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因子增强犬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研究

转移因子增强犬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研究

论文题目: 转移因子增强犬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临床兽医学

作者: 孔庆波

导师: 张彦明

关键词: 转移因子,淋巴细胞增殖,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中性粒细胞

文献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由T 淋巴细胞产生,分子质量小,化学本质为小肽与寡聚核苷酸复合物。TF 能够将供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尤其是非特异性TF 能够提高受体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特性使其在人类和多种动物疾病防治中获得普遍应用。弄清TF 增强犬免疫功能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无疑将为TF 临床用于犬病尤其是犬传染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研究首先提取制备了研究所需要的猪、犬TF,然后选择杂种牧羊犬作为实验犬,用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MTT 法、流式细胞技术、ELISA、吞噬杀伤试验MTT 法,检测了实验犬注射猪TF、犬TF 前后不同时间的淋巴细胞增殖效果、T 细胞亚群的变化、在免疫应答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IL-2、IL-12、IL-4 和IFN-γ)分泌量的变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杀伤活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用猪TF 等联合治疗人工感染和自然发病的犬细小病毒病,对猪TF 的效果进行评估。试验获得如下结果: 1.制备的猪、犬TF 理化性质相似,所制备的TF 可供本研究使用。2.淋转试验中,PHA-P 在12.5μg/mL 时对犬淋巴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但t 检验分析表明,其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并不显著。ConA 在浓度为0.5~2.5μg/mL 范围内均可以显著刺激T 细胞的增殖(P<0.05),且在浓度为2.5μg/mL 时刺激效果最佳。LPS在浓度为40μg/mL 时,能够显著刺激B 细胞增殖;同种、异种TF 均可以单独刺激犬淋巴细胞增殖,但同种TF 的作用效果要优于异种TF。在协同PHA-P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时,同种TF 的作用在较大的浓度范围内(0.097~12.5mg/mL)能够显著刺激犬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异种TF 只在较小的浓度范围内(0.097~3.125mg/mL)能够显著刺激犬淋巴细胞的增殖;但在协同ConA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时,同种TF 的作用却在较小的浓度范围内(0.097~0.78mg/mL)能够显著刺激犬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异种TF 只在浓度范围0.78~3.125mg/mL 内能够显著刺激犬淋巴细胞的增殖。注射异种TF 后,在6~10d 内,犬淋巴细胞单独增殖的能力越来越强。注射了异种TF 的犬,其淋巴细胞再次受到TF 单独或协同丝裂原刺激时,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呈现早期(4~6d)下降趋势,后期(6d 后)受到抑制的现象。3.同种、异种TF 均可提高犬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CD4/CD8 比值变化分析证实,外周血增加的淋巴细胞中主要为CD4+ T 细胞。犬注射同种、异种TF 后在20d 内CD4+ T 细胞呈现持续增加的规律。同种TF 促进犬外周血CD4+ T 细胞上升的作用优于异种TF。4.犬注射同种、异种TF,均可提高淋巴细胞分泌IFN-γ。注射犬TF 后第10 天,犬

