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 ——煤炭开采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煤炭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 ——煤炭开采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开发、加工和利用的过程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大气、水、噪声污染等环境质量问题,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和建设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自从我国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矿山环境问题已有所改善,但其有效性仍不足。随着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应运而生,它是环境影响评价的进一步延伸和完善,并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对煤炭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探讨无论是从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的实践,还是从理论界的研究来看,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煤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今后探讨和研究的一大领域。本文在参考了大量文献,分析总结前人后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煤炭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我国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煤炭开采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环境质量影响、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清洁生产水平四大类一级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61个,体现了煤炭开采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涵和目的。依据煤炭开采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论述了该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单指标评价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在对清洁生产水平进行分析时,主要论述了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最后以黄陵二号矿井建设工程的环境质量影响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为例,对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检验。案例证明该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完整性和全面性,能够较好的反映煤炭项目运行前后环境影响变化,并达到后评价的目的,具有可行性。其结果显示项目正常运行后环境质量等级没有改变,清洁生产水平较高。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说明预测模型较准确,环保设施运行良好;本次后评价结果与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总体上一致,原环境影响报告的结论基本正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环境影响后评价概述
  • 1.2.1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 1.2.2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 1.2.3 环境影响后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别
  • 1.2.4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
  • 1.2.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程序
  • 1.3 国内外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现状
  • 1.3.3 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问题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煤炭开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识别
  • 2.1 环境质量影响
  • 2.1.1 对大气环境影响
  • 2.1.2 对地表水影响
  • 2.1.3 噪声影响
  • 2.1.4 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
  • 2.2 生态环境影响
  • 2.2.1 生态完整性影响
  • 2.2.2 对地下水资源损失
  • 2.2.3 地表沉陷
  • 2.2.4 水土流失
  • 2.3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 2.4 小结
  • 3 煤炭开采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构建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3.1.1 可持续发展思想
  • 3.1.2 循环经济理论
  • 3.2 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和方法
  • 3.2.1 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 3.2.2 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
  • 3.3 煤炭开采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分析
  • 3.3.1 煤炭建设项目环境质量影响后评价指标
  • 3.3.2 煤炭开采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
  • 3.3.3 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指标
  • 3.3.4 清洁生产水平指标
  • 3.4 指标体系的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煤炭开采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研究
  • 4.1 煤炭开采环境质量影响后评价方法
  • 4.1.1 单项指数法
  • 4.1.2 多项指标的简单综合指数法
  • 4.1.3 指标对比法
  • 4.2 煤炭开采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
  • 4.2.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4.2.2 煤炭开采水土流失评价
  • 4.3 煤炭开采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
  • 4.4 煤炭开采清洁生产水平后评价方法
  • 4.4.1 专家打分法
  • 4.4.2 层次分析法
  • 4.4.3 综合指数法
  • 4.5 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黄陵二号矿井概况
  • 5.2 环境质量影响
  • 5.2.1 环境空气质量影响
  • 5.2.2 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
  • 5.2.3 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
  • 5.2.4 声环境质量影响
  • 5.3 清洁生产水平
  • 5.4 总结原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的正确性
  • 6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发展历程及其努力方向[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探究[J]. 区域治理 2019(31)
    • [3].《环境影响评价》2019年(第41卷)总目次[J]. 环境影响评价 2019(06)
    • [4].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 传播力研究 2019(33)
    • [5].辐射环境监测在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19(11)
    • [6].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辐射环境监测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19(11)
    • [7].电网规划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24)
    • [8].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甲级环境影响评价机构[J]. 河南化工 2019(12)
    • [9].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世界环境 2020(01)
    • [10].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会议召开[J]. 环境影响评价 2020(01)
    • [11].基于环境承载力的隧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及应用[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0(01)
    • [12].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的探究[J]. 环境与发展 2020(04)
    • [13].国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2)
    • [14].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2)
    • [15].浅谈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3)
    • [16].环境影响评价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3)
    • [17].线性交通类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J]. 节能 2020(04)
    • [18].环境影响评价中检测与评价的意义[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6)
    • [19].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J]. 大众标准化 2020(02)
    • [20].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探析[J]. 节能与环保 2020(04)
    • [21].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体系的改革[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9)
    • [22].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环境影响评价探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10)
    • [23].六大举措推动广东环评改革[J]. 环境 2020(05)
    • [24].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甲级环境影响评价机构[J]. 河南化工 2020(04)
    • [25].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的挑战及建议[J]. 环境与发展 2020(03)
    • [26].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及地表水现状监测[J]. 江西化工 2020(02)
    • [27].交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增量控制问题[J]. 农家参谋 2020(12)
    • [28].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评要点[J]. 中国高新科技 2020(07)
    • [29].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考[J]. 湖北农机化 2020(07)
    • [3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评价等级确定过程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20(05)

    标签:;  ;  ;  ;  ;  

    煤炭行业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 ——煤炭开采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