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精神·人——狄金森自然诗探析

自然·精神·人——狄金森自然诗探析

一、自然·精神·人——对狄金森自然诗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慧明[1](2021)在《狄金森基督教主题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珊,殷晓芳[2](2021)在《视觉的衰退与联觉的登场——爱默生语境下狄金森的感知诗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研究狄金森的感知诗学,在爱默生的语境下分析其诗学中视觉的衰退与联觉的登场及其哲学意义。狄金森早期诗歌创作深受爱默生视觉中心主义影响,以视觉为主导感知自然并以此为诗学基础,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尽管狄金森的视觉感觉机制来自爱默生,二者对视觉手段的偏爱却有所不同,并有着分歧和不同的发展方向。爱默生始终以视觉为主导知觉,认为眼睛可以取代自我,变成身体的主体。而在视力衰退、认识到真理的多样性之后,狄金森摈弃了爱默生式单一的诗学感知策略,采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联觉的诗学策略。本文历时分析了狄金森自然诗歌,发现狄金森早期以视觉为中心而后期结合听觉与触觉创作联觉式诗歌的诗学转变、转变的原因及其诗学与哲学意义。狄金森感知诗学中联觉机制的建立,使被黑暗遮蔽的真理得以显现,从而让诗人达到对真理的多方认知,并最终走向反理性、去中心化的诗性哲学意蕴。

齐波会[3](2020)在《《生态批评的美学:语言、美和环境》(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生态状况的持续恶化及生态灾难频发引起了文学家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生态文学由此应运而生。生态文学家们试图借助文学的力量纠正人们错误的生态观,增强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本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节选自着名生态学作家斯科特·斯洛维克与彼得·奎格利联合编辑的《生态批评的美学:语言、美和环境》。《生态批评的美学:语言、美和环境》是文学与环境研究、人文学与自然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典范,该书传达的观点是自然之美和人类社会中的美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对自然美的关切以及对人与自然深层根源的考究贯穿于本书之中。从文学体裁上说,本书属于文学评论文本,目前国内文学评论翻译的研究较少,也可以借此实践探索该类文本英译汉的翻译模式。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的文本类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本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框架。语义翻译关注的中心是原作者在源语文本中表达的意义,强调译文要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内容、语言形式和原作者的意图。交际翻译是以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反映为导向,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关注的焦点是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体验。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既能关注原文内容也能顾及译文效果,也能实现本次翻译项目的目标。实践证明文本类型、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适用于文学评论文本的英译汉。在翻译实践的准备阶段,译者仔细阅读了源语文本。通过阅读分析生态批评中英着作、相关学术文献等,借助网络及纸质专业词典,译者了解了基本的生态批评知识,确定了英汉术语对照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分别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策略对源语文本进行分析。在译后环节,为确保译文的专业性,译者对译文进行反复推敲,并依照生态文学和翻译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建议,对译文进行多次修改和润色。本翻译报告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对翻译任务的描述,简要介绍本翻译报告的背景、目标、意义、源语文本的主要内容以及结构安排。第二章简述了翻译过程,包括译前、译中、译后。第三章介绍理论基础,简述文本类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作用和指导意义。第四章在词汇、句子、和文化层面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指导价值。第五章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发现和局限性。

李玲[4](2019)在《一处环境谦卑之所:艾米莉·狄金森的环境诗学》文中研究表明自然是狄金森诗歌最常见的主题,其多数诗歌皆与自然有千丝万缕的关联,表达出狄金森素朴的环境意识。狄金森密切关注自然界小生物,这些细微的动植物以前大都被忽略遗忘。狄金森的自然表现出其心领神会的位置感,一种非人类中心的姿态与对自然的亲近与敬畏感。此外,狄金森诗歌中的"圆周",一个其着重强调又如谜语一般的表达,蕴含圆周般的模式和运动,诉说着自然不仅指边界,也包括从中心辐射至边缘的整个圆,以此可读出其以生态整体视角看待自然的倾向性。鉴于此,狄金森的自然可以理解为一处环境谦卑之所,其环境诗学不但表达出消解人类傲慢自大的环境伦理意识,也反映建立自然与文化和谐关系的美好愿景,指出人类与环境互为影响,人类既不应控制主宰自然,也无需刻意奉承自然。对自然常怀谦卑之心,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前提。

