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疆阿克陶县托吾恰克锰矿

刍议新疆阿克陶县托吾恰克锰矿

赵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3队

摘要:新疆阿克陶县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是以托吾恰克锰矿为例,对新疆阿克陶县的地理位置、矿产资源,阿克陶县托吾恰克矿区的矿产,托吾恰克锰矿的矿床特征和托吾恰克锰矿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进而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阿克陶县;托吾恰克锰矿;矿床

一、新疆阿克陶县的概况

1.阿克陶县的地理位置

阿克陶县隶属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与乌恰县和疏附县为邻,东北部以岳普湖河为界与疏附县、农三师四十一团(草湖)相望,东部与英吉沙县、莎车县相连,南部与塔什库尔干县相接,西部、西南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

2.阿克陶县的矿产资源

阿克陶县有铁、铅、锌、铜、金、钴、锂、镓等13种金属和煤、水晶、冰洲石、石棉、云母等16种非金属矿藏,矿点多达171处,其中27处为大、中、小型矿床。金属矿中有一级富铁矿,有品位较高的铅锌矿,有中型金矿和钴矿;非金属矿有大型水晶矿及在全国范围都极为罕见的金刚玉(红、蓝宝石)矿,白云母、冰洲石矿也广有分布。现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种达30余种,大中型以上矿床11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四条大型铁矿带有两条在阿克陶县。境内有大型水晶矿和在中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的金刚玉矿——红、蓝宝石矿。

二、阿克陶县托吾恰克矿区的矿产

矿区位于塔里木—华北板块与羌塘(中间)板块接触部位北侧,塔里木微板块的西昆仑北缘古生代复合沟弧带(张良臣,2006)内。区内地层以古生代、中生代地层为主,少量古元古界及新生代地层,地层层序不齐全,受构造活动影响,相互叠置关系表现复杂。

1.区域矿产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华北板块与羌塘(中间)板块块接触部位北侧,塔里木微板块的西昆仑北缘古生代复合沟弧带内。成矿区划属南天山Au、Pb、Zn、Cu、Sn、Sb、Al、Hg、稀有、稀土金属、宝石成矿带的一部分及西昆仑木吉—阿克塞钦Au、Cu、Fe三级成矿带。

2.矿产分布特征

详查区及其附近工作程度较低,发现的矿产较少,主要有锰矿、铁矿、岩金、砂金,多数规模较小,为矿点和矿化点。

3.区域成矿规律

详查区发现的内生矿产较少,主要以外生矿产为主。成矿期主要为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有与二叠系灰岩有关的沉积型锰矿、与三叠系霍峡尔组(T3h)碎屑岩有关的煤矿、与白垩系砂岩有关的铜矿、铅矿,与白垩系细碎屑岩及灰岩有关的磷矿。在古近纪时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石膏矿和岩盐矿、磷矿等;新近纪时主要形成了砂岩型铜矿、铅矿以及粘土矿,铜矿及铅矿大都具有一定的工业意义;第四纪时主要形成了砂金矿。

空间上,在西昆仑北缘古生代复合沟弧带内,晚古生代期间强烈拉张环境下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与之相关的大量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内生矿产,主要有硫矿(黄铁矿)、含金铜矿。中生代早期三叠纪时在断陷环境下沉积形成了煤矿,期间伴随有火山活动,形成了小型沸石矿。在阿克赛钦早古生代陆缘盆地内,志留纪,在弧后拉张拗陷环境有海水热液活动参与情况下,形成了系列层控碳酸盐岩型铁铜金矿,各种矿物质的富集具有明显的多阶段、多成矿作用。此外,在木吉北西一带还产出有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三、阿克陶县托吾恰克锰矿的矿床特征

1.矿体特征

托吾恰克锰矿赋存于下二叠统泥质灰岩夹薄层状灰岩地层中,严格受地层控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呈似层状、透镜状断续产出。本次详查共圈定一条矿体,矿体产状350°∠58°—15°∠67。矿体顶底板围岩均为灰色含泥质灰岩或薄层灰岩。矿体出露地表,风化后局部形成黑灰色条带。受后期大断裂影响,片理化发育,地表岩石较破碎。

