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公共责任的外部监督有效性研究 ——以地方人大监督为视角

地方政府公共责任的外部监督有效性研究 ——以地方人大监督为视角

论文摘要

监督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柱,没有监督,就会导致公共权力被滥用,从而产生腐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监督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人大的监督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人大监督的有效性是进一步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职能,以及强化公共责任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人大监督理论的阐述,揭示人大监督的内涵,追溯人大监督的思想源流,阐释人大监督的内容、特点和意义,性质,地方人大监督本质说是一种权力监督,同其它的政府监督形式相比较,它体现出法律性、权威性、民主性、全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点。其对政府的有效监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保障各级人大其他职权的行使,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并且利于约束政府的公共权力滥用,有助于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在回顾和总结地方人大对政府监督的发展历程,在肯定人大监督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重点对目前人大监督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地方人大对政府的监督,由于在现行体制下存在一些关系不够协调,社会各方面思想上对此认识不足,监督过程中监督法律体系不健全,存在着制度缺位,各级地方人大自身建设不够和地方人大对政府的监督信息不足等原因,致使地方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效果不明显,表现出监督本级政府所属职能部门人员多,本级政府领导较少,监督工作缺少强制性,对政府的各方面工作缺少实时性监督以及缺少政府成员行为的责任性监督等问题。通过对西方国家地方立法机关对政府监督状况的简要总结,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可以发现西方国家在民主与法制意识,其地方立法机关自身的建设,对政府监督的法律体系完善程度以及对政府监督工作的公开性等方面存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工作,需要针对监督弱化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增强监督效果。文中的主要举措有:坚持和遵循人大监督五项原则;通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提高全社会对人大监督政府的思想认识;规范现行体制下地方人大和党委及社会其他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弥补监督制度缺位;加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监督能力建设;加快政务公开进程,信访机构改革以建立监督信息畅通渠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人大监督的理论
  • 第一节 人大监督的涵义
  • 第二节 人大监督的思想源流
  • 一、有限政府理论、西方分权理论和代议制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监督学说
  • 三、中国三代领导集体对人大监督的论述
  • 第三节 地方人大对政府监督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 一、地方人大监督的内容
  • 二、地方人大监督的特点
  • 三、地方人大对政府监督的意义
  • 第二章 地方人大对政府监督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我国人大监督的历史沿革
  • 二、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人大对政府监督的发展
  • 第二节 地方人大对政府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地方人大对政府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监督关系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 二、监督不力的思想认识原因分析
  • 三、监督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 四、自身监督能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 五、监督信息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欧美国家地方立法机关对政府监督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欧美国家地方立法机关对政府监督的概况
  • 第二节 欧美地方立法机关对政府监督值得借鉴的地方
  • 一、关于立法机关实施监督的认识
  • 二、立法机关自身建设方面
  • 三、在监督法律完善方面
  • 第四章 提高地方人大对政府监督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坚持和遵循人大监督的原则
  • 第二节 提高全社会对人大监督政府的思想认识
  • 第三节 优化党与国家政权的制度关系和制度建设
  • 一、规范政治运行体制,处理好党委和人大之间的关系
  • 二、协调“党管干部”和人大对政府人事监督之间的关系
  • 三、规范协调人大监督和其他监督主体之间关系
  • 第四节 加强人大的监督制度建设
  • 一、制定各项监督权运用细则,完善执行程序
  • 二、借鉴西方议会监督经验,进行监督制度创新
  • 第五节 加强地方各级人大及常委会监督能力建设
  • 一、增强自身监督能力
  • 二、加强人大组织机构建设
  • 三、健全地方人大监督的监督保障机制
  • 第六节 建立监督信息沟通渠道
  • 一、加强政务公开以利于地方人大监督
  • 二、改革信访机构,使监督信息更为畅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精准扶贫与新型地方政府形塑[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历程、困境与创新[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案例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5)
    • [4].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法律控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3)
    • [5].中央—地方政府间职责结构的历史变迁与优化——基于地方政府行动策略的视角[J]. 行政论坛 2020(02)
    • [6].地方政府的财源选择和分权体制改革[J]. 企业观察家 2020(02)
    • [7].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创新与启示[J]. 中国政府采购 2020(09)
    • [8].论地方政府创新的改革缘起与推进机理[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9].风险的规避、转嫁与控制策略:基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对比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20(10)
    • [10].制度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的分析框架:制度环境、行动者、合作结构[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1].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8(S1)
    • [12].增长与创新的耦合:改革开放40年我国地方政府创新演变的趋向[J]. 行政与法 2018(12)
    • [13].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定价市场化的分析[J]. 财政科学 2018(12)
    • [14].浅析地方政府在企业创新体系中的职能[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02)
    • [15].地方政府如何面对安全与增长的两难冲突?——来自煤矿关闭的证据[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6].公正程序与公共原则:地方政府边界重划的三项主张[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
    • [17].甘肃省地方政府推动便民服务及“最多跑一次”改革调查[J]. 发展 2019(07)
    • [18].浅谈税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14)
    • [19].为什么地方政府对放开汽车限购不积极[J]. 汽车纵横 2019(10)
    • [20].地方政府“创新悖论”的机制及警示[J]. 领导科学 2017(31)
    • [21].关于京津冀地方政府债协同监管的建议[J]. 经济与管理 2018(01)
    • [22].根治地方政府数据造假[J].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8(Z1)
    • [23].地方政府在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的作用探讨[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4].如何协调好油田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J]. 化工管理 2017(07)
    • [25].地方政府权力“瘦身”的障碍分析与破解对策[J]. 地方治理研究 2017(02)
    • [26].浅析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稳步推进[J]. 领导之友 2017(05)
    • [27].低碳试点城市与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为——一个初步的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09)
    • [28].李克强:地方政府要在年内对外公布涉企收费清单[J]. 中国应急管理 2017(05)
    • [29].地方政府督查问题探析[J]. 领导科学 2017(19)
    • [30].市场化、地方政府努力方向与产业结构升级[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标签:;  ;  ;  ;  ;  

    地方政府公共责任的外部监督有效性研究 ——以地方人大监督为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