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前静脉全身麻醉药异丙酚产生镇静、遗忘、意识消失、制动和抗伤害等麻醉效应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作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三大类主要方法,行为学、电生理学以及神经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可从整体、组织、细胞或亚细胞等不同角度和水平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并分析其机制。本论文拟结合行为学、脑电非线性分析和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以行为学表现评估麻醉效应,分析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大鼠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结构自发脑电活动以及神经递质释放(包括脊髓背角)的变化,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异丙酚对大脑各皮层、皮层下中枢结构、皮层-皮层下结构通路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异丙酚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和皮层下各脑区自发脑电及其功能联系的影响实验一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区自发脑电及两半球皮层间功能联系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大鼠顶区、额区和枕区近似熵(ApEn)、关联维数(D2)和互近似熵(C-ApEn)等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变化。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分别在左右顶区、额区和枕区埋置硬膜外皮层电极,连续监测其自发脑电(EEG)。记录20min清醒状态的基础EEG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输注速度依次为400、600和800μg/(kg·min),每个剂量均持续泵注20min,取最后两分钟的EEG进行后期分析。计算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各脑区的ApEn、D2和C-ApEn。埋置电极进行EEG监测的前一周,分别测量以上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包括触须和躯体触碰反应、翻正反射和夹尾反射)。结果:随着异丙酚剂量的增加,左右顶区、额区和枕区的ApEn和D2均逐渐降低(p<0.05)。多数大鼠均在4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进入镇静状态,在6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翻正反射消失,在8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夹尾反射消失,产生以上麻醉效应时各脑区的ApEn、D2和两半球各皮层间的C-ApEn均低于清醒状态时。结论:异丙酚可剂量依赖地抑制顶区、额区和枕区皮层的自发脑电活动,同时抑制两半球顶区、额区和枕区皮层间的功能联系,这可能是异丙酚产生麻醉效应的机制之一。实验二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下结构自发脑电及皮层和皮层下结构间功能联系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大鼠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网状丘脑核(RTN)、脑桥网状核口部(PnO)自发脑电活动的变化,同时观察额区皮质与以上皮层下结构以及各皮层下结构之间功能联系的变化。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分别在左右皮层+VPM、皮层+RTN、VPM+RTN、RTN+PnO埋置深部电极记录各脑区的自发EEG。记录20min清醒状态的基础EEG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输注速度依次为400、600和800μg/(kg·min),每个剂量均持续泵注20min,取最后两分钟的EEG进行后期分析。计算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时两侧各脑区的ApEn和D2以及皮层-VPM、皮层-RTN、VPM-RTN、RTN-PnO间的C-ApEn。埋置电极进行EEG监测的前一周,分别测量以上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包括触须和躯体触碰反应、翻正反射和夹尾反射)。结果:随着异丙酚剂量的增加,左右VPM、RTN和PnO的ApEn、D2均逐渐降低(p<0.05)。同侧皮层-VPM、皮层-RTN、VPM-RTN、RTN-PnO的C-ApEn也随异丙酚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其中皮层-VPM和皮层-RTN间C-ApEn的降低幅度大于VPM-RTN和RTN-PnO的C-ApEn。结论:异丙酚可剂量依赖地抑制部分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的自发脑电活动,同时减弱了皮层和丘脑、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之间正常的功能联系。皮层是异丙酚产生镇静效应的主要位点,而异丙酚通过同时作用于皮层和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皮层下结构产生意识消失和制动效应。抑制皮层-皮层下中枢以及皮层下中枢之间联系通路可能是异丙酚作用机制之一。第二部分异丙酚对大鼠皮层、皮层下各脑区和脊髓背角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目的利用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技术,观察大鼠在不同剂量异丙酚产生各种麻醉效应时皮层、皮层下各中枢和脊髓背角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水平的变化。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前3组分别在右侧初级躯体感觉皮层、丘脑腹后内侧核(VPM)、网状丘脑核(RTN)埋置脑微透析导管,第4组用横穿脊髓背角法在大鼠T12脊髓背角内置入线性微透析探针(LM-5),48h恢复期后前3组插入脑微透析探针、第4组直接进行微透析。前3组用人工脑脊液以1.5μL/min的速度、第4组用人工脑脊液以5μL/min的速度灌流,采集清醒状态下样本作为基础值后,持续静脉输注10g/L异丙酚,输注速度依次为400、600和800μg/(kg·min),每个剂量均持续泵注20min,每20 min采集一次样品(前3组为30μL、第4组为100μL)并放入-80℃冰箱内保存。利用HPLC荧光检测法检测微透析液中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Gly)的水平。埋置脑微透析导管和脊髓微透析探针的前一周,分别测量以上剂量异丙酚麻醉时大鼠的行为学表现(包括触须和躯体触碰反应、翻正反射和夹尾反射)。结果皮层和丘脑RTN中三种氨基酸在400、600μg/(kg·min)异丙酚相继各输注20min时均有所降低;但800μg/(kg·min)异丙酚输注20min时均有所回升。