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影响

李义红(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广东梅州514031)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6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介入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周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PCI介入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理干预急诊PCI治疗焦虑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154-02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粥样硬化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严重缺血,进而引发心肌坏死[1]。急性心肌梗塞致死率较高,因此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部分患者甚至因悲观绝望而拒绝治疗,迁延病情。本文对3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围术期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0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PCI介入治疗的6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有关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2]。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9-80岁,平均(58.5±6.4)岁。观察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41-78岁,平均(56.9±6.8)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明显。

1.2护理干预方法

本院对对照组进行PCI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吸氧治疗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及溶栓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

1.3研究方法

术前、术后将SAS表分发给患者,逐条说明表中的评价指标,由患者自行填写。表中包括年龄、病程、职业、文化、收入、生活状态、心理状况、社交状况等20项内容,每个项目1-4分,SAS≥40分为严重焦虑。(2)术前、术后由护理人员自行填写HAMA表,表中包括紧张、焦虑、孤僻、好强、敏感、悲观、易怒、经常发呆、不与人交流、不敢与人对视10项内容,满分30分。①重度抑郁:≥15分;②中度抑郁:10-14分;③轻度抑郁:6-9分;④无抑郁:≤5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58.82%(20/34),有效率为29.41%(10/34),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显效率为40.00%(12/30),有效率为26.67%(8/30),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x2=4.3384,P<0.05。

2.2SAS、HAMA评分

术前、术后第1周两组SAS、HAMA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周观察组患者SAS、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SAS、HAMA评分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术前、术后SAS、HAMA评分比较(x-±S,分)

组别nSAS评分HAMA评分

术前术后1周术后3周术前术后1周术后3周

对照组3033.3±

3.827.7±

2.825.1±

2.615.2±

2.712.6±

2.111.4±

3.2

观察组3432.8±

3.126.2±

3.219.4±

3.615.3±

2.411.9±

2.27.5±

2.8

t-0.57941.98327.17440.15691.29755.2007

P->0.05>0.05<0.01>0.05>0.05<0.0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会导致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使血管收缩,心脏收缩力因此而增强;同时,还会导致血压上升及心率加快,进一步加重心肌缺氧、缺血,使PCI介入治疗难度加大,而且严重影响预后[2]。许江霞,许德玲[3]等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弥补单纯药物治疗的缺陷。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治疗配合度,提高PCI介入治疗成功率。心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热情接待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态度和蔼,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及紧张感;介绍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原理、治疗、护理、转归等,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告知患者及其家属PCI介入治疗原理及方法,其具有创伤小、效果显著等优势,增强患者治疗配合度。

3.2分析焦虑原因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焦虑原因包括:(1)对心肌梗塞发病原理、治疗、护理、转归缺乏了解,认为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2)担心医疗费用过高,害怕因巨额医疗费用引起家人反感、抛弃。(3)担心PCI治疗会给其术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4)急于治愈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过程较漫长,与患者急于治愈疾病的心理预期产生落差。(5)个性因素,患者性格内向、悲观。针对患者焦虑的不同原因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

3.3消除不良刺激源

将患者安排在卫生、整洁、通风、安静、光线柔和、温度及湿度适合的病房,减少环境嘈杂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条件允许的可以按照患者的喜好对病房的摆设进行重新设置,使患者感觉如同在家般轻松、舒畅[4]。医护人员要将治疗、护理等集中一次完成,避免影响患者休息;合理用药,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3.4心理支持

告知患者治疗及护理的进程,缓解患者对治疗效果的忧虑情绪。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各种症状及不适,了解患者发病前后的精神特点、个性因素,对于担忧经济问题的患者,告知其会合理用药及治疗,不会虚增医疗费,消除患者忧虑心理;对于担忧术后治疗效果的患者,给其介绍以往成功治疗病例,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对于性格悲观的患者,要主动与其聊其关心的话题,减轻其思想压力。鼓励患者家属、亲友多陪伴在患者身边,与患者多交流、一起吃饭,并共同憧憬治愈后的生活,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段春英,姜文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273-274.

[2]张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1):1731.

[3]许江霞,许德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心理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06):85-86.

[4]赵彩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4):184-185.

标签:;  ;  ;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