张珊[5](2019)在《质疑爱默生:狄金森自然诗的反叛性诗学策略》文中认为狄金森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贯穿了她的创作过程。她的自然诗体现了对世界与个体关系的思考和对语言形式与意义的探索。狄金森是常年隐居的神秘诗人,诗学师承多元。其中爱默生被认为是狄金森的最重要的引导者,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爱默生超验主义对狄金森诗歌认识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探究狄金森为何以其诗学策略质疑爱默生,探讨狄金森如何通过自然诗贯通她对爱默生式的自然哲学和审美感知模式的扬弃,而这正是过往研究所缺乏的。论文主体部分的三个章节分别探讨在爱默生语境下狄金森诗人身份与自然观的确立,她的自然感知模式以及诗学上的形式策略。第一章探讨诗人的身份和自然的关系。爱默生认为诗人是解决时代困境的学者,诗人职责的完成需要阐释自然。狄金森在爱默生启发下成为思考自然的诗人,但与爱默生不同的是,她反对自然的完整性。爱默生把自然割裂成为“我”和“非我”,将自然看成与自我对立的客体,寻求对自然的完整印象。狄金森也强调人的主体性,但寻求自我与自然的多元互动。第二章分析爱默生和狄金森对自然的不同感知机制和由此发展出的对真理的不同的认知路径。狄金森早期深受爱默生视觉中心主义影响,以视觉为主导感知自然,认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并以此为诗学基础。尽管狄金森的视觉感觉机制来自爱默生,二者对视觉手段的偏爱却有所不同,并显示出不同的发展方向。爱默生始终以视觉为主导知觉,而狄金森在认识到视觉的局限性后采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联觉诗学策略。狄金森感知诗学中的联觉机制的建立,使其达到对真理的多方认知,并最终实现反理性,去中心化的诗性哲学认知。第三章着重分析狄金森自然诗反叛性的形式策略及其多元性和含混性的诗学效果。狄金森寻求思维的发散和精神的自由,其反传统形式创造了诗歌意义的不确定和含混,体现了其诗学的现代性。她试图“歪着讲真理”,诗歌的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段都力求“三弯九转”。狄金森反语法规则的符号使用、反常规的断行的运用比爱默生更为激进,其隐喻和双关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促成了对真理的多样化表达。狄金森以贯通自然哲学和审美感知模式的方式质疑性地回应了爱默生。她拒绝对自然的整体性解读,而强调自然审美中的个人经验。在自我与自然的多元互动中发展了联觉感知机制。通过联觉的审美感知和以形式扩充语义的诗学策略,狄金森实现了对爱默生的反叛,也诗化了反理性和去中心化的自然哲学观。

