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问题研究

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 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问题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 韩金山

导师: 张世英,张文泉

关键词: 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系统结构模型,周期性波动传导,羊群效应,非寿险精算,零售价差风险

文献来源: 天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系统结构研究,宏观经济波动对电力产业经济的传导关系,中国电力投资市场羊群效应,电力零售市场的管制和风险问题等。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理论包括三个层次:底层是电力物理系统稳定性,中层是电力市场系统稳定性,高层是电力产业经济关系系统稳定性,高层次稳定性把基础性、全局性、和外生性的因素和关系考虑在内。根据中国实际社会经济环境,选取26个最重要稳定性因素,运用ISM模型化方法,建立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系统结构。结构模型的核心是有效供给有效需求和价格体系形成的子结构。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对电力产业经济的传导关系特征是稳定性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时域、多元谱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分析方法,设计一套研究电力产业与宏观经济周期性传导关系的方法体系,选择分别反映宏观经济和电力产业经济的综合指标,利用历史数据对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电力经济传导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向电力产业经济传导的主周期是6-7年,传导方向是宏观经济→投资占比→装机容量,传导时滞为1年。中国电力投资市场发生的投资热潮是羊群效应的典型表现,羊群效应的主要特征是电力投资决策的趋同性。与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相比,电力投资市场的羊群效应是理性的,是电力投资市场参与者之间博弈的结果。建立多个参与人的混合战略博弈模型,计算和解释2个参与人场合的纳什均衡。分析模型表明,羊群效应有两种发生机制,一是投资参与人拥有相同的未来需求信息来源,二是参与人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国电力投资市场近期发生羊群效应的条件主要有:电力需求膨胀的强烈刺激、参与人内部始终存在经济扩张的动力、参与人之间在即将建立的电力市场上激烈竞争的预期。运用非寿险精算原理,解决电力零售市场价格管制的风险问题,提出管制价格的公允价值和稳健价格。给出的价格管制模型,可把风险问题从管制价格中分离出来,极大地减少风险问题对成本信息不对称干扰的程度,模拟所给管制模型风险分离的效果和敏感性。为电力零售企业构建价差风险管理体系;运用效率边界,建立一个管理价差风险的最优合同电量模型。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1.2.1 电力产业经济系统建模

1.1.2.2 电力市场稳定性

1.1.2.3 电力产业经济波动性研究

1.1.2.4 电力零售市场稳定性研究

1.1.2.5 电力投资羊群效应分析

1.1.3 存在的问题

1.2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创新点

1.2.1 论文的基本结构

1.2.2 论文工作的创新点

第二章 电力产业经济及其稳定性

2.1 电力商品的性质

2.2 电力产业经济系统及其特征

2.3 电力市场理论研究电力产业经济的局部问题

2.4 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的概念

2.5 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的层次关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系统结构建模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构模型及其建模技术

3.2.1 结构模型

3.2.2 解释结构模型(ISM)

3.3 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的意识模型

3.3.1 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影响要素的选择

3.3.2 要素之间影响关系的确定

3.3.2.1 要素之间影响关系的多样性

3.3.2.2 两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处理

3.4 邻接矩阵与可达矩阵

3.5 递阶结构有向图及其解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对电力产业传导关系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异常值影响分析(观察法)

4.2.2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2.3 相关函数

4.2.4 多元谱分析

4.2.5 波动传导关系研究方法

4.3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对电力产业传动关系分析

4.3.1 指标选取

4.3.2 异常值检查

4.3.3 相关函数分析

4.3.4 VAR模型分析

4.3.4.1 VAR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4.3.4.2 平稳性检验

4.3.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6 多元谱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电力投资市场羊群效应的博弈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电力投资市场与金融市场羊群效应的区别

5.3 混合战略博弈的纳什均衡

5.4 电力投资博弈模型的战略式表示

5.4.1 博弈模型的战略空间

5.4.2 参与人的效用函数

5.4.3 支付函数

5.4.3.1 两种投资规模的成本曲线

5.4.3.2 支付函数

5.5 n= 2 时混合战略博弈的纳什均衡

5.5.1 n= 2 混合战略的纳什均衡解

5.5.2 n= 2 时参与人的反应对应函数

5.5.3 n= 2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解的意义

5.5.4 n= 2 竞争评价系数的意义

5.6 博弈模型对中国电力投资市场羊群效应的解释

5.6.1 n= 2 博弈结果的适用性

5.6.2 羊群效应的发生机制

5.6.2.1 n=2 时羊群效应发生机制

5.6.2.2 n=3 时羊群效应发生机制

5.6.3 对中国电力投资市场羊群效应的解释

5.6.4 政策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电力零售价格管制的风险问题研究

6.1 引言

6.2 电力零售市场激励性管制模式的风险问题

6.3 非寿险精算原理及在市场监管中的应用

6.4 电力零售价格管制的风险模型

6.4.1 管制资产的风险视图

6.4.2 管制资产的风险收益

6.4.3 管制资产的公允价值

6.4.4 管制资产的稳健价格

6.4.5 非寿险精算技术应用的经济合理性

6.5 稳健价格的模拟算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电力零售企业价差风险管理

7.1 引言

7.2 价差风险资本的规模与分配

7.2.1 价差风险资本的规模

7.2.2 价差风险资本的分配

7.3 价差风险管理中最优合同电量

7.3.1 风险管理问题与购电优化问题的区别

7.3.2 价差风险管理中最优合同电量模型

7.3.2.1 效率边界

7.3.2.2 最优合同电量

7.3.2.3 模型求解

7.3.2.4 结果的解释

7.4 最优合同电量的敏感性模拟

7.5 本章结论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5-24

参考文献

  • [1].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朱晓艳.浙江大学2005
  • [2].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产业价格链优化模型及方法研究[D]. 刘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 [3].转轨期中国电力产业规制研究[D]. 许洁.同济大学2007
  • [4].电力产业价格链的形成分析及优化设计模型[D]. 郭联哲.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
  • [5].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电力产业绩效评价研究[D]. 谢洪军.重庆大学2007
  • [6].中国电力产业厂商市场力量的防范研究[D]. 郭磊.复旦大学2007
  • [7].促进新能源电力产业投资的理论应用和政策导向研究[D]. 王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 [8].电力产业管制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D]. 陈磊.福建师范大学2012
  • [9].中国电力产业监管中规制合谋及其防范机制设计[D]. 杨菲菲.重庆大学2012
  • [10].电力产业管制体制演变的国际比较研究[D]. 孙建国.厦门大学2003

相关论文

  • [1].我国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童明光.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 [2].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产业价格链优化模型及方法研究[D]. 刘严.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 [3].我国电力市场产出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D]. 郭明星.吉林大学2006
  • [4].中国电力经济运行规律研究[D]. 仇伟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标签:;  ;  ;  ;  ;  ;  

中国电力产业经济稳定性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