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论文摘要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血瘀证是其常见的证候。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标准虽不断更新,但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却至今未见报道。本课题遵循循证医学理念,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理统计相结合,进行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诊断标准的系统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古今文献,总结冠心病血瘀证临床表征和理化指标的相关论述;综合研究进展,结合冠心病血瘀证的特点,制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构建方案;基于理化指标在冠心病血瘀证现代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系统评价方法制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及疗效评价指标条目池。第二部分专家咨询目的评价冠心病血瘀证诊断及疗效评价条目池中各指标的权重,为建立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文献研究结果设计问卷,采用德尔菲法,通过预调查评测问卷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修改并完善专家咨询问卷。选择在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80位专家,采用信函及网络调查方式完成专家咨询。采用Mysq15.0工具进行数据管理,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专家基本情况、专家积极系数和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结果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共有122个诊断指标被纳入问卷。发送问卷80份回收8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胸痛位置固定、舌色紫暗、舌体瘀斑瘀点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显示任何一支血管闭塞、超声显示心房或心室附壁血栓、超声显示血管内附壁血栓、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等37个指标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90%,可以考虑作为冠心病血瘀证的主要诊断指标;胸痛呈刺痛、绞痛、面色黎黑、鄂粘膜色暗、肌肤甲错、四肢末端紫绀、血管紧张素Ⅱ升高等27个指标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位于80%-90%,可以考虑作为冠心病血瘀证的次要诊断指标。第三部分临床研究目的根据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结果,分析临床表征和理化指标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借助现代数理统计与挖掘分析技术,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证候特征等。利用Mysq1 Server5.0工具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入选患者4274例,男3102人,女1172人,平均年龄62.01±9.27岁。其中无症状者816例,稳定劳累性心绞痛患者992例,ACS超过1月病情稳定者2034例,不稳定心绞痛432例,血瘀证3257例,非血瘀证101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年龄>65岁、既往有前间壁心梗病史、冠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病变,胸痛、胸闷、舌色暗红、舌色淡紫或青紫,舌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粗张、色紫,脉涩、迟等33个指标的患者多见血瘀证;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冠心病非血瘀证组相比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且不受其他兼夹证型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两种多因素分析方法筛选所得到的共同诊断项目有舌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粗张,舌下脉络色紫3个指标;只满足一种多因素分析模型的诊断项目有既往前间壁心梗病史,舌淡紫,苔质腻,平均血小板体积4个指标。第四部分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拟定综合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及临床数据分析结果,遵循临床“实用性”、“重要性”、“确定性”三大原则,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的大小,结合专家建议和临床实际,拟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草案)如下第五部分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检验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检验新建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草案)的诊断效能。方法将4名有临床经验的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分成相互独立的A、B两组。A组以1986年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B组以新建诊断标准草案为诊断依据,分别在两个诊室,通过病例记录相互独立的对4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辨证,组内辨证结果不同时两人协商解决。结果新建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敏感度94.36%,特异度89.38%,准确度93.11%,阳性似然比8.89,证明本标准有较好的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结论1.本研究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宏观与微观结合、临床表征与理化指标结合的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2.通过4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验证,证明本研究拟定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可靠性。3.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方法总结古今文献,采用德尔菲法完成专家咨询,按照横断面研究设计进行临床观察,在方法学上比较可靠,为今后其他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式。

论文目录

  • 资料来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研究一 冠心病血瘀证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相关古代病名研究
  • 2 冠心病血瘀证中医病因研究
  • 3 冠心病血瘀证中医病机研究
  • 4 冠心病血瘀证临床表征研究
  • 4.1 症状体征
  • 4.2 舌脉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冠心病血瘀证现代文献研究
  • 第一章 冠心病血瘀证量化诊断研究
  • 1 中医证候客观量化研究进展
  • 1.1 中医证候客观量化的基础
  • 1.2 中医证候客观量化的方法
  • 1.3 中医证候客观量化的难点
  • 1.4 中医证候客观量化的途径
  • 2 冠心病血瘀证证候诊断研究进展
  • 2.1 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发展
  • 2.2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的发展
  • 2.3 建立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思考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冠心病血瘀证与理化指标的文献评价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4 检索策略
  • 4.1 数据库检索
  • 4.2 扩展检索
  • 5 评价方法
  • 5.1 文献筛选
  • 5.2 方法学质量评估
  • 5.3 数据提取
  • 6 结果
  • 6.1 研究资料的一般情况
  • 6.2 冠心病血瘀证相关理化指标分析
  • 7、血清CRP、GMP-140与冠心病血瘀证相关性的META分析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标准
  • 7.3 文献检索
  • 7.4 分析方法
  • 7.5 结果
  • 7.6 结论
  • 7.7 本研究的局限性
  • 8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可靠性评价
  • 2.2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 2.3 指标筛选
  • 3 结论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含量估算
  • 2.3 研究方法
  • 2.4 数据管理方案
  • 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的单因素分析
  • 3.3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拟定
  • 1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的筛选
  • 2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的评分
  • 3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建立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检验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冠心病血瘀证形成过程动物模型的心电图变化[J]. 中医药信息 2020(01)
    • [2].冠心病血瘀证相关非编码RNAs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3)
    • [3].基于脉图分析的冠心病血瘀证辨证要点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9(07)
    • [4].冠心病血瘀证的代谢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06)
    • [5].冠心病血瘀证症状与药物组成最大频繁关联模式挖掘[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4)
    • [6].冠心病血瘀证差异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医药导报 2017(13)
    • [7].冠心病血瘀证的基因网络模块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05)
    • [8].冠心病血瘀证与慢性炎症因子相关性临床研究[J]. 山西中医 2015(01)
    • [9].家系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的研究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02)
    • [10].面部识别在冠心病血瘀证临诊应用研究的思路与探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2)
    • [11].冠心病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7)
    • [12].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脉图与心电图的关联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6)
    • [13].冠心病血瘀证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 2019(02)
    • [14].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0)
    • [15].冠心病血瘀证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相关性分析[J]. 中医杂志 2015(16)
    • [16].冠心病血瘀证基因表达谱的遗传异质性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4(05)
    • [17].血栓前状态分子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3)
    • [18].冠心病血瘀证的基因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10)
    • [19].福州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血瘀证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2)
    • [20].冠心病血瘀证的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J]. 微循环学杂志 2012(01)
    • [21].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09)
    • [22].冠心病血瘀证实质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现状与思考[J]. 中医杂志 2012(23)
    • [23].冠心病血瘀证与血脂 血尿酸关系的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 2008(12)
    • [24].冠心病血瘀证标准规范、生物学基础及循证评价——基于病证结合的“证候”研究思路与方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9(08)
    • [25].冠心病血瘀证客观化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7)
    • [26].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诊断标准的系统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03)
    • [27].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诊断标准的相关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11)
    • [28].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分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11)
    • [29].冠心病血瘀证与冠脉病变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02)
    • [30].冠心病血瘀证客观化指标高通量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12)

    标签:;  ;  ;  ;  ;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