程利伟[6](2018)在《圣维克多的休史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12世纪是拉丁西方走向全面复兴的时代,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一个显着现象是人们的历史意识增强,历史学家开始在《圣经》框架内对“历史”和“时间”进行重新思考。当时杰出的神学家圣维克多的休(Hugh of St.Victor,约1096—1141年)作为一名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教学与研究,他不仅在释经学、神学阐释、个人宗教体验和人文学科教育等方面颇有建树,而且其对历史的理解与阐释亦独树一帜。休的历史思想涉及到历史之本质、历史之演进、历史之认识论等方面,可谓广泛而系统。也正因如此,他深得后世学者的高度赞誉,被称为“12世纪杰出历史思想家的代表”。本文通过梳理和解读休的历史思想,凸显其对12世纪史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其在中世纪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借此揭示处于变革时期拉丁西方的史学特征、乃至整个中世纪的史学特征。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中主要阐明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状况,论文写作思路以及史料基础。正文分为四章,兹将各章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通过对休所生活的12世纪拉丁基督教世界、圣维克多修道院和学校,以及其个人生平等方面的阐述,表明在考察与解析休之历史思想时,必须首先对他的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学术圈有明确认识,以呈现一个更加客观立体的人物形象。第二章从历史本体论出发,首先探析在12世纪基督教思想的高压下,休打破中世纪早期把历史作为“上帝在世间活动记录”的惯性思维,明确指出“历史之本质是客观事实”的观点,复兴了古典时期客观主义的历史传统,并将从可见世界对历史的阐发融入到不可见世界对历史的论说中;其次考量在学科门类下,休对中世纪初期形成的“历史从属于语法”和“历史作为神学的婢女”观念的突破,言明其在世俗与神圣学问中对历史地位分别作出的更动和更新;再次省察休之历史编纂实践中,历史叙事由时间进程向事件进程的转变以及其从理论上对历史编撰的思考;最后洞悉休之历史教学实践对奥古斯丁历史教学体系的突破,彰显他对过去权威的继承、反抗与超越,并展现一个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第三章从基督教线性时间观念入手,探究休之历史发展观。重点论说休通过历史叙事的连续性作为遮蔽手段,掩盖其将理性应用到神学阐释时,所确立的以“创世和恢复”为中心的历史哲学;尝试剖析休基于对时间与地点连续性的思考,所构建的六种历史演进路径,即“六个阶段”、“三个时代”、“两种工作”、“两种军队”、“四帝国说”和“从地狱到天堂”;并透过休对每种历史演进路径思辨的解释,体味其背后隐含的历史进步意识、乐观主义史学观念以及发展系统化神学的新方法。第四章在12世纪理性与信仰由排斥转向结合的视角下,言明休认识历史之方式。着重陈说作为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休对理性与信仰关系的调和,分析休认识历史过程中寓意解经法、神秘沉思法、经验归纳法以及演绎推导法等各自发挥的作用,言明休历史认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语将休的历史思想置于中世纪人文主义视野之下,全面检视其历史思想中所表现的在古典文化复兴与外来文化冲击下,人的自主意识觉醒,并阐发历史思想对休整个思想体系的形成以及中世纪史学与神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陈智颖[7](2017)在《《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玮[8](2017)在《艾米莉·狄金森的“空间诗学”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至今都是一个谜。她是一个“恐旷综合症患者”吗?还是被囚禁在“阁楼上的疯女人”?她到底缘何而隐居?“父亲的房屋”是她的庇护所还是监狱?她所钟爱的“花园”在这其间承担着什么样的功能?她又如何借助空间进行自我的身份界定?本论文从空间诗学的角度切入,对艾米莉·狄金森的日常生活空间、艺术创作空间以及表征她事业的重要意象“圆周”展开分析,试图探索狄金森的空间创造与其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文章主要包含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简述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三、四、五部分分别从艾米莉·狄金森的隐居原因、房屋、花园、沼泽这三个日常生活空间、社会文化空间来探讨狄金森的身份认同问题。认为狄金森正是出于对家宅的热爱以及对于对家宅重要性的认识,选择成为家宅的守护者、继承者和修建者;“父亲的房屋”既不能说是她的监狱亦不能说是她的庇护所,更准确地说那是一个能够让她羽化成蝶的茧和怒放的球茎;“母亲的花园”则既建基于男权文化的规训又饱含着女性的生存智慧,正是借助对鲜花的喜爱、认同和沉思,她不仅维系了对自然的热爱,而且实现了对女性的改写和再定义,进而发展出一种审美的非功利的生活态度;“沼泽”是狄金森二十多岁时面临着自己的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问题所回忆起来的一个空间,它是原始混沌的表征,具有对话性和包容性,自由性和生发性,这为她建构阈限自我身份提供了启示。第六、七两部分则分别从狄金森诗歌形式以及艺术创作越界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艾米莉·狄金森的空间意识与身份认同。狄金森的艺术创作乃是她于现实生活空间之外所开辟的另一精神生活空间,她的诗歌形式具有强烈的空间化特征,而她的艺术创作则具有越界性的特点。隐藏与突围始终是艾米莉·狄金森生命中的一大重要课题。第八部分进一步从“圆周”这一表征艾米莉·狄金森事业的意象探讨艾米莉·狄金森“空间诗学”的具体内涵。认为“圆周”在狄金森的“空间诗学”中主要表征着边界存在的必要性、逾越边界的自由性、边界之内的丰富性以及实现路径的迂回性四个方面的内涵。第九部分为结语。对前述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揭示在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研究狄金森空间思想的现实意义。

