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锂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镁锂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镁锂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优良的电磁屏蔽能力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电子、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镁锂合金的耐蚀性差是限制镁锂合金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合金表面处理本质的理解,我们首次提出利用改进的微弧氧化技术对镁锂合金进行表面处理,以期在镁锂合金表面获得具有良好耐蚀性、耐磨性以及与合金基体结合牢固的微弧氧化膜层。通过简单电解液初选与正交试验优化,开发出适宜镁锂合金微弧氧化的高效、无氟环保型电解液(多聚磷酸钠6g,六偏磷酸钠0.9g:氢氧化钠4.5g;三乙醇胺15mL;蒸馏水1.5L)。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工艺参数对氧化膜的生长过程、厚度、微观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电流密度:5 A/cm2、氧化时间:8 min、频率:2000 Hz,占空比:15%。研究了低锂含量镁锂合金在添加和未添加TiO2纳米粒子的复合磷酸盐电解液中的微弧氧化过程。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动电位极化(PDP)以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TiO2纳米粒子对微弧氧化膜的宏观、微观形貌、组成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O2纳米粒子后,微弧氧化膜的颜色由白色变为蓝色,与白色氧化膜相比,蓝色膜具有更少的结构缺陷和更为均一的微观结构,并且合金的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研究了高锂含量LAl41合金在碱性复合磷酸盐电解液中的微弧氧化过程。通过氧化过程中电流密度和电压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了LAl41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生长动力学;利用SEM、XRD、XPS、PDP以及EIS等测试手段分析了微弧氧化膜的组成、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并对微弧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LAl41合金的微弧氧化过程分为初级阶段,阳极氧化阶段,过渡阶段和微弧氧化阶段;LAl41合金表面的微弧氧化膜主要由方镁石型氧化镁,基体的β相固溶体和含磷的无定形相组成;经过微弧氧化后合金的耐蚀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对合金起主要保护作用的是氧化膜的内部致密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镁锂合金概述
  • 1.1.1 镁锂合金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1.2 镁锂合金的表面处理
  • 1.2 微弧氧化概述
  • 1.2.1 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微弧氧化的过程和机理
  • 1.2.3 微弧氧化的工艺特点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及设备
  • 2.1 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微弧氧化实验设备
  • 2.3 微弧氧化膜的制备
  • 2.3.1 前处理
  • 2.3.2 电解液的配置
  • 2.3.3 微弧氧化
  • 2.4 微弧氧化陶瓷膜的性能测试
  • 2.4.1 广角X-射线衍射(Wide-angle X-ray diffraction,WAXRD)
  •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 2.4.4 厚度测试(Thickness test)
  • 2.4.5 动电位极化(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PDP)
  • 2.4.6 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
  • 第3章 镁锂合金微弧氧化工艺参数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微弧氧化电解液配方的开发
  • 3.2.1 电解液配方的初选
  • 3.2.2 电解液配方的优化实验
  • 3.3 微弧氧化工艺参数的优化
  • 3.3.1 电流密度的优化
  • 3.3.2 氧化时间的优化
  • 3.3.3 电源频率的优化
  • 3.3.4 占空比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2纳米粒子掺杂的复合磷酸盐电解液中的微弧氧化研究'>第4章 镁锂合金在TIO2纳米粒子掺杂的复合磷酸盐电解液中的微弧氧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2纳米粒子浓度的优选'>4.3.1 电解液中TiO2纳米粒子浓度的优选
  • 4.3.2 表面形貌分析
  • 4.3.3 XRD分析
  • 4.3.4 EDX分析
  • 4.3.5 XPS分析
  • 4.3.6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LA141合金的微弧氧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弧氧化膜的生长过程
  • 5.3.2 表面形貌分析
  • 5.3.3 XRD分析
  • 5.3.4 EDX分析
  • 5.3.5 XPS分析
  • 5.3.6 电化学性能分析
  • 5.4 镁锂合金微弧氧化机理浅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镁合金淡黄色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电镀与环保 2019(06)
    • [2].热处理对β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特性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6(12)
    • [3].电流密度对铈掺杂铝合金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6(16)
    • [4].射流微弧氧化与微弧氧化膜层性能对比研究[J]. 热加工工艺 2017(10)
    • [5].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电镀与环保 2017(05)
    • [6].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电镀与环保 2017(02)
    • [7].钛合金表面耐磨润滑微弧氧化膜的研究进展[J]. 材料保护 2017(08)
    • [8].大面积钛合金工件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研究[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15(04)
    • [9].基体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致密性的影响[J]. 电镀与环保 2013(06)
    • [10].7N01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腐蚀行为[J]. 电镀与涂饰 2020(07)
    • [11].电参数对2A12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组织结构的影响[J]. 现代制造工程 2019(02)
    • [12].大变形纯钛微弧氧化膜层的生物摩擦学性能[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1)
    • [13].Mg-5Gd-1Zn-0.6Zr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结构与腐蚀性能[J]. 材料导报 2016(16)
    • [14].电参数对锆材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1(06)
    • [15].脉冲占空比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响[J]. 甘肃科技 2017(03)
    • [16].硅酸钠添加量对微弧氧化膜层特性影响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17(05)
    • [17].镁合金低能耗微弧氧化膜层组织结构及耐蚀性的试验研究[J]. 轻合金加工技术 2015(11)
    • [18].医用钛合金的微弧氧化膜层组织及其磨损性能[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0(S1)
    • [19].拉应力条件下微弧氧化膜对铝合金腐蚀及电化学行为的影响[J]. 中国表面工程 2019(03)
    • [20].硅酸盐体系负向电压对氢化锆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影响[J]. 稀有金属 2015(10)
    • [21].氧化时间对钛合金微弧氧化膜性能的影响[J]. 电镀与精饰 2013(04)
    • [22].硼酸对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J]. 电镀与精饰 2010(12)
    • [23].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相结构研究[J]. 航空材料学报 2008(06)
    • [24].2A12铝合金在两种体系中微弧氧化膜层的磨损性能研究[J]. 表面技术 2020(05)
    • [25].不同电压下制备等厚微弧氧化膜层的能耗及膜层的耐蚀性[J].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20(04)
    • [26].不同电解液体系中高纯镁表面微弧氧化膜的组织与性能[J]. 腐蚀与防护 2019(06)
    • [27].7475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在不同载荷下摩擦-磨损行为[J]. 热加工工艺 2017(16)
    • [28].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工艺研究[J]. 电镀与环保 2016(05)
    • [29].甘油磷酸钙对镁钙合金微弧氧化膜性能影响[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4(S1)
    • [30].碳钢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J]. 摩擦学学报 2015(03)

    标签:;  ;  ;  ;  ;  

    镁锂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