论文目录: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免疫佐剂研究概况

1.1 免疫佐剂类型及作用机理研究

1.1.1 免疫佐剂的类型

1.1.2 佐剂活性及作用机理

1.1.2.1 佐剂活性

1.1.2.2 佐剂作用方式

1.1.2.3 佐剂作用机理

1.2 部分类型免疫佐剂的研究概述

1.2.1 盐类佐剂

1.2.2 油乳佐剂

1.2.3 微生物及微生物来源的佐剂

1.2.4 脂质体作为佐剂

1.2.5 蜂胶的佐剂作用

1.2.6 植物来源的佐剂

1.2.7 中药免疫佐剂

1.2.8 人工合成佐剂

1.2.9 微量元素、维生素佐剂

1.2.10 细胞因子类免疫佐剂

1.2.11 其他类型的免疫佐剂

1.3 免疫佐剂的副作用和适应症

1.3.1 免疫佐剂的副作用

1.3.2 免疫佐剂的适应症

1.4 免疫佐剂的临床应用前景

第二章 转移因子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2.1 TF 研究简史

2.2 TF 研究现状

2.2.1 TF 的种类

2.2.2 TF 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2.2.1 TF 的抗原特异性

2.2.2.2 TF 是非抗原物质

2.2.2.3 TF 的免疫学特性

2.2.2.4 TF 转移细胞免疫能力和种属差异

2.2.2.5 TF 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2.2.3 TF 的理化特性

2.2.4 TF 的制备方法

2.2.4.1 TF 的原料来源和供体的选择

2.2.4.2 TF 制备方法

2.2.5 TF 的质量标准

2.2.6 TF 的活性测定

2.2.6.1 TF 活性体内测定法

2.2.6.2 TF 活性体外测定法

2.2.7 TF 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2.7.1 TF 的功能

2.2.7.2 TF 的作用机制

2.2.8 TF 的剂型

2.2.9 TF 的用量和用法研究

2.2.10 TF 的适应症

2.2.10.1 TF 在人医临床上的应用

2.2.10.2 TF 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2.2.11 TF 的副作用

2.3 TF 在兽医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2.3.1 不同动物TF 免疫活性研究

2.3.1.1 猪TF 免疫活性的研究

2.3.1.2 鸡TF 免疫活性的研究

2.3.1.3 牛TF 免疫活性的研究

2.3.1.4 其他动物TF 免疫活性的研究

2.3.2 不同动物TF 在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

2.3.2.1 TF 在猪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2.3.2.2 TF 在家禽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2.3.2.3 TF 在牛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2.3.2.4 TF 在其他动物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2.4 动物TF 在兽医领域研究前景

第三章 犬病毒病免疫防治研究进展

3.1 犬机体免疫研究

3.1.1 犬机体免疫功能特点

3.1.2 新生幼犬的被动免疫特点

3.2 3 种常见的犬病毒病免疫防治研究

3.2.1 犬瘟热免疫预防研究

3.2.1.1 流行病学

3.2.1.2 发病机理

3.2.1.3 机体免疫

3.2.2 犬细小病毒病免疫预防研究

3.2.2.1 流行病学

3.2.2.2 发病机理

3.2.2.3 机体免疫

3.2.3 犬传染性肝炎免疫预防研究

3.2.3.1 流行病学

3.2.3.2 发病机理

3.2.3.3 机体免疫

3.3 犬病毒病免疫预防失败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3.3.1 免疫预防失败原因分析

3.3.1.1 年龄因素

3.3.1.2 遗传因素

3.3.1.3 母源抗体的干扰作用

3.3.1.4 潜在性感染

3.3.1.5 诱发感染的影响

3.3.1.6 多联苗的使用

3.3.1.7 异毒株的出现

3.3.1.8 药物因素

3.3.1.9 免疫次数不够或免疫剂量不足

3.3.1.10 免疫注射的时间间隔不当

3.3.1.11 营养条件的影响

3.3.1.12 其他因素

3.3.2 免疫失败应对策略

第四章 免疫增强剂在犬病毒病防治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4.1 免疫增强剂在犬病防治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

4.2 免疫增强剂在犬病防治研究及应用方面的依据

试验研究

第五章 猪、犬脾TF 的提取及理化性质和部分生物学特性测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1.1 试验材料

5.1.1.2 试验动物

5.1.1.3 主要试验试剂

5.1.1.4 主要仪器设备

5.1.2 方法

5.1.2.1 猪、犬脾TF 的提取方法

5.1.2.2 猪、犬脾TF 理化性质分析内容及方法

5.1.2.3 猪、犬脾TF 生物学特性检验内容及方法

5.1.2.4 猪、犬脾TF 活性分析内容及方法

5.2 结果

5.2.1 理化性质

5.2.1.1 性状

5.2.1.2 化学分析结果

5.2.1.3 紫外光谱分析结果

5.2.1.4 透析液有关成分含量

5.2.1.5 氨基酸组分测定结果

5.2.2 生物学特性检验

5.2.2.1 无菌检验

5.2.2.2 安全试验

5.2.2.3 过敏试验

5.2.2.4 热原试验

5.2.2.5 抗原性检验

5.2.3 活性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TF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1.1 试验动物

6.1.1.2 试验试剂

6.1.1.3 主要溶液

6.1.1.4 主要仪器设备

6.1.2 方法

6.1.2.1 犬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6.1.2.2 不同浓度的PHA-P、Con A、LPS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6.1.2.3 TF 对犬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影响测定

6.2 结果

6.2.1 不同浓度的PHA-P、Con A、LPS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6.2.1.1 不同浓度的PHA-P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6.2.1.2 不同浓度的ConA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6.2.1.3 不同浓度的LPS 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6.2.2 TF 对犬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影响

6.2.2.1 TF 对正常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6.2.2.2 体内注射猪TF 后不同因素对犬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TF 对犬外周血T 细胞亚群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1.1 试验动物

7.1.1.2 试验试剂

7.1.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7.1.1.4 主要仪器设备

7.1.2 方法

7.1.2.1 动物试验

7.1.2.2 直接标记法测定T 细胞亚群

7.1.2.3 淋巴细胞数测定

7.2 结果

7.2.1 注射TF 后犬的T 细胞数量测定结果

7.2.2 注射TF 后犬的T 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7.2.2.1 注射猪TF 后犬的T 细胞亚群变化测定结果

