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石墓门是墓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石墓门置于整个墓葬体系中,结合墓葬形制、随葬品、墓葬内壁画以及棺椁、棺床、墓志等葬具,对石墓门的区域特点、时代特征及所反映的历史、艺术、和文化背景作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北朝隋唐有石墓门的墓葬主要发现于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唐各代的政治权利中心地区和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北魏的都城地区;东魏北齐的邺城地区;北周、隋、唐长安及其京畿地区;北齐晋阳地区;北齐、隋代山东地区;唐代洛阳地区;唐代固原地区等。 从考古学角度对北朝隋唐石墓门的形制和图案进行分期、分区和分型的整理研究。以石墓门自身为基础,结合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将北朝隋唐石墓门分为七期。第一期:北魏时代,即北魏道武帝建国(386年)到北魏分裂(534年)。第二期: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时代,即534年—581年。第三期:隋代。即581年—618年。第四期:相当于唐高祖和唐太宗时期,即618—649年。第五期:相当于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即650—705年。第六期:相当于唐中宗、睿宗、玄宗时期,即706—755年。第七期:相当于唐肃宗以后的中晚唐时期,即756—907年。重点分析了北朝隋唐石墓门的演变规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系统。 通过对北齐以徐显秀为代表的晋阳地区石墓门、北周史君、安伽、康业、李诞和王德衡石墓门、唐代李寿和李无亏石墓门等典型个案的分析,进一步阐释分析了石墓门中的凤凰、畏兽、青龙、白虎、天王、拄仪刀门吏、执笏宦官、文官、武官等图像的涵义,北朝隋唐石墓门中的佛教、祆教等宗教信仰因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北朝隋唐有石墓门墓葬的发现
  • 一 北朝时期有石墓门墓葬的发现
  • 二 隋代有石墓门墓葬的发现
  • 三 唐代有石墓门墓葬的发现
  • 第二节 北朝隋唐石墓门研究的简要回顾
  • 第三节 本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的说明
  • 第二章 北朝石墓门区域与类型分析
  • 第一节 北魏时期石墓门的类型
  • 第二节 东魏北齐时期石墓门的分区和分型
  • 一 邺城地区
  • 二 晋阳地区
  • 三 山东地区
  • 第三节 西魏北周石墓门的类型分析
  • 第三章 隋代石墓门的区域和类型分析
  • 第一节 首都及其京畿地区石墓门的类型分析
  • 第二节 山东及安徽地区有石墓门的类型分析
  • 第四章 唐代石墓门的区域与型式分析
  • 第一节 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石墓门的型式分析
  • 第二节 其他地区石墓门的型式分析
  • 一 洛阳地区
  • 二 固原地区
  • 三 北京、运城和南方地区
  • 第五章 墓门的出现与石墓门的产生
  • 第一节 墓道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墓门与封门的变化
  • 第三节 墓门上图像的出现及用意
  • 一 汉至魏晋石墓门的图像
  • 二 北朝隋唐石墓门的图案
  • 三 唐代以后石墓门图像
  • 第六章 北朝石墓门的综合分析
  • 第一节 北齐晋阳地区石墓门的图像分析
  • 一 门楣上的怪兽是畏兽
  • 二 门扉上的图像
  • 三 佛教的影响
  • 四 石墓门的闭锁
  • 第二节 北周时期石墓门的对比研究
  • 一 与已发现的北周石墓门形制的比较
  • 二 门楣上的图案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 三 门柱图案
  • 四 门扉的相关问题
  • 五 门砧石
  • 第三节 北朝石墓门图像的多教合流特征
  • 第七章 唐代石墓门的考古学观察
  • 第一节 唐李寿石墓门的过渡性
  • 一 构图风格的来源
  • 二 关于石墓门是否被彩绘的问题
  • 三 朱雀图像包涵的意义
  • 四 兽面也是畏兽
  • 第二节 从李无亏石墓门看佛教对丧葬文化的渗透
  • 一 艺术风格
  • 二 门扉上的天王形象与佛教密切相关
