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民俗学解析

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民俗学解析

论文摘要

鼓吹乐从服务于统治阶级到扎根民间,历经两千多年的时代变迁,如今早已脱离了最初的原貌。本文所提及的鼓吹乐专指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民间演奏形式。它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成为时下民间分布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音乐形式,离不开作为其生存载体的民俗活动,更离不开其传承主体民间鼓吹乐班。本文首先通过对乐班的组建、技艺的传承、乐器配置、演奏形式和演奏曲目这几个方面的描述,勾勒出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概貌。其次以鼓吹乐班最常参与的民俗事件——民间丧葬为例,详细记述乐班在一次田野个案中的具体活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其文化内涵与功能。此外,本文将民间鼓吹乐班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力求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做进一步的探讨:鼓吹乐班的演奏可以看作是一种听觉的民俗符号,像丧葬这类传统民间礼俗对鼓吹乐班的需求则是俗民对习俗规则的自觉遵守,以及乐手在同一民俗事件中也往往“扮演”着不同的民俗角色,这三点是本文对民间鼓吹乐班这一研究对象进行民俗学学科角度“再认识”的一种尝试,也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之一。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事物的层出不穷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鼓吹乐班仍然能够在民间占有一席之地,必然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当然更离不开乐班自身为求生存所做出的努力调适。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萎缩已成必然之势,民间鼓吹乐班如何继续传承下去,是我们必须慎重思考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构思
  • 第一章 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生存环境
  • 1.1 自然地理环境
  • 1.2 人文环境
  • 1.2.1 悠久的历史积淀
  • 1.2.2 传统民俗文化的延续
  • 1.2.3 丰富的民歌、戏曲文化
  • 第二章 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本体构成
  • 2.1 民间鼓吹乐班的组建
  • 2.2 技艺的传承
  • 2.3 乐器配置
  • 2.4 演奏形式
  • 2.5 演奏曲目
  • 第三章 鼓吹乐班参与民间丧葬习俗
  • 3.1 南阳民间丧葬习俗概况
  • 3.2 田野个案
  • 3.3 丧仪用乐的思想文化根源
  • 3.3.1 对传统礼乐文化的沿袭
  • 3.3.2 “鬼神观”和“孝道观”的共同作用
  • 3.4 鼓吹乐班在丧葬习俗中的功能
  • 3.4.1 隐性功能
  • 3.4.2 显性功能
  • 3.4.3 作为艺术交流的表演
  • 第四章 对民间鼓吹乐班的民俗学“再认识”
  • 4.1 民间鼓吹乐班的演奏——作为听觉的民俗符号
  • 4.2 延请鼓吹乐班——俗民对习俗规则的自觉遵守
  • 4.3 鼓吹艺人的社会地位
  • 4.4 乐手们的民俗角色
  • 第五章 现代语境下的民间鼓吹乐班
  • 5.1 民间鼓吹乐班的社会存在价值
  • 5.2 民间鼓吹乐班的自我调适
  • 5.3 基于民间鼓吹乐班“传承性”的思考
  • 结语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东北鼓吹乐中的实践性乐语乐蕴[J]. 中国音乐 2020(03)
    • [2].东北鼓吹乐概述[J]. 戏剧之家 2020(16)
    • [3].临清鼓吹乐生存现状简述[J]. 黄河之声 2019(13)
    • [4].临清鼓吹乐生存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J]. 大众文艺 2019(21)
    • [5].邹城市民间民族音乐的瑰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派”鼓吹乐[J]. 山东档案 2018(02)
    • [6].民乐奇葩——抚宁鼓吹乐[J]. 北方音乐 2017(11)
    • [7].简析邹城市“平派”鼓吹乐的艺术特征[J]. 音乐创作 2018(11)
    • [8].汉代鼓吹乐新探[J]. 人民音乐 2016(03)
    • [9].建国以来山东鼓吹乐研究综述[J]. 齐鲁艺苑 2016(01)
    • [10].乡村鼓吹乐队中电声乐器的引入[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11].鼓吹乐文化: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J]. 中华文化画报 2008(03)
    • [12].析朱国伟论《汉代鼓吹乐新探》[J]. 大众文艺 2018(16)
    • [13].谈乐种鼓吹乐与吹打乐的界定问题[J]. 人文天下 2016(06)
    • [14].论山东平派鼓吹乐[J]. 枣庄学院学报 2014(06)
    • [15].鲁南鼓吹乐艺人班社文化创新研究[J]. 长江丛刊 2018(19)
    • [16].现代民间鼓吹乐浅探[J]. 考试周刊 2018(80)
    • [17].汉代鼓吹乐考索[J]. 音乐时空 2014(06)
    • [18].青岛民间鼓吹乐的生存现状与传承价值[J]. 齐鲁艺苑 2012(05)
    • [19].场域视角下的鼓吹乐文化解读[J]. 中国音乐学 2008(02)
    • [20].东北鼓吹乐的艺术形式与功能特征[J]. 艺术教育 2016(09)
    • [21].鼓吹乐——官乐民存,上下相通[J]. 商业故事 2018(08)
    • [22].抚宁鼓吹乐现状调查[J]. 大舞台 2011(07)
    • [23].唢呐在河南鼓吹乐中的渊源及其社会功能[J]. 乐器 2010(09)
    • [24].浅谈邹城“平派”鼓吹乐[J]. 戏剧丛刊 2010(04)
    • [25].徽州民间鼓吹乐的音乐文化风格探析[J]. 黄山学院学报 2009(04)
    • [26].汉代鼓吹乐分类之辨析[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9(06)
    • [27].西汉鼓吹乐兴起的环境考略[J]. 乐器 2008(09)
    • [28].河北鼓吹乐的历史文化价值[J]. 大舞台 2008(04)
    • [29].南朝鼓吹乐分类之辨析[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 [30].山东民间器乐发展现状调查——以邹城“平派”鼓吹乐为例[J]. 艺术评鉴 2018(19)

    标签:;  ;  ;  ;  ;  ;  

    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民俗学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