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东段速度场研究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东段速度场研究

论文摘要

通过对简单的近地表模型分析,了解到把平滑地表面作为处理基准面时,叠加速度比实际的要小;把平滑低速带底板作为处理基准面时,叠加速度比实际的要大;恰当的浮动基准面应在平滑地表面和平滑低速带底板面之间。通过简单的地下模型正演分析,提出了当地下为平缓变化的层状介质时,叠加速度横向上要发生变化,但在纵向上不会出现叠加速度的反转现象;当地下为剧烈变化的层状介质时,叠加速度横向上的变化梯度很大,纵向上也会出现较大的反转现象。利用两层线性连续介质模型的计算,证明了巴楚地区沿层提取的平均速度总的变化趋势为:①中生界以上的较新地层的平均速度总的变化趋势为平均速度在构造高部位较低,在构造低部位相对较高;②可能存在这样的较老反射界面,该界面的平均速度在新生界地层较厚部位的平均速度总的变化趋势为平均速度在构造高部位较低,在构造低部位相对较高,在新生界地层较薄部位的平均速度总的变化趋势为平均速度在构造高部位较高,在构造低部位相对较低;③当较老地层的厚度超过某一厚度时,其以下地层的的平均速度总的变化趋势为平均速度在构造高部位较高,在构造低部位相对较低。通过模型正演,表明了速度场的横向变化可导致构造圈闭面积的变化、高点的移位、淹没或出现假构造。从时间域到深度域的转换构造高点沿速度减小的方向偏移;反之,从深度域到时间域转换构造高点沿速度增大的方向偏移。当平均速度增加的方向与构造倾向相反时,从时间域到深度域转换具有“放大”构造的功能,有可能出现假构造;当平均速度增加的方向与构造倾向相同时,从时间域到深度域转换具有“缩小”构造的功能,有可能出现构造的淹没。利用分频光滑技术和基准面两步法校正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叠加速度畸变和不闭合问题。从多层水平层状介质的时距关系式出发,推导了多层水平层状介质的第n层介质的层速度增量与叠加速度增量的关系式,以此关系式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基于模型的求取层速度的方法,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的、精度较高的先进技术方法。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概况
  • 2.1 勘探程度
  • 2.2 地层沉积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火成岩分布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地层层序与波阻特征
  • 2.5 资料现状
  • 第三章 方法原理
  • 3.1 连续介质
  • 3.1.1 线形函数
  • 3.1.2 幂函数
  • 3.2 水平层状介质反射波时距曲线
  • 3.3 叠加速度在不同基准面之间的转换
  • 3.4 层速度约束
  • 3.5 平均速度坐标转换
  • 3.6 水平层状介质中几种主要速度之间的关系
  • 3.6.1 叠加速度、均方根速度和层速度之间的关系
  • 3.6.2 层速度和速度谱的叠加速度之间关系
  • 3.7 连续介质中层速度与均方根速度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速度分析
  • 4.1 影响地震速度的主要因素
  • 4.1.1 岩性的影响
  • 4.1.2 孔隙度
  • 4.1.3 孔隙中的填充物
  • 4.1.4 埋藏深度
  • 4.2 叠加速度
  • 4.2.1 地震资料的采集与处理参数的影响
  • 4.2.2 浮动基准面的位置
  • 4.2.3 地下地质构造形态的影响
  • 4.2.4 测线交点处的叠加速度闭合差
  • 4.3 平均速度
  • 4.3.1 单层线性连续介质
  • 4.3.2 两层线性连续介质
  • 4.3.3 研究区内平均速度趋势分析
  • 4.3.4 平均速度横向变化对低幅度构造的影响
  • 第五章 速度场的建立
  • 5.1 叠加速度的预处理
  • 5.1.1 叠加速度谱的基准面的统一
  • 5.1.2 叠加速度的分频光滑处理
  • 5.1.3 叠加速度浅层数据预处理
  • 5.2 层速度的计算
  • 5.2.1 射线参数的计算步骤
  • 5.2.2 层速度计算
  • 5.3 层速度约束
  • 5.4 不同基准面下的速度场转换
  • 5.5 速度场建立的实施
  • 第六章 效果分析
  • 6.1 平均速度变化趋势分析
  • 6.1.1 速度横向变化大
  • 6.1.2 平均速度总的变化趋势
  • 6.2 平均速度横向变化对深层构造的影响
  • 6.3 精度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巴楚医学》2019年总目录[J]. 巴楚医学 2019(04)
    • [2].三峡大学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J]. 装饰 2020(03)
    • [3].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巴楚文化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 福建茶叶 2020(08)
    • [4].巴楚艺术造型样式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01)
    • [5].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简介[J]. 包装世界 2016(01)
    • [6].巴楚传统造型艺术的启示与再创作方法浅谈[J]. 艺术科技 2016(01)
    • [7].以公共艺术的方法传承武汉巴楚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J]. 戏剧之家 2016(08)
    • [8].以公共艺术的方法传承武汉巴楚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04)
    • [9].《巴楚印象》[J]. 长江文艺 2019(24)
    • [10].巴楚文化在宜昌旅游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价值体现[J]. 明日风尚 2016(20)
    • [11].新三峡·宜昌 壮美三峡,诗画宜昌![J]. 城市地理 2016(17)
    • [12].巴楚文化的意象融合与传承创新[J]. 艺术品鉴 2017(03)
    • [13].“探究巴楚棉花,建设美丽农村”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方案[J]. 人生十六七 2017(05)
    • [14].新疆巴楚:烧烤架上的美食信仰[J]. 美食 2017(05)
    • [15].庆丰收颂党恩巴楚儿女跟党走 新疆巴楚县举行首次卡龙琴大型演奏会[J]. 文化月刊 2016(Z3)
    • [16].巴楚:丝绸之路上遗落的珍珠[J]. 中国国家旅游 2017(04)
    • [17].巴楚:丝绸之路上遗落的珍珠[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06)
    • [18].老城巴楚最后鐵匠[J]. 神州民俗(通俗版) 2017(02)
    • [19].巴楚文化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J]. 艺术品鉴 2015(02)
    • [20].土家织锦艺术对巴楚文化的继承研究[J]. 艺术品鉴 2015(07)
    • [21].巴楚文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 2016(06)
    • [22].巴楚视觉元素在文化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 [23].从艺术人类学角度分析公共艺术的文化传承功用——以巴楚艺术的活态传承为例[J]. 艺术教育 2015(08)
    • [24].智援巴楚,“造血”当地人才[J]. 上海教育 2019(21)
    • [25].巴楚之间(组诗)[J]. 福建文学 2016(05)
    • [26].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简介[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7].巴楚文化与三峡歌舞[J]. 文学教育(下) 2009(03)
    • [28].巴楚文化的形成及其民族特性初探[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9].首届巴楚艺术发展论坛[J]. 包装世界 2016(01)
    • [30].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断裂差异活动特征及成因演化[J]. 地质科学 2014(01)

    标签:;  ;  ;  ;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东段速度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