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研究

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小规模经营的固有弊端日渐显露出来。如农户耕地面积过小,地块过于分散,不利于合理使用农业机械,采用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被提上议事日程;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废止了农业税,这标志着我国“以农养政”、“以农养工”的时代终结,我国开始步入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后农业税时代”。由于农民负担的减轻与收入的增加,给予了改变农地经营方式的条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公用事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五个方面的内容,引导农地经营方式的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对改变农地经营方式改变提供了政策支持。本研究是基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后农业税时代甘肃农村土地经济问题调查研究”,重点通过对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以粗放的兼业化经营为主,与过去相比变化不大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国家不断加大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农户的兼业化意愿明显提高,兼业化经营的现象较为普遍。取消农业税,农民的种地积极性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不是很明显;农户较高的兼业化率和适度提高的农地转入意愿并存,但有转出意愿的农户明显减少;农户经济意识的增加使得农地经营方式主要以兼业化经营为主;农地经营规模上,呈现粗放的兼业化经营的显著特点,规模化程度不突出。(2)农户效益最大化与农业效益最大化的博弈,是农地兼业化经营的主要原因农民选择兼业经营,既可以扩大相对人均经营土地规模,增加家庭经营收入,又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力的专业化水平。由此可看出,农民兼业化实际上是农民在家庭内部分工上的一种理性选择,是农民个人专业化与农民家庭兼业化的统一。农民兼业化使家庭农业剩余动力主动选择兼业经营,寻找非农就业机会,扩大家庭农业劳动力的土地经营规模,获得个人专业化经济,同时又使整个家庭获得兼业化经济;即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兼业经营中破产,仍可以选择经营农业,因为农民家庭原有土地规模没变,还能够得到保障基本生活。(3)河西走廊专业化经营方式主要是农业行业协会、高科技农业企业经营为主目前河西走廊产业结构调整成效较好的经验有三类:学者专家深入农村进行技术指导,促进农业调整;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企业派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种植,企业收购;企业租种农户耕地,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雇用当地农民劳作,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4)社会保障额、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农业补贴额等惠农政策是影响农户经营的主要因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取消农业税研究综述
  • 2.2 农地经营研究综述
  • 2.3 现阶段我国农地土地经营特征
  •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取消农业税对农地经营方式的政策导向
  • 1 农地经营方式界定与分类
  • 2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地政策
  • 2.1 农业补贴
  • 2.2 粮食补贴
  • 2.3 粮食直接补贴
  • 2.4 购置大型农机具补贴
  • 2.5 增加良种补贴
  • 3 取消农业税对农地经营方式政策导向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本特征
  • 1 研究区域概况
  • 1.1 自然概况
  • 1.2 社会经济概况
  • 2 数据来源
  • 3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
  • 第四章 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分析
  • 1. 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变化分析
  • 1.1 农民家庭劳动力从业结构的变化
  • 1.2 农民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化
  • 1.3 促成农业兼业化经营的主要原因
  • 2 河西走廊专业化经营方式
  • 2.1 学者专家深入农村进行技术指导的农业行业协会
  • 2.2 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企业派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种植,企业收购
  • 2.3 企业租种农户耕地,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 3 河西走廊农户经营意愿调查分析
  • 3.1 取消农业税农户对农地政策的态度分析
  • 3.2 不同类型农户未来土地经营发展趋势
  • 3.3 农户不愿流转农地的原因
  • 第五章 后农业税时代农地经营方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1 影响农地经营方式的定性分析
  • 1.1 农业税费因素
  • 1.2 农业补贴因素
  • 1.3 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 1.4 家庭人口数量及构成
  • 1.5 家庭收入情况及构成
  • 1.6 家庭土地和财产禀赋
  • 1.7 其他因素
  • 2 影响农地经营方式的定量分析
  • 2.1 土地经营方式模型的建立
  • 2.2 模型的运行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1 结论
  • 2 讨论
  • 3 政策建议
  • 4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后农业税时代河西走廊农地经营方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