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人假设与可设想性论证 ——查尔默斯二维语义学探析

怪人假设与可设想性论证 ——查尔默斯二维语义学探析

论文摘要

怪人假设的提出和物理主义的盛行密不可分,所谓怪人指的是这样一种系统,它们与普通人看起来完全没有差别,只是没有心灵或意识,或者说没有现象性质。显然,这样一种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问题在于,哲学家们所设想的这种怪人是否具有某种程度的可能性呢?一些人认为,哪怕是最低限度的可能性,也会导致物理主义的破产从而不得不接受某种形式的二元论。很多哲学家认为这是怪人概念最重要的意义。用怪人假设来反对物理主义将导致很多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可设想性和可能性以及先天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同时,怪人问题将导致认知上的困难:它重新提出了他心问题。查尔默斯将怪人假设作为一种精致的可设想性论证重新提出,引起了热烈讨论。查尔默斯所反对的物理主义观点蕴含了怪人的不可能性,但直觉上我们感到怪人是可设想的,似乎也是可能的。在当代心灵哲学中,主要的反物理主义论证,如知识论证、解释鸿沟论证、模态论证等,和可设想性论证一样,都是从物理事实与现象事实之间存在着认知鸿沟这一前提出发,得出二者之间存在本体论鸿沟的结论。而物理主义者则坚持,认识论的前提并不能导出本体论的结论。查尔默斯对传统的可设想性论证进行修正,认为从认识论前提合理地推出本体论结论是可行的,其步骤大体是从认识论前提推出模态结论,进而达到本体论结论。这一步骤的关键是在认知领域和模态领域之间建立关联,查尔默斯认为二维语义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如果查尔默斯是对的,那这就是对物理主义的一个严重挑战。二维语义方法源于直接指称主义和描述主义之间的争论,可以追溯到克里普克对后天必然性的说明。二维主义区分了两种内涵,先天性和后天性、可能性和必然性都可以定义为两种内涵在可能世界的赋值。查尔默斯发展了认知的二维主义,用认知术语定义模态概念,从而为可设想性论证提供支持。近几年,二维主义的影响渐大,索姆斯对二维主义的描述主义倾向进行了细致批判,查尔默斯则认为他所主张的认知的二维主义能够很好地兼顾直接指称主义和描述主义。本文着重分析查尔默斯的可设想论证,认为这种基于二维语义的可设想性论证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并不能真正驳倒物理主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怪人的可设想性论证及其困难
  • 1.1 怪人假设和物理主义
  • 1.2 怪人假设和反物理主义论证
  • 1.3 传统可设想性论证及其困难
  • 二 基于二维语义学的可设想论证
  • 2.1 二维主义的发端
  • 2.2 早期二维主义
  • 2.3 二维语义的核心观点
  • 2.4 二维语义方法与可设想性论证
  • 三 对查尔默斯论证的质疑和评述
  • 3.1 怪人是否可设想
  • 3.2 修正的CP论题是否成立
  • 3.3 二维语义方法是否适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怪人假设与可设想性论证 ——查尔默斯二维语义学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