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氮唑羧酸和有机膦酸衍生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三氮唑羧酸和有机膦酸衍生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论文摘要

本文以2-(1氢-1,2,4-三氮唑)-1-乙酸(Htrza=2-(1H-1,2,4-triazole)-1-acetic acid和1-氨基乙叉-1,1’-二膦酸(aedpH4=1-aminoethylidenediphonic acid)为配体(及辅助配体)与过渡金属反应,采用溶剂挥发法或水热法合成了五个新的金属配合物,并对它们的晶体结构,红外、紫外光谱,热稳定性,催化性质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以2-(1氢-1,2,4-三氮唑)-1-乙酸(Htrza)为主配体,分别以2,2’-bipy和4,4’-bipy为辅助配体合成了三个铜配合物的单晶体{[Cu(trza)(2,2’-bipy)(H20)]·(ClO4)}n(1),{[Cu(trza)(2,2’-bipy)(H20)]·(BF4)}n(2)和{[Cu(trza)(4,4’-bipy)]·(H2O)·(ClO4)}n(3)。以1-氨基乙叉-1,1’-二膦酸(aedpH4)为配体合成了Cu(Ⅱ)和Ni(Ⅱ)的两个配合物单晶体{Cu[CH3C(NH3)(PO3H)(PO3)]}n(4)和{Ni1.5[CH3C(NH3)(PO3H2)2(H2O)][CH3C(NH2)(PO3)2(H2O)]·H2O}n(5).(2)通过X-射线单晶分析测定了上述五个配合物的结构。其中配合物1和2具有相似的结构,都为1D链状结构。配合物3为二维层状结构。配合物1和2中都存在着π-π堆积作用,这些作用把1和2、中的一维链进一步连为二维层状结构。配合物3中存在着π-π堆积作用和氢键作用,这些弱相互作用把3中的二维层进一步连为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4和5为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又通过氢键连为三维网络结构。(3)研究了配合物1-5的红外光谱和配合物1的紫外光谱以及配合物4和5的热重性质。(4)研究了配合物1-4在水相体系中对2,6-二甲基苯酚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配合物中心铜离子的配位环境对它们的催化活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其中铜离子为五配位的配合物3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5)以DMF为溶剂,研究了配合物3的电化学性质,在-1.6-0.2V电位范围内,配合物3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准可逆反应,反应机理为2Cu(Ⅱ)(?)2Cu(Ⅰ),电极反应过程受扩散控制,电子转移数为2。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配位聚合物
  • 1.2 几种常见配体及其配位聚合物
  • 1.2.1 羧酸类配体及其配位聚合物
  • 1.2.2 1,2,4-三氮唑类配体及其配位聚合物
  • 1.2.3 1,2,4-三氮唑羧酸类配体及其配位聚合物
  • 1.2.4 有机膦酸类配体及其配位聚合物
  • 1.3 配位聚合物的催化作用
  • 1.4 论文选题意义及进展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2.1 试剂及测试仪器
  • 2.2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2.2.1 配体2-(1氢-1,2,4-三氮唑)-1-乙酸(Htrza)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 4及配合物的合成'>2.2.2 配体aedpH4及配合物的合成
  • 2.3 晶体结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配合物的合成
  • 3.2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2O)]·(ClO4)}n(1)的晶体结构'>3.2.1 配合物{[Cu(trza)(2,2'-bipy)(H2O)]·(ClO4)}n(1)的晶体结构
  • 2O)]·(BF4)}n(2)的晶体结构'>3.2.2 配合物{[Cu(trza)(2,2'-bipy)(H2O)]·(BF4)}n(2)的晶体结构
  • 2O)·(ClO4)}n(3)的晶体结构'>3.2.3 配合物{[Cu(trza)(4,4'-bipy)]·(H2O)·(ClO4)}n(3)的晶体结构
  • 3C(NH3)(PO3H)(PO3)]}n(4)的晶体结构'>3.2.4 配合物{Cu[CH3C(NH3)(PO3H)(PO3)]}n(4)的晶体结构
  • 1.5[CH3C(NH3)(PO3H22(H2O)][CH3C(NH2)(PO3)2(H2O)]·H2O}n(5)的晶体结构'>3.2.5 配合物{Ni1.5[CH3C(NH3)(PO3H22(H2O)][CH3C(NH2)(PO3)2(H2O)]·H2O}n(5)的晶体结构
  • 3.3 配合物1-5的红外光谱
  • 3.4 配合物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5 配合物4,5的热重分析
  • 3.6 配合物1-4在水相中催化氧化2,6-二甲基苯酚的偶联反应
  • 3.7 配合物3电化学性质测定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降低低碱值聚异丁烯硫膦酸钙清净剂气味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0(01)
    • [2].有机膦酸对水泥早期水化特征的影响[J]. 建筑材料学报 2020(02)
    • [3].拉曼光谱检测水中痕量甲基膦酸[J]. 光散射学报 2016(01)
    • [4].新型杂环双膦酸类化合物米诺膦酸的合成新工艺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05)
    • [5].锅炉用有机膦酸除垢剂实验研究[J]. 发电与空调 2015(04)
    • [6].羟乙膦酸及其盐类的分析方法进展[J].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米诺膦酸片中米诺膦酸[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1(01)
    • [8].β-氨基膦酸(酯)和亚膦酸(酯)不对称合成[J]. 中国科学:化学 2010(07)
    • [9].唑莱膦酸配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疗效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 2008(05)
    • [10].聚乳酸/苯基次膦酸铈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 塑料 2020(02)
    • [11].含双膦酸基团的铂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 山东化工 2016(24)
    • [12].唑唻膦酸联合阿伦磷酸钠与单用阿伦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对比[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6(04)
    • [13].二乙膦酸铜的合成方法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14].膦酸天然产物中碳磷键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4(02)
    • [15].有机膦酸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 2013(09)
    • [16].米诺膦酸的多晶型及热稳定性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12(10)
    • [17].二癸基次膦酸的合成及其萃取性能[J]. 中国科学:化学 2010(07)
    • [18].α-氨基膦酸及其酯的绿色合成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 2016(03)
    • [19].米诺膦酸的合成[J]. 中国新药杂志 2014(11)
    • [20].米诺膦酸的合成进展[J]. 广东化工 2012(04)
    • [21].因卡膦酸二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13)
    • [22].二(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的合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23].依替二膦酸锶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0(07)
    • [24].α-氨基膦酸(酯)不对称合成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08(06)
    • [25].有机膦酸溶解铁垢的理论研究[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14(07)
    • [26].米诺膦酸的合成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3(06)
    • [27].米诺膦酸二钠合成工艺的改进[J]. 华西药学杂志 2012(06)
    • [28].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氯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2)
    • [29].氨基膦酸螯合纤维合成和吸附性能的红外光谱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2(12)
    • [30].阿仑膦酸及其钠盐合成方法[J]. 当代化工 2009(06)

    标签:;  ;  ;  ;  

    三氮唑羧酸和有机膦酸衍生物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