7.2.2.2 注射犬TF 后犬的T 细胞亚群变化测定结果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TF 对几种调控犬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1.1 试验动物

8.1.1.2 试验试剂

8.1.1.3 主要溶液

8.1.1.4 主要仪器设备

8.1.2 方法

8.1.2.1 注射TF

8.1.2.2 淋巴细胞培养

8.1.2.3 细胞因子的测定

8.1.2.4 细胞因子含量的计算

8.2 结果

8.2.1 注射TF 后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上清中IFN-γ含量的变化

8.2.1.1 IFN-γ的标准曲线

8.2.1.2 淋巴细胞上清中IFN-γ的含量

8.2.2 注射TF 后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上清中IL-2 含量的变化

8.2.2.1 IL-2 的标准曲线

8.2.2.2 淋巴细胞上清中IL-2 的含量

8.2.3 注射TF 后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上清中IL-12 含量的变化

8.2.3.1 IL-12 的标准曲线

8.2.3.2 犬淋巴细胞上清中IL-12 的含量

8.2.4 注射TF 后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上清中IL-4 含量的变化

8.2.4.1 IL-4 的标准曲线

8.2.4.2 犬淋巴细胞上清中IL-4 的含量

8.3 讨论

8.4 小结

第九章 TF 对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和吞噬杀菌活性的影响

9.1 材料与方法

9.1.1 材料

9.1.1.1 试验动物

9.1.1.2 试验试剂

9.1.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9.1.1.4 主要仪器设备

9.1.2 方法

9.1.2.1 猪TF 的配制

9.1.2.2 大肠杆菌菌液的制备

9.1.2.3 犬中性粒细胞悬液的制备

9.1.2.4 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的最优条件选择

9.1.2.5 猪TF 对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影响的测定

9.1.2.6 统计分析

9.2 结果

9.2.1 试验因素最优组合的确定

9.2.2 猪TF 影响杀菌活性的最佳浓度选择

9.2.3 注射最佳浓度猪TF 对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的影响

9.2.4 注射不同浓度猪TF 在不同时间对犬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的影响

9.2.5 注射最佳浓度猪TF 在不同时间对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9.3 讨论

9.4 小结

第十章 猪TF 等联合治疗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材料

10.1.1.1 猪脾TF

10.1.1.2 犬细小病毒强毒

10.1.1.3 犬用五联血清

10.1.1.4 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纸

10.1.1.5 健康未免疫犬

10.1.1.6 自然发病的免疫犬

10.1.2 方法

10.1.2.1 人工感染健康未免疫犬

10.1.2.2 发病犬分组

10.1.2.3 治疗药物与方法

10.1.2.4 疗效判定标准

10.2 结果

10.2.1 人工感染发病的健康未免疫犬

10.2.2 自然发病的免疫犬

10.3 讨论

10.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发布时间: 2005-12-22

参考文献

  • [1].切向流过滤制备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脾转移因子注射液及其质量评价[D]. 徐磊.扬州大学2018
  • [2].鸡脾转移因子的研制、检验规程及其应用[D]. 凌红丽.南京农业大学2006
  • [3].鸡脾转移因子对鸡肠黏膜免疫屏障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D]. 佘德勇.中国农业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犬场三种传染病的免疫程序及其中药佐剂的研究和应用[D]. 孙源荣.南京农业大学2011
  • [2].犬瘟热发病机理的免疫及分子病理学研究[D]. 潘耀谦.中国农业大学2005
  • [3].犬瘟热病毒、犬冠状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机制研究[D]. 柏亚铎.中国农业大学2005
  • [4].猪白细胞介素2(pIL-2)与猪白细胞介素6(pIL-6)的基因表达及作为疫苗佐剂的研究[D]. 严琳.华中农业大学2005
  • [5].犬瘟热病毒基因疫苗与重组犬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实验免疫研究[D]. 鞠会艳.吉林大学2006
  • [6].中草药对犬生殖系统影响及促进犬发情机理研究[D]. 葛铭.东北农业大学2004
  • [7].鸡脾转移因子的研制、检验规程及其应用[D]. 凌红丽.南京农业大学2006
  • [8].兽医中药免疫增强剂的筛选试验及其药理学研究[D]. 刘翠艳.山东农业大学2007
  • [9].黏膜免疫佐剂对鸡黏膜和系统免疫反应机理的研究[D]. 张小飞.南京农业大学2007
  • [10].犬瘟热免疫层析试纸及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与评价[D]. 苏建青.吉林大学2008

标签:;  ;  ;  ;  ;  

转移因子增强犬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