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美行政学发展之比较研究

近代中美行政学发展之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的行政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政治学的恢复和重建而恢复、重建起来的,其学术资源主要是从欧美越洋而来的、以新概念和新理论为包装形式的舶来品。二十多年来,我国行政理论一直处于“引进、消化、吸收”阶段,没有达到“创新、重构”的高度,相当一部分行政学者扮演了西方行政学原理的“输入者”、“无意识思想家”的角色,国内理论界处于“失语”状态,而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则使西方行政学理论在我国的运用出现了背景倒置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研究近代中美两国行政学发展,分析当时两国行政学发展展现出来的种种特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当前我国行政学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中出现的一些概念和当前学界正在争论的观点,对于当前学界争论的观点,笔者通过研究,或支持某一个观点,或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后文的进行,铺平道路;其次,笔者主要从近代中美两国行政学的论著,行政学在大学的发展,行政研究机构的设立,以及行政学本土化发展的进程四个方面系统的介绍了中美两国自引进行政学以来,行政学在两国的发展情况,并主要从学术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学派四个方面分析了当时两国行政学发展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再次,笔者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时局、传统哲学思想及行政学与其他学科的交互关系四个方面阐释了近代中美两国行政学呈现出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特点的原因;最后,文章落脚于中美近代行政学发展对当前我国行政学发展的一些启示,以历史事实为指引,指出当前行政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概念
  • 1.3.1 本土化与行政学本土化
  • 1.3.2 范式与范式的变迁
  • 1.4 文献综述
  • 1.4.1 近代中美行政学发展研究综述
  • 1.4.2 当前国内行政学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综述
  • 1.4.3 当前中国行政学本土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章 行政学起源与中美两国行政学的发展沿革
  • 2.1 行政学起源
  • 2.1.1 行政学起源之美国说
  • 2.2.2 行政学起源之欧洲说
  • 2.2 范式观点分析中美行政学发展历史
  • 2.2.1 美国行政学发展沿革
  • 2.2.2 中国行政学发展沿革
  • 2.3 小结
  • 第3章 近代中美行政学发展之比较
  • 3.1 近代美国行政学发展概况
  • 3.1.1 代表性的行政学家及其研究成果
  • 3.1.2 勃然而兴的行政研究机构
  • 3.1.3 行政学的美国化发展状况
  • 3.2 近代中国行政学发展概况
  • 3.2.1 近代译著的行政学著作
  • 3.2.2 行政学在大学中的发展状况
  • 3.2.3 行政研究机构发展状况
  • 3.2.4 行政学的中国化发展状况
  • 3.3 近代中美行政学发展特点比较
  • 3.3.1 学术研究主体特点之比较
  • 3.3.2 研究内容特点之比较
  • 3.3.3 研究方法特点之比较
  • 3.3.4 研究学派特点之比较
  • 3.4 小结
  • 第4章 近代中美行政学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 4.1 经济水平与经济结构的不同是差异的根本原因
  • 4.2 政治时局的不同是差异的关键因素
  • 4.3 传统哲学思想的不同是差异的主要原因
  • 4.4 相关学科影响的不同是差异的直接原因
  • 4.5 小结
  • 第5章 近代中美行政学本土化发展的现代启示
  • 5.1 社会需求是行政学发展的基本条件
  • 5.2 学术研究主体是行政学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
  • 5.3 行政研究机构是推动行政学发展的主体力量
  • 5.4 方法论建设是推动行政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 5.5 行政学派是推动行政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 5.6 本土化是行政学发展最终出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书籍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近代轮船与民众生活——以宁波为例[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 [2].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爱国主义[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3].试析利用百年屈辱史进行国防教育[J]. 才智 2009(03)
    • [4].近代返琼华侨引入的新生活方式[J]. 黑河学刊 2016(06)
    • [5].近代史料在历史学中的应用探析[J]. 明日风尚 2020(20)
    • [6].浅析近代北京慈善组织的救助效果[J]. 北京社会科学 2010(01)
    • [7].近代女装装饰工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初探[J]. 辽宁丝绸 2009(04)
    • [8].近代杭州部分地区的中药店堂[J]. 浙江中医杂志 2008(11)
    • [9].近代中西“文化”概念比较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06)
    • [10].近代开拓南洋市场的广货商(1912—1937)[J]. 民国档案 2013(01)
    • [11].近代辽宁地区与日本的文化交流[J]. 兰台世界 2010(20)
    • [12].关于近代福州钱庄若干问题的探讨[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S2)
    • [13].近代胶东半岛花边织物的发展诱因与分析[J]. 纺织学报 2014(04)
    • [14].近代以来中国生活民俗的变化梳理[J]. 沧桑 2014(04)
    • [15].论近代热处理技术与环保[J]. 金属世界 2009(06)
    • [16].码头工人与近代青岛城市社会[J]. 长沙大学学报 2016(03)
    • [17].近代热处理技术的发展概述[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9(03)
    • [18].近代西北城镇的发展及制约因素[J]. 绥化学院学报 2008(06)
    • [19].比较近代中日女子体育之兴起[J]. 体育文化导刊 2008(04)
    • [20].近代宁波慈善医院的创办及其作用[J]. 浙江档案 2015(06)
    • [21].近代婚俗[J]. 黑龙江史志 2015(13)
    • [22].近代外语教育奠基人张之洞的教育思想[J]. 兰台世界 2014(03)
    • [23].近三十年中国近现代市政史研究综述[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 [24].近代广东保护奴婢权利述评——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J]. 延边党校学报 2011(03)
    • [25].浅析中国近代的语文改革[J]. 学理论 2010(01)
    • [26].试论近代西北地区的皮筏运输业[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10(03)
    • [27].近代服装中性化的变迁及其原因和特点[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 [28].近代北京、上海城乡关系比较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6)
    • [29].近代回族商业经济的历史贡献及其作用[J].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 [30].近十年国内关于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研究综述[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标签:;  ;  ;  ;  ;  

    近代中美行政学发展之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