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研究

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研究

论文题目: 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计算机系统结构

作者: 刘昊植

导师: 徐志伟

关键词: 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面向服务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为网格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符合开放标准的网络组件,织女星网格的VEGA原理定义了网格研究的基本原则,而数字图书馆作为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也已经有了长久的研究历史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是网格技术、VEGA原理和数字图书馆领域知识结合的产物,目标是使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的用户可以轻松、廉价地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字图书馆,这些数字图书馆实例可以被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且可以和传统数字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另外还提供给数字图书馆用户比传统超文本方式更加灵活的资源浏览、使用机制。本文明确了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的研究意义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形式化定义了通用平台的理论模型,使用模型-控制-视图分层的模式设计了通用平台的体系结构。通过对数字图书馆领域共性需求的总结和抽象,本文规范了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提供的标准服务集合,把原有数字图书馆中静态的资源扩展成更加灵活且更具表现力的新型资源。实践过程中,我们使用由Java语言编写的标准化Web服务作为提供功能的模块;通过对象/关系映射连接异构数据库;使用运行时可配置的依赖注入框架进行方便的扩展;以及使用MVC分层实现访问数字图书馆实例的Web Portal。以上种种松耦合的技术不但使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可以部署在绝大多数的系统上,而且提供了用户在原有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展和定制的支持。本文中我们定义了GSML语言作为织女星数字图书馆中新型资源的载体。GSML语言却不只限于应用在数字图书馆中,它包括启发自π演算的若干概念,使用这些概念统一描述用户端组件和网格资源之间的交互关系,把它们连接成为完整的网格应用。GSML语言不但可以增强用户与资源的交互体验,也可用来描述灵活多变的网格应用逻辑,还提供了相关工具集以支持网格环境中用户端的按需编程。同时GSML语言还对描述的网格应用进行了递归定义,不同用户可以通过在各自的GSML浏览器中互相包含对方的应用来实现协同工作。

论文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网格技术的发展历程

1.1.1 元计算时代

1.1.2 工具时代

1.1.3 SOA时代

1.2 织女星网格简介

1.2.1 织女星网格的基本原理

1.2.2 织女星网格的组成

1.3 数字图书馆研究现状

1.3.1 数字图书馆的历史

1.3.2 数字图书馆领域热点问题

1.4 本文贡献及内容组织

1.4.1 本文的贡献

1.4.2 本文中内容的组织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概述

2.1 研究的意义

2.2 与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区别

2.2.1 网格技术

2.2.2. VEGA原理

2.2.3. GSML语言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3.1 通用性问题

2.3.2 浏览模式问题

2.3.3 互联性问题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的理论模型

3.1 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

3.2 知识库

3.3 元数据目录

3.4 数字图书馆提供服务

3.5 使用支持实体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

4.1 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的体系结构

4.1.1 总体结构设计

4.1.2 模型层设计

4.1.3 控制层设计

4.1.4 表现层设计

4.2 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的具体实现

4.2.1 模型层实现

4.2.2 控制层实现

4.2.3 视图层(Web Portal)实现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GSML语言及其工具集的设计与实现

5.1 GSML产生的初衷

5.2 GSML语言的设计

5.2.1. GSML语言的语法

5.2.2 基本概念定义

5.2.3 层次结构模型

5.2.4 协同工作的相关讨论

5.3 GSML语言关键技术的实现

5.3.1. Event通信机制

5.3.2. Pipe

5.3.3. GSML浏览器

5.3.4. GSML编辑器

5.3.5 运行时刻示意图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分析与评价

6.1 既定问题解决情况

6.1.1 通用性问题

6.1.2 浏览模式问题

6.1.3 互联性问题

6.2 相比现有数字图书馆系统的优缺点

6.2.1 优点

6.2.2 缺点

6.2.3 比较

6.3 有关GSML语言的评价

6.3.1 编程语言角度

6.3.2 交互模式角度

6.3.3 协同工作角度

6.3.4 具体实现角度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发布时间: 2006-12-26

参考文献

  • [1].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方案设计[D]. 陈鹏.福州大学2016
  • [2].元数据建设在数字图书馆业务中的应用[D]. 石捷元.兰州理工大学2018
  • [3].视频镜头动态聚类算法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D]. 殷志恒.重庆理工大学2018
  • [4].盲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研究[D]. 唐晓娟.浙江师范大学2010
  • [5].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教学应用研究[D]. 白继芳.西北师范大学2009
  • [6].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D]. 张建辉.黑龙江大学2010
  • [7].中美数字图书馆教育比较研究[D]. 赵莉莉.山西大学2007
  • [8].数字图书馆中查询结果和参考文献的研究[D]. 卢德君.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
  • [9].开源软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D]. 尚伟晔.辽宁师范大学2009
  • [10].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中的版权保护问题研究[D]. 李俊春.黑龙江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数字图书馆中查询结果和参考文献的研究[D]. 卢德君.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
  • [2].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开发[D]. 孙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 [3].数字图书馆的系统整合研究[D]. 吴迪.中国海洋大学2006
  • [4].图书馆资源数字化建设及应用研究[D]. 张福俊.山东科技大学2005
  • [5].数字图书馆中基于统计的自动文本分类方法研究[D]. 刘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2
  • [6].数字图书馆与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D]. 雷若寒.四川大学2006
  • [7].数字图书馆信息集成平台的研究和实现[D]. 陈洋.北京交通大学2007
  • [8].数字图书馆OAI数据资源整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王权良.北京交通大学2007
  • [9].数字图书馆中的合理使用问题研究[D]. 陈占炜.厦门大学2006
  • [10].网格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组织调度模式研究[D]. 沈涌.吉林大学2006

标签:;  ;  ;  ;  

织女星网格数字图书馆通用平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