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术后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冠心病介入术后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胸科医院2006年1月至12月间连续确诊为冠心病且经过支架治疗的住院患者,了解患者出院后再发心血管事件与冠心病危险因素、血生化指标、心脏彩超指标、支架选择、药物治疗状况的相关关系,分析心脏介入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在2006年1月至12月间,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冠脉造影(CAG)患者共计5403例,其中确诊为冠心病者3162例,行PCI患者1495例,以其中PCI患者及病例、随访资料完整的136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研究内容:患者一般资料、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血液生化指标、住院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支架类型、药物治疗情况及终点事件。3.随诊方式:采用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的方法,以电话随访为主,自2007年4月至2007年9月间电话随访患者,随访内容包括死亡、再发心血管事件、出院后用药(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等。4.研究终点定义:所有原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心绞痛、再次PCI或CABG。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应用t检验,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60.24±10.32岁(27~86岁,呈正态分布),男性956例,年龄58.57±10.70岁;女性411例,年龄64.10±8.16岁,共208例患者在随访期出现终点事件。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744例,出现终点事件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患者(20.70%vs.8.67%,P<0.01),且女性终点事件再发率略高于男性(18.00%vs.14.02%,P=0.071)。2.危险因素:随访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吸烟史的患者占58.89%(805/1367),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占58.81%(804/1367),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占20.12%(275/1367),血脂紊乱患者22.68%(310/1367)。经x~2检验分析,吸烟高血压及糖尿病在出院后发生终点事件与未发生事件的患者人群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0.05)。3.随访情况:平均随访时间为13.38±3.13月,随访到1367份资料完整患者,随访率为91.44%,发生心血管事件208例,发生率为15.22%,出院后长期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达85.95%,服用他汀类药物少于3个月的患者有312例,使用时间介入3~9个月间的患者758例,使用时间大于9个月者297例,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少于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4.血液生化指标:住院期间的生化参数在随访期间发生和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人群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预后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5.患者介入治疗后的终点事件发生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类型、受累病变支数、置入支架的种类相关。结论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总体预后良好。置入支架后,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情况仍需加以控制,以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冠心病治疗策略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冠心病介入术后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