矿体倾向北,层位比较稳定,厚度较稳定,一般为8-15米,平均厚度大于9米,局部最厚处达到23米。矿体延伸性好,矿区内剥土实际控制长度670米。矿体顶底板均为含泥质重的生物碎屑灰岩,顶薄底厚。其出露高度西高东低,西边矿体被覆盖出露较差,片理化发育,地表岩石较破碎。

2.矿体规模、产状及形态

通过矿区的地表剥土取样工作和坑道编录取样工作,对矿体进行了控制,矿体产于蚀变灰岩的接触带上,矿区锰矿近东西向分布。矿体大致倾向近北,走向在100°-115°,倾角在58°-67°之间,矿体东西出露,蚀变主要以碳酸岩化、绢云母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矿体地表工程控制总长670米,宽约8-23米之间,产状:350°∠58°—15°∠67°总体矿体沉积比较稳定,变化不大。具体由浅至深由以下工程控制:

地表剥土工程编号:(BT1-BT7)BT1控制矿体厚度17米,平均品位40.22×10-2;BT2控制矿体厚度18米,平均品位40.50×10-2;BT3控制矿体厚度14米,平均品位41.09×10-2;BT4控制矿体厚度8米,平均品位39.40×10-2;BT5控制矿体厚度8米,平均品位41.47×10-2;BT6控制矿体厚度8米,平均品位41.03×10-2;BT7控制矿体厚度6米,平均品位39.27×10-2。地表平均厚度11.28米,平均品位40.42×10-2。

深部矿体由PD1、PD3、PD4、PD6控制,PD1控制矿体厚度最宽12米,平均厚度9米,平均品位39.02×10-2,平均产状10°∠65°;PD3控制矿体厚度最宽10米,平均厚度8.5米,平均品位36.68×10-2,平均产状17°∠67;PD4控制矿体厚度最宽12.40米,平均厚度9.26米,平均品位41.04×10-2,平均产状310°∠60°;PD6控制矿体厚度最宽6.10米,平均厚度5.48米,平均品位39.25×10-2,平均产状15°∠59°矿区西边矿体走向有所变化,受地形影响,走向基本变为南北方向约345°,倾向45°倾角65°。矿体属稳定型。矿体赋存标高3588-3825米,控制埋深0-160米。

四、阿克陶县托吾恰克锰矿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标志

1.矿床的成因

本地区锰矿床产于二叠统泥质灰岩,主要分布于玛尔坎苏河北侧。与上覆地层白垩系和下伏地层中-上石炭统均呈断层接触关系。其中泥质灰岩夹薄层状灰岩岩性层为锰矿体的赋矿地层。碳酸岩建造中,矿体赋存于一定的层位,产状与地层一致,与围岩界线清楚,呈整合接触。矿体形态比较规则,呈似层状、透镜状,厚度比较稳定。根据区域大地构造及地层的成因分析,还有矿石的化学分析得出,矿床主要产于地块的裂陷槽中,形成环境为浅海,锰矿层多位于海进层序的中上部,含锰碳酸盐带常与泥质岩密切伴生。矿石矿物以菱锰矿为主,一般含锰30%-40%。

根据以上资料初步认为本矿床成因为浅海相层控型沉积锰矿。

2.找矿标志

第一,矿体的露头和锰矿转石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

第二,灰绿色蚀变安山岩位于矿体的上盘,是间接的找矿标志。

第三,锰矿石风化后在地表形成黑色条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阿克陶县托吾恰克矿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良好的开矿前景,所以,首先需要明确当地矿产的实际情况,然后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小磊:《新疆阿克陶县恰尔隆一带成因地层与化学地层的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12日。

标签:;  ;  ;  

刍议新疆阿克陶县托吾恰克锰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