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Bombyx mori)性别决定网络及其关键基因BmSxl的cDNA克隆和功能研究

家蚕(Bombyx mori)性别决定网络及其关键基因BmSxl的cDNA克隆和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家蚕性别决定研究既具有模式研究的科学意义,又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因而一直是蚕业科学的一个重大课题。经典遗传学研究推测家蚕W染色体上Fem基因为家蚕性别决定初级信号,最近家蚕性别决定的下游调控基因Bmdsx也已鉴定。然而,对于从上游的初级信号Fem到下游Bmdsx之间的调控网络,尤其是Bmdsx的上游调控基因,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在家蚕全基因组框架图的基础上,应用生物信息学、EST、全基因组芯片分析研究雌雄的差异选择性剪接和雌雄的差异表达,追寻性别决定关键基因,探讨家蚕性别决定分子机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家蚕基因组中性别决定同源基因的鉴定 将果蝇所有性别决定基因在家蚕基因组中进行同源性分析,以鉴定家蚕性别决定基因。结果显示,22个性别决定基因在家蚕基因组中具有同源体,并且除Sxl外,其它同源基因都有EST表达证据。此乃首次从家蚕基因组水平大尺度鉴定家蚕性别决定同源基因。 比较分析家蚕与果蝇性别决定调控网络,在性别决定初级信号的基因中,da、emc、gro、sisB、run和dpn在家蚕中具有同源体,而her、sisA和sisC在家蚕中没有同源体,这也许反映了家蚕没有使用X:A作为性别决定初级信号,与经典遗传学研究认为家蚕性别决定初级信号为单一的Fem基因的结果相一致;在剂量补偿途径中,3个基因msl3、mle和mof在家蚕中具有同源体,msl1和msl2基因在家蚕没有同源体,这进一步证明了家蚕缺乏剂量补偿机制;在体细胞性别决定途径中,9个基因Sxl、tra2、dsx、ix、Rbp1、doa、snf、vir和fl(2)d在家蚕中均有同源体,仅tra基因在家蚕中没有同源体,这反映了体细胞性别决定在家蚕中可能较为保守,但个别基因及其调控已发生变化;在求偶行为和种系性别分化途径中,4个基因fru、dsf、ovo和otu在家蚕中都有同源体,表明这两条途径在家蚕中可能很保守。综上述,在性别决定网络中,下游基因大部分在家蚕中存在同源基因,较为保守,而上游基因只有部分基因在家蚕中存在同源基因,变化较大。这从一个方面也证实了Wilkins所提出的性别决定遗传网络由底部向顶部进化的趋势。 2.家蚕性别决定同源基因Bmtar2和Bmix的选择性剪接分析 通过EST与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了家蚕235个基因的277个选择性剪接体,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性剪接在家蚕基因组中广泛地调控生物学功能。在这些基因中,家蚕性别决定重要基因Bmtra2和Bmix也被鉴定具有选择性剪接。 对于Bmtra2基因,鉴定了其的三种mRNA形式,分别命名为Bmtra2-PA、Bmtra2-PB和Bmtra2-PC。Bmtra2-PA编码蛋白与果蝇TRA2有61%的一致性,具有类似的1个RRM结构域和4个RS结构域。基因的外显子与内含子边界位点在物种间也相当保守。Bmtta2-PB与Bmtra2-PA相比,在第2内含子发生了一个可变3’位点类型的选择性剪接,从而Bmtra2-PB编码蛋白比Bmtra2-PA多11个氨基酸残基,这11个氨基酸残基紧邻于第3个RS结构域,这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昆虫性别决定的多样性
  • 1.3 果蝇的性别决定
  • 1.3.1 体细胞的性别决定
  • 1.3.2 剂量补偿
  • 1.2.3 生殖系的性别分化
  • 1.2.4 选择性剪接在性别决定中的调控
  • 1.4 家蚕的性别决定
  • 1.4.1 家蚕性染色体与性遗传
  • 1.4.1.1 W染色体
  • 1.3.1.2 Z染色体
  • 1.3.1.3 伴性遗传与限性遗传
  • 1.3.1.4 性嵌合体与间性
  • 1.4.2 性别决定模式与相关基因
  • 1.4.3 性别调控在蚕业上的应用
  • 1.4.3.1 利用单性生殖调控性别
  • 1.4.3.2 利用伴性基因调控性别
  • 1.4.3.3 利用限性遗传调控性别
  • 1.4.3.4 利用平衡致死系统调控性别
  • 第二章 引言
  • 2.1 家蚕性别调控在蚕业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
  • 2.2 家蚕作为鳞翅目模式昆虫对害虫防治有重要意义
  • 2.3 家蚕基因组计划与基金课题的推进
  • 2.4 科学问题与主要研究内容
  • 2.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家蚕全基因组性别决定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数据库和基因序列来源
  • 3.1.2 方法与步骤
  • 3.2 结果
  • 3.2.1 家蚕性别决定同源基因
  • 3.2.2 家蚕性别决定网络
  • 3.3 讨论
  • 3.3.1 初级信号
  • 3.3.2 剂量补偿
  • 3.3.3 基因Sxl、tra、tra2和dsx
  • 3.3.4 对家蚕性别决定网络的初步思考
  • 第四章 家蚕基因组的选择性剪接及在性别决定中的功能分析
  • 4.1 数据资源与方法
  • 4.1.1 实验数据资源和软件包
  • 4.1.2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 方法和步骤
  • 4.2.1 基因组与EST比对的构建
  • 4.2.2 选择性剪接的鉴定
  • 4.2.3 选择性剪接的分类
  • 4.2.4 选择性剪接的功能分析
  • 4.2.5 RT-PCR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家蚕选择性剪接种类及其频率
  • 4.3.2 家蚕选择性剪接对基因功能调控的分析
  • 4.3.3 选择性剪接的RT-PCR验证
  • 4.3.4 家蚕性别决定基因的选择性剪接分析
  • 4.4 讨论
  • 4.4.1 家蚕与其它模式生物选择性剪接的比较
  • 4.4.2 tra2和ix基因的选择性剪接
  • 4.4.3 选择性剪接与性别决定
  • 第五章 基于基因芯片的精巢和卵巢表达谱初步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探针设计和芯片的制作
  • 5.1.2 精巢和卵巢的RNA提取及纯化
  • 5.1.3 家蚕全基因组基因芯片的杂交实验
  • 5.1.4 数据处理和雌雄表达差异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杂交实验和数据处理
  • 5.2.2 家蚕雌雄差异表达的性别决定基因
  • 5.2.3 家蚕非差异表达的性别决定基因
  • 5.2.4 家蚕所特有的雌雄差异表达基因
  • 5.2.5 家蚕精巢与卵巢表达谱分析
  • 5.3 讨论
  • 5.3.1 家蚕性别决定基因的雌雄差异表达
  • 5.3.2 家蚕精子发生与精子特异性基因
  • 第六章 家蚕性别决定基因BmSxl的cDNA克隆和功能研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材料和试剂
  • 6.1.2 方法与步骤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BmSxl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 6.2.2 BmSxl在雌雄组织器官之间的表达谱
  • 6.2.3 BmSxl的原核表达与重组蛋白的纯化
  • 6.3 讨论
  • 6.3.1 Sxl在性别决定中的功能
  • 6.3.2 Sxl在性别决定中的调控
  • 6.3.3 家蚕性别决定与果蝇性别决定的比较
  • 6.3.4 家蚕性别决定网络调控的推论
  • 6.3.5 进一步研究及展望
  • 第七章 综合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课题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家蚕(Bombyx mori)性别决定网络及其关键基因BmSxl的cDNA克隆和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