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国网福建云霄县供电有限公司福建省漳州市36300)

摘要:电力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系数,往往对电力企业的供电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保证电力计量系统在电能计量过程中的精准度,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电力误差,切实维护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推进供电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对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计量;误差;原因;对策

1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1电能计量装置误操作

误操作主要有两种,其一为有功电能方面的计量装置使用不规范,相关的装置是三相三线二元件电度表。电度表中三相的每一相都要保持电流为零,如此电度表本身产生的电流也会为零,就不会有多余的电流产生消耗。但电度表与电线相接时,电线中的零线会和三相中的每一相都会通过闭合的回路相连接,这样回路中就会产生与零线有关的零序电流,零序电流也会通过三相,但其产生的电能消耗和电度表计量的消耗量是毫无关联的,也就是说零序电流无论使用多少,有功电能最终计量值总是要远远小于实际值的,计量误差也便产生了。其二为电阻大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产生主要作用于计量装置三相四线三元件电度表中,是由四线中的中心线电阻产生的。电阻变大主要是因为通过中性线的电流发生了断路故障,所以中性线就没有参与计量中。

1.2电力计量的电流互感器使用不当

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计量点中通常都存在着CT变大而使计量出现很大的误差,这是由于电流互感器使用不科学以及配变符合率相对较低等情况而导致的。而CT则是根据配变额定的二次电流来对一次电流进行选择的,这样就使得高精准的CT长期在较低精度环境下进行。而在负荷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电度表自身出现较大的误差,进而使计量点误差整体增大,因此在对电流互感器进行选择时,一定要对CT的头际变化进行控制,进而降低计量误差的出现。

1.3计量装置安装失误

电力计量装置在安装时,是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安装要求标准进行操作的,除了要准确定位外,还要保证装置与接线以及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不会出现偏差,如此因为接线故障发生的装置电阻变大以及后期的CT变比增大问题就不会有产生的机会,因为安装不符规范和标准产生的问题也没有,最终计量误差出现的几率也是小的。但在实际中,安装标准规范从来没有明文规定,安装人员只是依靠以往的安装经验,落实安装工艺,所以在很多方面就有可能存在失误,最终安装误差也就产生了。

1.4环境因素

环境指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环境,在我国,电能计量装置一般都设置在室外,虽然设置了相应的电表箱等,可以预防雨水的浸入,但是对于温度的变化并没有很强的应对能力。当环境温度产生较为剧烈的变化时,电能计量装置内部的电压、电流磁通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产生所谓的附加误差。诱发附加误差的因素同时包括了温度幅值的变化以及温度相位的变化,在分析环节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何一种。

2电力计量误差的改进对策

2.1完善电网的计量装置

在进行电力计量时,使用以往较为传统的一表乘三或者是无表估算等计量方式的话,就会在一顶程度上导致电力计量出现误差,进而使得电力计量的精准性长时间达不到提升。假如对计量点进行相应地改造,就能够对计量误差进行相应地处理,以往传统的计量方式就会被及时淘汰,进而保证电力计量的准确性。虽然对计量点进行改造十分重要,但是还要对计量装置的配备进行重视,想要从根本上降低计量误差出现的几率,就要从计量装置的配备上进行着手,对计量装置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对计量装置的功能进行优化,进而降低电力计量误差发生的可能。

2.2电力计量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电力计量对象,所选择的计量方式也是有差异的,计量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为高供高计三相三线V型方式,主要针对对象是纯动力负荷,这种计量方式所选用的配电变压器和其他方式的不一样,所以还要选择专用型,并且这种方式要求电能计量装置设置点电压与供电电压标准相差无几,该电压要远远大于6KV,最好保持在10KV以上。第二,为高供低计三相四线Y型方式,主要针对一些设备,比如照明方面的,配电变压器的使用非专用,但要保证综合性强一些,还要注意与电度表相结合,这是保证计量误差消除的有力措施,但要保证电度表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满足计量要求,这种计量方式在应用时,要保证用户供电电压的标准值远远超过计量装置设置电压值。第三,为低供低计单相表式,这种方式虽然对电压的具体数值没有明确的要求,但和高供高计计量方式一样,也要使供电电压标准值与计量装置设置点处的电压值保持一致。无论是哪种计量方式,计量装置计量点的定位,都要确定在电力产权分界点或不会出现故障的计量点上,当两处产生分离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必须分离,产权设备电能消耗只能由客户自己承担,如此计量数据才有参考价值。

2.3选择计量点位置

在电力计量过程中,计量点位置的选取是一项重要内容,其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着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结合电力系统运行实际特点,合理选择计量点位置,缩短互感器与表计的引线,减少引线电阻,降低互感器负载。最好将计量点位置选在配电变压器台中,从而减小互感器负载,提高电力计量精准度。

2.4做好动力电计量工作

动力电也称三相电,指单零线与三条火线的组合,在零线与火线之间,电压为220V,而火线之间的电压则为380V。一般情况下,动力电在大型机械、电动机等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的用户是工业企业。从预防偷掉窃电问题的角度,供电企业应该重视动力电的计量工作,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合理区分动力电和照明电。而在实际操作环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电力计量方式,配合智能电表,可以将动力电和照明电分别计量,消除干扰因素,提升计量的准确性。

2.5电流互感器变比恰当

在电力计量过程中,CT变比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电力计量误差问题的妥善解决,应当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CT变比,以提高电度表的计量精准度。由于电流互感器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在额定负荷下能够满足计量精度要求,但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率较低,实际用电的季节性较强,为保证计量精准度,应当结合地区实际特点,按照不同季节以及不同的负荷率选取不同的CT变比。比如在总额和配电变压器负荷率较低的条件下,适当调整电流互感器变比,从而提高计量点的精度。

2.6开展计量误差分析

对于新投运以及改造的计量装置,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选型,确保电能表以及互感器都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依照负荷类别,明确设备等级,同时在实际投产前,必须做好各项测试工作,将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合成误差、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等通过计算,编织成相应的数据表,作为开展周期性校验的依据,对照各项数据进行电能表以及其他设备的调校,尽可能降低计量综合误差。同时,应该做好计量装置的全过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结语

电力计量误差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电力营销工作效率造成影响,还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所以在进行电力计量时,必须要对电力计量进行有效管控,确保电力计量的准确性,降低电力计量误差的发生几率,切实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提高社会群体对电力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电能计量误差分析与电能计费问题的讨论[J].杜佳佳.科技创业家.2014(04)

[2]基于谐波背景下的电能计量系统的计量误差分析[J].潘超,宁星,郑华金.建材与装饰.2016(46)

[3]智能电表计量误差一致性的分析与优化设计[J].袁瑞铭,李文文,叶雪荣,杨怀庄,周树刚,刘丽,谢小英,翟国富,鲁观娜,吕言国,姜振宇.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7(17)

标签:;  ;  ;  

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