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表面处理种植体骨整合能力的对比实验研究

两种不同表面处理种植体骨整合能力的对比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犬种植体动物模型,比较BLBⅢ(HA+SLA)及BLBⅠ(HA)两种种植体在形态、组织学观察、光镜观察等的差异,分析钛及其合金不同表面形态及表面修饰的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过程,从而进一步验证了不同修饰及改性的种植体表面的骨整合程度。方法:1、种植前对BLBⅢ及BLBⅠ种植体的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2、犬动物模型的建立:拔牙后即刻随机植入BLBⅢ及BLBⅠ种植体3、术后2,4,8周后分别处死动物,(1)大体标本观察:种植体有无松动脱落,有无炎症。(2)组织形态学观察:①甲苯胺兰染色标记种植体周新生骨并计数;②BLBⅢ及BLBⅠ种植体的骨结合率4、统计学分析:对实验结果统计学分析,判断BLBⅢ及BLBⅠ种植体骨结合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大体标本检查:种植体无松动,无脱落,种植体周围龈无充血、肿胀、破溃及流脓。以小锤及金属杆轻轻打击种植体,声音清脆提示种植体种植成功。2、组织学检查术后2周:BLBⅠ代新生编织骨沉积于种植体表面上,骨小梁结构细小,分布稀疏,骨小梁周边可见零星排列的成骨细胞(图5);BLBⅢ代可见新生骨板紧密包绕于种植体表面(图6),少数区域与骨髓腔直接接触:高倍镜下可见界面结合骨板骨陷窝内的骨细胞,骨髓腔内可见大量造血组织,脂肪细胞较少。金属种植体与骨连接界面呈骨性结合形态,两种组织呈间断性对合接触,其间未见纤维结缔组织生长。术后4周:BLBⅠ代种植体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编织骨和骨髓组织,BLBⅢ代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增高,形成板层骨术后8周:BLBⅠ代成骨能力进一步增加,在骨-种植体界面上可见矿化的骨基质与种植体紧密接触,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呈放射状或平行排列的板层骨(图7)。BLBⅢ代更多的新生骨组织,板层骨形成,骨小梁结构较为粗大致密而连续性好;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成熟,可见普遍的板层骨和哈弗氏管结构(图8)。3、骨-种植体磨片观察种植后2周BLBⅢ种植体组种植体与松质骨的接触率明显高于BLBⅠ种植体组.P<0.01。种植后4周BLBⅢ种植体组种植体与松质骨的接触率仍高于BLBⅠ种植体组.P<0.05。种植后8周BLBⅢ种植体组种植体与松质骨的接触率与BLBⅠ种植体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含羟基磷灰石的种植体于术后8周在种植体与骨之间形成骨性界面,表明该种植体和骨形成一有机骨整合体2.采用羟基磷灰石(HA)涂层和喷沙酸蚀(SLA)两种处理的种植体具有优越的骨整合能力,较羟基磷灰石表面HA厚涂层更为可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论文正文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口腔种植体钛基材上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应用(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系统性药物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0(02)
    • [2].全程保护性无菌护理在化疗结合自体骨碎移植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意义[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8)
    • [3].快速康复外科联合改良自体骨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22)
    • [4].枝芽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17)
    • [5].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疗效观察[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2(03)
    • [6].局部自体骨粉末夹层法修复骨缺损的临床研究[J]. 口腔医学研究 2008(05)
    • [7].自体骨结合同种异体骨治疗骨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32)
    • [8].带种植体骨磨片技术[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9(06)
    • [9].两种自体骨粉末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临床研究[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0(01)
    • [10].Ⅱ型糖尿病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研究现状[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02)
    • [11].雷奈酸锶对骨质疏松时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 2015(07)
    • [12].甲状旁腺激素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研究现状[J].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5(05)
    • [13].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植入治疗手部内生软骨瘤的疗效比较[J]. 中国民康医学 2014(10)
    • [14].自体骨泥移植促进骨折愈合临床观察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02)
    • [15].自体骨植骨联合抗结核药物局部缓释辅以中医针灸及推拿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20(01)
    • [16].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8)
    • [17].自体骨植骨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缺损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12)
    • [18].促进种植体骨整合的辅助给药方法[J].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03)
    • [19].微量元素在种植体骨结合中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10)
    • [20].倍骼生与自体骨联合应用治疗牙根周骨缺损[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04)
    • [21].不同比例自体骨与骨替代物植入对兔骨缺损愈合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0(05)
    • [22].中药促进种植体骨结合的展望[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6(03)
    • [23].不同比例自体骨与羟基磷灰石混合物在裸鼠皮下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J]. 上海口腔医学 2013(06)
    • [24].自体骨修补颅骨缺损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0)
    • [25].同种异体骨与自体骨混合移植治疗良性骨肿瘤46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31)
    • [26].后路自体骨椎体内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 安徽医学 2011(05)
    • [27].胶原基纳米骨加自体骨修复颌骨缺损的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0(01)
    • [28].经皮穿针固定植入自体骨泥治疗跟骨骨折疗效观察[J]. 医学综述 2008(09)
    • [29].髓芯减压钽棒+自体骨植入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短期疗效观察[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3(03)
    • [30].深低温保存自体骨后回植的效果观察[J]. 吉林医学 2013(26)

    标签:;  ;  ;  

    两种不同表面处理种植体骨整合能力的对比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