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研究

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一2008年4月,因直肠指诊(DRE)阳性、经直肠超声(TRUS)检查异常或(和)前列腺特异抗原升高(PSA>4ug/L)的患者首次接受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人54例(平均年龄68. 96岁,从41岁到81岁)。每例患者在穿刺前完成经直肠二维灰阶超声的常规检查、能量多普勒超声(PDU)检查,测量并分析前列腺大小、体积及前列腺实质血流情况。外周带的低回声病灶视为异常,前列腺实质内异常血流聚集区,且血流信号分级大于等于1级视为异常。根据上述超声检查结果选择经直肠不同超声模式靶向引导前列腺穿刺(二维灰阶、能量多普勒及两者联合使用)加6点系统穿刺活检方案或单独行6点系统穿刺活检方案(在前列腺左右两侧叶的底部、中部、和上尖部各取一条组织,两侧共六点,六条组织)。外周带的低回声病灶与外周带的1-3级异常血流信号区域,进行靶向引导穿刺活检,每点两针。二维灰阶经直肠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点对点对照。根据病理结果,从能量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的分布与穿刺病理结果对照,经直肠二维灰阶、能量多普勒超声靶向穿刺活检检测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不同超声模式靶向穿刺(二维灰阶、能量多普勒及两者联合使用)结合6点系统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与2006年8月一2007年1月50例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接受了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点系统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在传统6点穿刺基础上增加前列腺两侧外周带外侧底、中、尖部各1针)检测前列腺癌的敏感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4例首次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穿刺病理诊断前列腺腺癌31(57.4%)例,前列腺癌不能除外1例,前列腺占位1例(未定),转移性前列腺癌1例(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症20例,无一例产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2、经直肠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发现异常回声31例,其中前列腺癌22例,前列腺增生症9例。3、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异常血流聚集37例,血流分级为3级有3例(8.1%),血流分级为2级有23例(54.1%),血流分级为1级有14例(37.8%);其中前列腺癌23例(包括2例为灰阶超声无异常发现的位于外腺的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症11例,前列腺癌不能除外1例,前列腺占位1例(未定),转移性前列腺癌1例(膀胱癌)。能量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分级与能量多普勒超声靶向前列腺穿刺病理分级(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无相关性。4、二维灰阶、能量多普勒超声靶向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1%、61%、71%、61%、67%、74%、39%、62%、52%、64%。二维灰阶、能量多普勒靶向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分级(Gleason分级)平均分分别为5.56、6.96。5、二维灰阶TRUS、能量多普勒(PDU)及联合应用两种超声模式靶向穿刺结合6点系统活检方案敏感性分别为53.7%、53.7%、57.4%;12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50例患者敏感性为54.0%(27/50)。不同超声模式靶向穿刺结合6点系统前列腺活检方案与12点系统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的检测前列腺癌的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5)。结论:1、能量多普勒超声能提高前列腺癌检测的敏感性与定位适合穿刺点,PDU靶向穿刺活检病理Gleason分级更高。2、能量多普勒超声靶向穿刺活检技术不能单独使用,联合应用经直肠二维灰阶与能量多普勒靶向穿刺结合6点系统前列腺穿刺活检敏感性更高。3、对于初次前列腺活检的患者,联合二维灰阶TRUS与能量多普勒靶向穿刺结合6点系统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系统性穿刺活检
  • 2、靶向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仪器和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54 例患者经直肠穿刺活检病理结果
  • 3.2 经直肠二维灰阶、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穿刺病理对照
  • 3.3 经直肠二维灰阶、PDU 及联合应用两种超声模式靶向穿刺活检方案前列腺癌检测结果比较
  • 3.4 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分级与靶向穿刺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
  • 3.5 经直肠不同超声模式靶向穿刺活检结合6 点系统穿刺活检方案与12 点系统穿刺活检方案之间前列腺癌检测结果的比较
  • 3.6 并发症及其处理
  • 第4章 讨论
  • 4.1 前言
  • 4.2 经直肠二维灰阶超声在检测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 4.3 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检测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 4.4 联合应用二种超声模式在检测前列腺癌中的应用
  • 4.5 联合应用二种超声模式靶向穿刺结合6点系统活检与12点系统活检方案并发症分析比较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协同致死PTEN缺失前列腺肿瘤的表观遗传基因[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12)
    • [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前列腺肿瘤中心简介[J].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03)
    • [3].探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前列腺肿瘤的效果观察[J]. 吉林医学 2018(11)
    • [4].前列腺肿瘤生物学标记的新进展[J].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01)
    • [5].核桃可抑前列腺肿瘤[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 2011(06)
    • [6].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治疗晚期前列腺肿瘤所致尿道梗阻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19)
    • [7].前列腺肿瘤干细胞是否存在,现在定论为时尚早[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3(05)
    • [8].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前列腺肿瘤的临床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11)
    • [9].曲古抑菌素A和多西他赛联合应用治疗前列腺肿瘤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 2018(03)
    • [10].前列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高表达CD90的肿瘤促进表型[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9(06)
    • [11].乳香酸可抑制前列腺肿瘤[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06)
    • [12].常吃核桃可防治前列腺肿瘤[J]. 求医问药 2010(09)
    • [13].前列腺肿瘤早期诊断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1)
    • [14].常食核桃有助减缓前列腺肿瘤生长[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11)
    • [15].原发性前列腺移行细胞癌l例报告[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8(03)
    • [16].美研究发现核桃可抑制前列腺肿瘤生长[J]. 药物与人 2010(05)
    • [17].前列腺恶性神经鞘瘤1例[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03)
    • [18].我国基于MRI诊断前列腺肿瘤研究的网络分析[J]. 甘肃科技 2019(06)
    • [19].男性膀胱及前列腺肿瘤根治术中保留勃起神经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0(05)
    • [20].动态增强MRI在评价前列腺肿瘤微血管生成的临床应用[J].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2(02)
    • [21].老年前列腺癌放疗患者40例的心理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35)
    • [22].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J]. 临床外科杂志 2008(02)
    • [23].miRNAs基因与前列腺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20(03)
    • [24].单核细胞比率对前列腺肿瘤的诊断价值[J]. 浙江实用医学 2019(01)
    • [25].经腹腔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附10例报告)[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01)
    • [26].围术期全方位护理对前列腺肿瘤粒子植入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76)
    • [27].前列腺肿瘤细针抽吸活检细胞学诊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6)
    • [28].Pim-1与裸鼠前列腺肿瘤内分泌治疗相关性的研究[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5(09)
    • [29].前列腺恶性叶状囊肉瘤的临床诊治(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0(11)
    • [30].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应用进展[J]. 山东医药 2014(23)

    标签:;  ;  ;  ;  ;  

    经直肠能量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