性地提出运用手机银行来破解我国农村金融信息难题。论文尚有诸多不足之处,表现在:囿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论文计量部分的非稳态回归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论文对手机银行面临的信息科技风险讨论也不够深入,尤其表现在信息科技风险的度量和识别方面。最后,有关手机银行的基本理论是一项系统工程,论文只是大致画了一个轮廓,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化。总之,论文的完成只是一个开始,需要后来者不断添砖加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0. 导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0.1.1 选题的背景
  • 0.1.2 选题的意义
  • 0.2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0.2.1 研究方法
  • 0.2.2 论文结构
  • 0.3 核心概念界定
  • 0.3.1 手机银行
  • 0.3.2 金融包容
  • 0.4 可能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 0.4.1 能的创新
  • 0.4.2 存在的不足
  • 1. ICT、技术推动与金融创新:历史视角
  • 1.1 引言
  • 1.2 ICT与金融创新:历史脉络
  • 1.3 ICT与金融创新:反思现在
  • 1.4 ICT与金融创新:展望未来
  • 1.5 综合性评述
  • 2. 手机银行、交易边界与金融包容
  • 2.1 引言
  • 2.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3 典型事实
  • 2.4 理论模型与分析
  • 2.5 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
  • 2.6 计量结果与分析
  • 2.7 稳健性检验
  • 2.8 结语
  • 3. 手机银行、虚拟银行与金融包容
  • 3.1 引言
  • 3.2 手机银行的演变过程
  • 3.3 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
  • 3.4 手机银行的存在条件
  • 3.5 手机银行的基本模式
  • 3.6 手机银行与金融包容
  • 3.7 手机银行与金融监管
  • 3.8 结语
  • 4. 手机银行、信息处理与农村金融
  • 4.1 引言
  • 4.2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金融空白
  • 4.3 我国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信息问题
  • 4.4 手机银行与信息处理:可行吗?
  • 4.5 手机银行与信息处理:基本机制
  • 4.6 结论和政策建议
  • 5. 手机银行、移动支付与电子货币
  • 5.1 引言
  • 5.2 移动支付、电子货币与货币形态
  • 5.3 移动支付、电子货币与网络效应
  • 5.4 移动支付、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
  • 5.5 移动支付、电子货币与货币需求
  • 5.6 移动支付、电子货币与货币控制
  • 5.7 结语
  • 6. 手机银行、金融风险与监管形态
  • 6.1 引言
  • 6.2 信息科技风险的典型事实
  • 6.3 信息科技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 6.4 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 6.5 信息科技风险的监管与协调
  • 6.6 结论与思考
  • 7. 手机银行发展综述
  • 7.1 引言
  • 7.2 国外重点案例分析
  • 7.3 手机银行研究综述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手机银行、技术推动与金融形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