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首先在剖析我国煤炭工业双高矿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观,围绕双高矿区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双高矿区协调发展的复杂系统、复杂系统评价体系及模型、复杂系统预警及诊断模型。其次,对山西省五大双高矿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诊断控制提出了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措施。最后,对我国煤炭工业双高矿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战略规划,提出了建立双高矿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的战略目标。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明确的方法指导。 第一章在分析我国双高矿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明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阐述了本文研究方法和意义,建立了本文的研究体系。 第二章系统地分析了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及复杂系统的基本理论,对双高矿区进行了界定,对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了适应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并明确了该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结构,进一步分析了预警的涵义,指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1.1.1 人未来长相预测的启示
  • 1.1.2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的类比联想
  • 2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综述
  • 1.2.1 我国双高矿区经济发展现状综述
  •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综述
  • 1.2.3 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 1.2.4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研究综述
  • 3 亟待解决的问题
  • 4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的基本内容
  • 5 本文研究方法及意义
  • 1.5.1 研究方法概要
  • 1.5.2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方法论的基本思路
  • 1.5.3 本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我国煤炭工业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
  • 2.1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 2.1.1 双高矿区界定
  • 2.1.2 我国煤炭工业双高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 2.2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理论
  • 2.2.1 煤炭工业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的基本概念
  • 2.2.2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的主要特征
  • 2.2.3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构成及要素分析
  • 2.2.4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结构
  • 2.2.5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衡量
  • 2.2.6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评价方法及模型
  • 3.1 复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步骤
  • 3.1.1 复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1.2 复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步骤
  • 3.2 评价指标体系
  • 3.3 评价方法
  • 3.3.1 层次分析(AHP)方法
  • 3.3.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3.3.3 集成评价方法
  • 3.4 双高矿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 3.4.1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与模型
  • 3.4.2 评价标准
  • 3.4.3 权重的确定
  • 3.4.4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模糊评判
  • 3.4.5 使用指标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 3.5 集成评价方法的缺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方法及模型
  • 4.1 研究思路
  • 4.2 预警系统设计概述及方法
  • 4.2.1 双高预警系统概述
  • 4.2.2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预警
  • 4.2.3 复杂系统预警诊断系统设计
  • 4.2.4 一般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 4.2.5 预警诊断设计
  • 4.3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方法分析
  • 4.3.1 基于双高矿区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预警方法
  • 4.3.2 基于双高矿区的神经网络(ANN)预警方法
  • 4.3.3 基于双高矿区的系统动力学(SD)预警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实证研究
  • 5.1 可持续发展评价实证
  • 5.1.1 评价数据收集及整理
  • 5.1.2 权重的确定
  • 5.1.3 实证过程
  • 5.1.4 实证结果
  • 5.2 系统预警诊断模型实证
  • 5.2.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5.2.2 模型实证结果
  • 5.2.3 诊断政策方案设定
  • 5.2.4 分析和讨论
  • 5.2.5 政策建议
  • 5.3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的计算机实现
  • 5.3.1 预警系统实证流程
  • 5.3.2 系统主要功能
  • 5.3.3 系统主要模块
  • 5.3.4 系统测试方法及内容
  • 5.3.5 测试结果
  • 5.3.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筑双高矿区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
  • 6.1 双高矿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6.1.1 循环经济的概念
  • 6.1.2 双高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 6.1.3 双高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 6.2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 6.3 双高矿区生态工业园区的结构
  • 6.4 构筑双高矿区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战略
  • 6.4.1 法制体系战略
  • 6.4.2 宏观调控战略
  • 6.4.3 微观管理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工作
  • 7.2 主要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编教材及专著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完成的研究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论文独创性说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果树限根栽培技术在废弃矿区的应用[J]. 落叶果树 2020(04)
    • [2].《712矿区综合性改造设计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7)
    • [3].《矿区小酒馆》[J]. 美术 2018(03)
    • [4].矿区新春[J]. 当代矿工 2020(02)
    • [5].矿区艺术大咖(上)[J]. 当代矿工 2016(01)
    • [6].基于采矿活动对矿区水文地质影响的探究——以孙家山矿区为例[J].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1)
    • [7].松入云间披霞色——矿区技术员赵云松小记[J]. 中国盐业 2019(23)
    • [8].基于融合视角下的城市型矿区转型问题与对策[J]. 现代矿业 2020(04)
    • [9].关于林区、矿区城镇化问题研究——基于对吉林省白山地区和辽源地区林区、矿区城镇化情况的调研[J]. 行政与法 2015(03)
    • [10].通过强化管理构建“五型”石油矿区[J]. 改革与开放 2013(04)
    • [11].水文地质勘察对矿区的影响和对策解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17(05)
    • [12].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矿区测绘技术中的运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10)
    • [13].浅谈矿区水文地质勘察中常见的难点及对策[J]. 技术与市场 2016(05)
    • [14].用文化建设打造幸福矿区[J]. 当代矿工 2019(07)
    • [15].矿区水文地质勘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城市地理 2014(14)
    • [16].文化视角下的文明矿区创建刍议[J]. 东方企业文化 2013(04)
    • [17].走进矿区乡村——我的民情日记[J]. 审计月刊 2011(05)
    • [18].矿区生态产业链(网)结构与特性探析[J]. 中国矿业 2009(06)
    • [19].深化矿区党建工作 推动区域和谐发展[J]. 当代江西 2008(05)
    • [20].我国矿区污染地修复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6(04)
    • [21].矿区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J]. 现代园艺 2015(02)
    • [22].加强矿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18)
    • [23].建设科技矿区 共享美好家园[J]. 当代矿工 2020(06)
    • [24].我是矿区“土记者”[J]. 当代矿工 2011(01)
    • [25].河智苑 《第七矿区》上演前所未有动作戏[J]. 南腔北调(明星) 2008(09)
    • [26].加强矿区事业部党政建设工作 有效推动矿区发展[J]. 东方企业文化 2014(01)
    • [27].资源枯竭型矿区工业废弃地再利用动力研究[J]. 中国矿业 2014(02)
    • [28].矿区水文地质勘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江西建材 2014(03)
    • [29].构建特色矿区文化[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3(04)
    • [30].科技产业与生态矿区协同发展研究综述[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3(02)

    标签:;  ;  ;  ;  ;  ;  ;  ;  

    双高矿区可持续发展复杂系统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