朱研[9](2016)在《十八世纪欧洲情感主义思潮与文学现代性的起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八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社会生活日渐繁荣,文学艺术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科学研究对感官经验的高度重视,哲学与伦理学对道德情感的特别强调,资产阶级地位的上升与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卫斯理派、虔敬派等强调信仰体验的基督教派的深入人心,婚姻家庭观念的进步以及女权意识的觉醒,塑造了“情感时代”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一场打破理性主义的古典传统,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体现出新的情感中心的认识论,推崇高尚的道德情感,热衷表现细腻温柔又一触即发的内在感受的文学、文化思潮在欧洲各国蓬勃兴起,推动了文学现代性的生成。思想领域对道德哲学的强烈关注,文学艺术中对“同情”与“仁爱”美德的推崇构成了英国情感主义思潮的主要基调,对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反抗与对理性绝对统治的批判则是法国情感主义思潮得以孕育的突出背景,而世俗化的虔敬主义运动则为德意志情感主义思潮的发展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虽然这一思潮因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质在各国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但是情感主义文学通过审美的形式承担起以往道德教化、宗教信仰的功能,并进一步争取独立的过程也表现出文学现代性发展的共性。情感主义思潮还促使文学各主要文类产生了通俗化的发展趋向。感伤小说大量涌现,为了迎合普通市民趣味,形成了特定的人物类型、情节模式。情感戏剧则在题材上更关注普通人的恋爱婚姻、公众焦虑的社会问题,侧重选择能产生强烈情感冲击的情境,在体裁上打开了传统悲、喜剧的界限。而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诗歌题材的平民化倾向,诗歌结构的散文化趋势,以及诗歌语言的日常化追求也为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迹。对于读者来说,通俗化的写情文学以“白日梦”的方式宣泄了市民阶层的感性欲望,其道德教化之外的娱乐功能逐渐彰显。一方面,对于这些作家来说,作品的畅销使其经济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甚至出现了一些成功的职业作家;另一方面,文学作品艺术性与商品性的关系也成为更多作家反思争论的焦点。在诗学领域,情感主义诗学对“审美同情”的探讨使得文学批评转向主体的情感,关注审美感受的内在根源,由此迈出了审美现代性的重要一步:批评家们对文学艺术起源的探讨更是确立了情感表现的本源地位;而对文学作品情感效果的关注则打破了审美趣味的标准化,进而促进了刚刚兴起的美学对崇高、秀美、如画等多元审美范畴的研究。由对外在事件的关注转向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是写情文学的突出特征,而这种内在转向促使情感小说的叙事呈现出碎片化与对话性的独特面貌。在小说刚刚兴起的18世纪,其区别于传统叙事文学的这两大叙事特征无疑具有不容忽视的创新意义。在社会现代性初显的时代背景下,情感主义文学塑造了大量具有普遍意义的“自我”形象。现代性原则从根本上说就是主体性的自我确证或主体的自由,而情感主义文学从生命存在、社会价值、性别角色等角度展开的对“自我”的塑造,正是构建所谓“现代主体”的过程。重审十八世纪的这一思潮,其精神导向并非在感伤愁绪中沉溺沦落,而是在真情与泪水中真正回溯到现代人性中被日渐遗忘、掩盖甚至压抑了的道德根源。复归文学现代性的本源,还原十八世纪情感主义思潮的真实面目,赋予真情与美德应有的地位,重建本真性自我,在追根溯源中提振现代性的批判反思能力,显然具有其特别的意义。