  • 三 三叉戟与小弯刀来自西方
  • 第三节 长安及其京畿地区石墓门的分期
  • 第四节 与唐代长安及其京畿地区墓葬、壁画、俑分期的比较
  • 一 长安及其京畿地区唐代墓葬、壁画、俑的分期
  • 二 壁画、俑与石墓门的联动关系
  • 第五节 石墓门图像的定名与内涵
  • 一 凤凰
  • 二 徽章式图案
  • 三 门吏与门庭仪卫
  • 四 宦官、执笏宦官与内宅侍奉
  • 五 文官和武官
  • 第六节 以唐代大型墓葬为中心看石墓门的桥梁作用
  • 一 石墓门的设置
  • 二 在分隔地下建筑空间结构中的作用
  • 三 墓门与地面陵园建筑中的门阙
  • 第八章 陕西靖边出土彩绘贴金浮雕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 第一节 靖边出土石墓门
  • 第二节 石墓门的时代
  • 第三节 石墓门的特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一:隋代有石墓门墓葬统计表
  • 附表二:唐代有石墓门墓葬统计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环渤海地区史前积石墓再认识[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辽东地区积石墓的演变[J]. 东北史地 2009(01)
    • [3].文家屯积石墓浅析[J]. 博物馆研究 2009(03)
    • [4].李寿石墓门与石墓门装饰艺术的发展[J]. 文艺研究 2010(01)
    • [5].大连王宝山积石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 2017(01)
    • [6].旅大地区史前时期积石墓的考古学观察[J]. 北方文物 2011(04)
    • [7].反射的自然[J]. 城市环境设计 2010(11)
    • [8].辽东半岛四平山积石墓研究[J]. 考古学研究 2012(00)
    • [9].石墓惊变[J]. 武侠故事 2008(11)
    • [10].石墓志(北宋)[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5(04)
    • [11].固原南郊隋唐史氏墓地石墓门图案浅析[J]. 艺术品鉴 2016(10)
    • [12].四平山积石墓再认识[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3].新宾满族自治县近年来发现的高句丽积石墓[J]. 东北史地 2014(05)
    • [14].集安地区高句丽晚期积石墓的探索——以两座积石壁画墓的时代为中心[J]. 华夏考古 2015(02)
    • [15].东北边疆·民族与社会[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6].辽宁省辽阳市鹅房墓地东汉砖石墓发掘简报[J]. 边疆考古研究 2019(02)
    • [17].老铁山·将军山积石墓浅析[J]. 内蒙古文物考古 2009(01)
    • [18].试论两周时期的积石积炭墓[J]. 中国历史文物 2009(02)
    • [19].《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題記》字詞考釋三則[J]. 出土文献 2017(02)
    • [20].辽阳地区陵墓的概况与特色[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24)
    • [21].我国的三大碑林[J]. 山西老年 2011(11)
    • [22].集安禹山两座高句丽时期积石墓的时代及相关问题[J]. 考古 2012(05)
    • [23].集安七星山96号高句丽积石墓时代小议[J]. 博物馆研究 2013(03)
    • [24].昭陵陪葬墓石门概述[J]. 乾陵文化研究 2012(00)
    • [25].祖孙75载守护红军烈士忠魂[J]. 侨园 2011(06)
    • [26].试论桓仁“望江楼积石墓”与“卒本夫余”——兼论高句丽起源和早期文化的内涵与分布[J]. 东北史地 2009(06)
    • [27].深山守墓人[J]. 晚霞 2011(15)
    • [28].三代人倾尽家资修建红军墓[J]. 中国老区建设 2012(07)
    • [29].于家村砣头积石墓地再认识[J]. 东北史地 2009(01)
    • [30].一诺千金:26载替战友兑现生死盟约[J]. 侨园 2011(Z1)

    标签:;  ;  ;  ;  ;  ;  ;  ;  

    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