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解读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解读

论文摘要

20世纪末期,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技术时代。数字化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使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在数字化面前变得笨拙和无奈,同时不仅引发了中国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而且也导致了中国人文精神的缺失。对此,中国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均在探索着解决之道,期望能最大限度地克服数字化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数字化技术以造福人类的本来面目和功能。正如爱德华·特纳所言,如果我们能从报复效应中接受教训,就不会去否定技术,而是将改进技术。而从根本上说,数字化技术的一系列负面作用的产生就在于发达的现代科技没有自觉地加入相应的人文精神关怀。因此,必须在数字化技术背景下,考察和研究人文精神问题,并约束、限制和指导它的发展。只有把良好的人文精神融入数字化网络空间,才能消除或缓解目前中国人文精神种种“症结”的发生,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人的行为,促进数字化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本论文选择了数字化技术作为时代背景,对中国人文精神予以现实解读,期望通过此研究进一步促进中国人文精神的和谐发展。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首先对数字化及其技术限度进行了考察。对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历史分期,对数字化技术的内涵、特征、属性、意义及其时代限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和选择的背景和必要条件,但是,数字化技术所开创的数字化空间也具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性。其次,对中西人文精神发展的文脉进行了历史追溯。以历史的纵向发展为主线分别考察了中国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状况,重点对中西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西方人文精神乃是充满矛盾、残缺不全的人文精神,它不能引导今天的人文精神建设。而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具有明显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点,它与封建专制相结合,又有所背离和消解人文精神的底蕴。接着,在以上基础上,以技术的历史发展为主线,对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发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指出了技术与中国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互动关系,为以数字化技术为时代背景奠定合理基础。进而深入分析了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意义之维、理论之维和现实之维。最后,在分析了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原则和儒家人文精神传统启示的基础之上,指出了中国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四个路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依据
  • 1.1.1 数字化技术的反思与批判: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 1.1.2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和谐发展: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研究文献综述
  • 1.3.2 中国人文精神大讨论文献综述
  • 1.3.3 数字化与中国人文精神研究文献综述
  • 1.3.4 从技术视角对西方人文思想的研究综述
  •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第2章 数字化及其时代限度
  • 2.1 数字化概念的理解
  • 2.1.1 数字化的概念
  • 2.1.2 数字化的特征
  • 2.1.3 数字化的属性
  • 2.2 数字化的发展历程
  • 2.2.1 历史渊源:20世纪50年代
  • 2.2.2 起步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 2.2.3 初步发展至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 2.3 数字化的时代限度
  • 2.3.1 数字化的技术限度
  • 2.3.2 数字化的"自由限度"
  • 2.3.3 数字化的"自然限度"
  • 第3章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文脉追溯
  • 3.1 人文精神及相关概念
  • 3.1.1 人文、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文精神
  • 3.1.2 西方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
  • 3.2 中国人文精神溯源
  • 3.2.1 人文化成及其拓展
  • 3.2.2 天人合一与人文精神的确立
  • 3.2.3 礼与人文精神的发展
  • 3.2.4 宋明理学与人文精神的强化
  • 3.2.5 个体启蒙与近代人文精神的切换
  • 3.3 西方人文精神溯源
  • 3.3.1 古希腊自发的人文精神
  • 3.3.2 中世纪"闭壳期"的人文精神
  • 3.3.3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 3.3.4 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精神
  • 3.3.5 19世纪以来的人文思潮和20世纪的人文精神
  • 第4章 技术变迁与人文精神的演进
  • 4.1 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互动
  • 4.1.1 原始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萌芽
  • 4.1.2 古代技术与人文精神的产生
  • 4.1.3 近代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发展
  • 4.1.4 现代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拓展
  • 4.2 不同技术时期人文精神的特征
  • 4.2.1 古代技术时期中国人文精神的特征
  • 4.2.2 近现代工业技术时期中国人文精神的特征
  • 4.2.3 当代技术时期中国人文精神的特征
  • 第5章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之维
  • 5.1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意义之维
  • 5.1.1 人文精神是数字化技术时代和谐理念的核心
  • 5.1.2 人文精神是数字化技术时代传统与现代对接的最佳切入点
  • 5.2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现实表征
  • 5.2.1 数字化技术理性的危机及表现
  • 5.2.2 数字化技术理性表征-中国人文精神缺失
  • 5.2.3 数字化技术实践表征-当代人发展的悖论
  • 第6章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和谐之径
  • 6.1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和谐的原则
  • 6.1.1 寻求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的渐近
  • 6.1.2 寻求数字化技术的人文定位
  • 6.2 数字化技术时代儒家人文精神的启示
  • 6.2.1 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
  • 6.2.2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6.2.3 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 6.2.4 强调人自我身心的和谐
  • 6.3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和谐发展的路径
  • 6.3.1 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 6.3.2 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
  • 6.3.3 在善的追求中整合社会的理想、信念
  • 6.3.4 以儒家人文精神为根基,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广播电台新闻人文精神式微与构建[J]. 山东英才学院学报 2016(01)
    • [2].对科学发展观人文精神的解读——一种历史与时代的角度[J].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3].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 教育革新 2013(05)
    • [4].当前人文精神的流失[J]. 炎黄纵横 2012(04)
    • [5].人文精神举要[J]. 上海档案 2010(04)
    • [6].职校小说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2(03)
    • [7].儒学伴行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医者[J]. 中国医学人文 2020(07)
    • [8].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涌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02)
    • [9].论基于人文精神的国际警务合作与交流——以湖南警察学院外警培训为例[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8(06)
    • [10].现代图书馆与人文精神[J]. 上海商业 2019(05)
    • [11].宋代司法进步与人文精神[J]. 法制博览 2019(16)
    • [12].以人文精神助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J]. 改革与开放 2019(17)
    • [13].基于人文精神视角的普通高校跆拳道教改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29)
    • [14].汲取中医人文精神 创建和谐人文医院[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22)
    • [15].究竟怎样理解人文精神[J]. 新世纪图书馆 2018(01)
    • [16].凝炼贵州人文精神 助推贵州发展[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7].图书馆的创新与人文精神[J]. 新世纪图书馆 2018(02)
    • [18].山色有无中——人文精神与我们的距离[J]. 东吴学术 2018(01)
    • [19].以人文精神助推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11)
    • [20].公共艺术——人文精神的觉醒[J]. 中国艺术时空 2015(03)
    • [21].浅析西周乐教内容的人文精神[J]. 北方音乐 2017(15)
    • [22].高校校园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耦合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9)
    • [23].弘扬中原人文精神 助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J]. 智库时代 2018(37)
    • [24].教育学学者人文精神的遮蔽与回归[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2)
    • [25].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与深化改革的价值追求[J]. 泰山学院学报 2017(01)
    • [26].“人文知识思想”:在“精神”与“现实”之间——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再寻思[J]. 文艺评论 2017(10)
    • [27].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育[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07)
    • [28].贵州人文精神的历史渊源[J]. 当代贵州 2016(15)
    • [29].探析书法中的人文精神[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6)
    • [30].管理创新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回归[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6(07)

    标签:;  ;  ;  

    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