王金娥[10](2016)在《从道家哲学角度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智慧》文中研究说明狄金森诗歌中体现出的独特生态智慧使其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研究价值,而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精髓的道家哲学在自然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也有精辟论述。本文旨在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对狄金森的自然诗歌进行解读,并剖析两者在对自然的认识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所表现出的异同,进而从自然之道推及处世之道,阐述两者共同的生命哲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固有价值,倡导顺应自然实践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活。

二、自然·精神·人——对狄金森自然诗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精神·人——对狄金森自然诗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生态批评的美学:语言、美和环境》(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1 Translation Project
        1.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2 Objectiv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Source Text
        1.2.1 Co-editors of the Source Text
        1.2.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3 Structure of the Practice Report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1.1 Comprehension of the Source Text
        2.1.2 Prepar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ools
        2.1.3 Schedul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2.1 Establishment of E-C Glossary
        2.2.2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heory
        2.2.3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Encountered
    2.3 Post-translation
        2.3.1 Self-proofreading and Modification
        2.3.2 Feedback from Peers and Scholars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Newmark’s Translation Theory
        3.1.1 Text Type Theory
        3.1.2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3.2 Application of Newmark’s Theory
Chapter Four Case Studies
    4.1 Lexical Level
        4.1.1 Term Translation
        4.1.2 Transformation of Part of Speech
        4.1.3 Amplification
    4.2 Syntactic Level
        4.2.1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Focus Conversion
        4.2.2 Division of Long Sentences
        4.2.3 Retention of Figure of Speech
    4.3 Discourse Level
        4.3.1 Retention and Deletion of Punctuation
        4.3.2 Translation of Poems
    4.4 Cultural Level
        4.4.1 Use of Four-character Idioms
        4.4.2 Retention and Change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Terms about Ecocriticism and Literary Review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附件

(4)一处环境谦卑之所:艾米莉·狄金森的环境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1.0 引言
2.0 “我们的小同族”:狄金森对自然界细枝末叶的关注
3.0 “我以新英格兰的方式”写作:狄金森的自然之位置感
4.0 “我的要务是‘圆周’”:狄金森的生态整体观
5.0 结语

(5)质疑爱默生:狄金森自然诗的反叛性诗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Questions
    Methodology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1 Dickinson's Rebellious Poetic Response to Emerson's Philosophical Viewof Nature
    1.1 Emerson's Philosophical View of Nature and His Cry for Modern Poets
    1.2 Dickinson's View of Nature and Her Rebellious Poetic Response
Chapter 2 Dickinson's Rebellious Poetic Response to Emerson's Aesthetic Perceptionof Nature
    2.1 Emerson's Visual-Centered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Nature
    2.2 Dickinson's Multi-Modal Aesthetic Perception of Nature as opposed toEmerson's Visual Centrism
Chapter 3 Dickinson's Rebellious Formal Strategies in Nature Poetry
    3.1 Formal Devices: Unconventional Punctuation and Abrupt Lineation
    3.2 Formal Effects: Multiplicity and Ambiguity
Conclusion
    Major Findings
    Limitations
Notes
Reference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Acknowledgements

(6)圣维克多的休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研究重点、难点、旨趣和大纲框架
    四、论文的史料基础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圣维克多的休与他所处的时代
    第一节 12 世纪的拉丁基督教世界
    第二节 圣维克多修道院和学校
    第三节 圣维克多的休其人其事
第二章 休的历史本体论
    第一节 历史是什么——休的认识
    第二节 历史在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第三节 休的历史编纂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休的历史教学思想与实践
第三章 休的历史发展观
    第一节 基督教线性时间观
    第二节 时间与休的历史演进之路径
    第三节 地点与休的历史演进之路径
    第四节 休的历史演进思想之评介
第四章 休的历史认识及其方法
    第一节 神学阐释下休认识历史之途径
    第二节 理性分析下休认识历史之方法
结语:中世纪人文主义与休的历史观念
参考文献
致谢