其中皮层内GABA增加幅度最大并最终高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Glu和Gly回升至清醒时水平;RTN内Glu增加幅度最大并最终高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GABA和Gly回升至略高于清醒时基础值。VPM中的Glu随异丙酚剂量增加明显降低(p<0.05),GABA和Gly在短暂降低后回升并略高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不同剂量异丙酚麻醉时脊髓背角内Glu、Gly和GABA水平均低于清醒时基础值(p<0.05),但Glu水平降低的幅度较Gly和GABA大。结论异丙酚对不同脑区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不同。异丙酚麻醉下皮层和丘脑VPM内抑制性递质释放占据优势,而丘脑网状核内则是兴奋性递质释放增加明显。异丙酚对大鼠脊髓背角内的兴奋性递质Glu和抑制性递质Gly、GABA均有抑制作用,但对兴奋性递质Glu的抑制作用较强。导致以上各中枢结构内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水平失衡可能与异丙酚的麻醉效应有关。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第一部分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和皮层下各脑区自发脑电及其功能联系的影响
  • 实验一 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区自发脑电及两半球皮层间功能联系的影响
  • 实验二 异丙酚对大鼠各皮层下结构自发脑电及皮层和皮层下结构间功能联系的影响
  • 第二部分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皮层下各中枢和脊髓背角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全身麻醉药在脊髓内的作用机制
  • 个人简历
  • 发表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异丙酚在无痛胃肠内窥镜检查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01)
    • [2].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在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应用[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13)
    • [3].全凭静脉麻醉中硫酸镁对异丙酚药效学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07)
    • [4].异丙酚复合地佐辛在ERCP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8)
    • [5].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35)
    • [6].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9)
    • [7].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0例效果评价[J]. 中国药业 2014(09)
    • [8].静脉输注异丙酚对颅脑手术脂质代谢的影响[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02)
    • [9].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26)
    • [10].帕瑞昔布钠复合异丙酚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J]. 浙江创伤外科 2011(06)
    • [11].异丙酚对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基因的表达调控[J]. 实用医学杂志 2010(08)
    • [12].芬太尼及异丙酚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16)
    • [13].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对比[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36)
    • [14].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护理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03)
    • [15].异丙酚输注相关不良事件的研究进展[J]. 新疆医学 2008(04)
    • [16].妇科绝育术联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在临床上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 2008(08)
    • [17].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和异丙酚在无痛肠镜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23)
    • [18].异丙酚重复镇静应警惕其潜在的神经毒性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13)
    • [19].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120例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01)
    • [20].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预防硬麻下阑尾手术牵拉反应的效果[J]. 海峡药学 2011(09)
    • [21].异丙酚无痛人流护理体会[J]. 工企医刊 2010(01)
    • [22].异丙酚抑制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7(01)
    • [23].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09(33)
    • [24].浅谈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对小儿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17)
    • [25].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08)
    • [26].异丙酚复合不同浓度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8)
    • [27].异丙酚、芬太尼及两药合用对胃排空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11)
    • [28].小儿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1(34)
    • [29].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J]. 慢性病学杂志 2010(04)
    • [30].异丙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0(08)

    标签:;  ;  ;  ;  ;  ;  ;  ;  ;  ;  ;  ;  

    异丙酚对大鼠皮层及皮层下中枢自发脑电和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