(8)艾米莉·狄金森的“空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提要
ABSTRACT
版本与译本说明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2 隐居: 空间的生产与家宅的危机
    2.1 对家宅的热爱与遭遗弃的家宅
    2.2 “家中无家”与被入侵的家宅
    2.3 家宅的异化与其重要性
3 “房屋”: 父亲的赠礼
    3.1 房屋内外,何者为监狱?
    3.2 与房屋之内的幽灵共舞
    3.3 羽化成蝶的茧和怒放的球茎
4 “花园”: 母系的继承
    4.1 源自母亲的花园
    4.2 有别于田园的花园
    4.3 被入侵的花园
    4.4 成为一朵花
5 “沼泽”: 身份的认同与建构
    5.1 性别身份的越界性
    5.2 身份建构的自反性
6 形式: 诗歌空间化的独创
    6.1 为形式的辩护
    6.2 时间性的弱化
    6.3 视觉性的突显
7 诗、信、花:艺术空间的拓展
    7.1 诗歌: 这是我写给世界的信
    7.2 鲜花: 来自翠绿宫廷的信使
8 “圆周”: 空间诗学的表征
    8.1 周界的必要性
    8.2 边缘人的领地
    8.3 丰裕完满的精神空间
    8.4 迂回之道
9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十八世纪欧洲情感主义思潮与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情感主义思潮的民族谱系
    第一节 英国:仁爱的时代
    第二节 法国:走出新古典主义
    第三节 德意志:世俗化的虔敬
第二章 情感文学的通俗化趋向
    第一节 情感文学与文学市场的兴起
    第二节 情感文学与各文类的通俗化发展
    第三节 情感文学与现代职业作家的出现
第三章 情感诗学的变革
    第一节 内在的“同情”与审美分化
    第二节 情感表现与文学起源
    第三节 情感效果与审美形态
第四章 情感叙事的创新
    第一节 情感小说叙事的碎片化
    第二节 情感小说叙事的对话性
第五章 情感主体的文学现代性意义
    第一节 善感自我与存在的体验
    第二节 真诚自我与分裂的灵魂
    第三节 私情与仁爱:公民自我的启蒙与追求
    第四节 美德与权利:女性自我的压抑与探寻
结论
附录 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情感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从道家哲学角度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1. 0 大美无言,大音希声
2. 0 德生敬命,物我两忘
3. 0 见素抱朴,致虚守静
4. 0 结语

四、自然·精神·人——对狄金森自然诗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狄金森基督教主题诗歌研究[D]. 张慧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视觉的衰退与联觉的登场——爱默生语境下狄金森的感知诗学[J]. 张珊,殷晓芳. 语言教育, 2021(01)
  • [3]《生态批评的美学:语言、美和环境》(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齐波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一处环境谦卑之所:艾米莉·狄金森的环境诗学[J]. 李玲. 山东外语教学, 2019(03)
  • [5]质疑爱默生:狄金森自然诗的反叛性诗学策略[D]. 张珊.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6]圣维克多的休史学思想研究[D]. 程利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外国文学评论》创刊三十年总目录[J]. 陈智颖.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4)
  • [8]艾米莉·狄金森的“空间诗学”研究[D]. 王玮. 浙江大学, 2017(12)
  • [9]十八世纪欧洲情感主义思潮与文学现代性的起源[D]. 朱研. 西北大学, 2016(04)
  • [10]从道家哲学角度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智慧[J]. 王金娥. 山东外语教学, 2016(01)

标签:;  ;  ;  ;  ;  

自然·精神·人——狄金森自然诗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